春分養生:3條原則,3個注意,3份食譜

春分養生:3條原則,3個注意,3份食譜

春分,是春季的中點。這一天太陽重回赤道,晝夜平分,董仲舒曾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隨著陰陽平衡,人的身體為適應季節的變化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養生保健也應多注意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

1

春分養生至關重要,首先要堅持三個原則。

1、 多吃時令菜

春季萬物萌發,植物的苗、葉都蘊藏著巨大能量。

《黃帝內經》中說“司歲備物”,符合氣候條件生長成熟的時令菜,得天地之精華,不論是口味還是營養成分都更好。

吃春菜也是春分的習俗,春分時節可選擇的時令菜有薺菜、香椿、豆苗、萵筍等。

有條件的不妨多吃點野菜,野莧菜、蒲公英、白蒿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2、 春分飲食以護肝為主

中醫認為,春季與肝相應,春分正是肝氣旺盛的時候,此時節要注意養肝護肝,保證氣血通暢。

春分養肝要儘量避免吃脂肪含量豐富的肉類,可以選擇魚蝦雞肉等脂肪含量較少的食物。

日常飲食要清淡,少油,減輕腸胃負擔。少吃酸味食物,多吃甜味食物。

3、 作息調整要早起

春分之後白晝時間逐漸變長,人體的作息時間也要有相應的調整。

春分之後就不要再睡懶覺了,早上6點起床最好。中醫認為6點相當於一天的春分,如果起床太遲,會影響人體陽氣的生髮。

2

春分養生除了牢記三個原則,還需知道三個注意事項。

1、 注意“春捂”

雖然已經是春季了,但冬天的餘威仍在。春寒料峭時節,天氣忽冷忽熱,最容易誘發各種疾病,因而“春捂”就顯得尤為重要。

“春捂”要做到上薄下厚,頭部不用捂,但胸部往下要注意保暖。

2、 注意梳頭

《黃帝內經》認為“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頭面”,頭部是經絡彙集之地。

春分時節常梳頭有助於體內陽氣萌發,梳齒刺激頭皮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大腦疲勞,使人神清氣爽。

3、 注意心情

春分時節人體的血液和激素活動處於高峰期,但早晚溫差過大加之天氣多變容易讓人產生眩暈、失眠等症。

春分養生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緒波動,對於心腦血管病人來說保持好心情尤為重要。

3

說完了原則和注意事項,接下來給大家推薦幾道適合春分時節食用的飲食,希望大家在品嚐美味的同時能吃出健康。

1、 蘆筍蝦仁

蘆筍是一種春天的蔬菜,具有降脂減肥、提高免疫的功效。蘆筍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且含硒量高於一般蔬菜。

蝦仁能夠保護心腦血管,且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清淡易消化。將蘆筍與蝦仁搭配口味清爽,營養豐富,老少咸宜。

如果不喜歡吃蘆筍,還可用韭菜炒蝦仁,也是不錯的選擇。

2、 清炒油麥菜

油麥菜質地脆嫩,口感鮮嫩,富含豐富的維生素及鈣、鐵等微量元素。

油麥菜中的營養成分高於萵苣和生菜,清炒油麥菜清清爽爽,容易讓人胃口大開。

但為保證油麥菜的營養成分,烹飪油麥菜的時間不宜過長,爆炒為宜。

3、 豆苗炒雞絲

雞胸肉脂肪含量低,營養豐富,肉質細嫩,滋味鮮美。豆苗膳食纖維豐富,富含鈣質和胡蘿蔔素。

豆苗具有潤燥的作用可改善便秘,雞肉具有溫補的療效,二者平衡互補,營養均衡。

除了菜,春分喝春湯也是一種風俗“春湯灌髒,洗滌肝腸”,在湯的選擇上可選擇鹹湯也可選擇甜湯。

1、 菠菜蛋花湯

菠菜中的粗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雞蛋中的蛋白質對肝臟損傷有修復作用。

2、 青菜魚片湯

春季應多吃青菜,小白菜菠菜等都是很好的食材。魚肉細嫩,營養豐富脂肪含量低,好消化,適合老人小孩食用。

3、 銀耳紅棗湯

春季要吃甜,紅棗不僅味甜,而且營養豐富,可滋陰補陽,有“天然維生素丸”的美譽。

銀耳被稱為“菌中之冠”,有補氣和血的功效。深受愛美女性的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