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中最先受波擊的中國汽車品牌有哪些?

在關稅和貿易戰的喧囂聲之外,對兩國的汽車領域構成最大挑戰的是華盛頓針對中國越來越激進的投資政策。

依據美國的國土安全政策,美國擬限制中國對美國的產業和新興技術的影響,美國財政部和國會在相互對等原則的指引下,預計很快會增加對跨國交易的多層安全審核,這針對中美兩國雙方的汽車企業、和其它公司的跨國交易帶來限制。

中美貿易戰中最先受波擊的中國汽車品牌有哪些?

嚴格審查所有權變更和技術轉讓可能使與汽車相關的公司的運營和在美銷售產品的計劃複雜化,限制中國製造的電信設備進口到美國可能影響自動駕駛汽車的開發,甚至限制美國公司在中國建廠。

布什總統時期國土安全部政策助理秘書斯圖亞特·貝克(現任Steptoe & Johnson 國際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曾經參與過投資審核工作,他說:“越來越多的人會問:如果中國不允許美國投資某個行業,美國為什麼要允許中國來投資?汽車行業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國要收購汽車公司很難,要在美國收購一家汽車公司,也會越來越難。”

投資環境的變化源於全球大國之間地緣競爭格局的更新。過去十幾年,多國致力於對抗恐怖主義,政府對國家安全的關注超越了經濟和商務。這一轉變意味著對美國和中國公司的審核會趨於嚴格,特別是中國製定了“中國製造2025”計劃,雄心勃勃地制定了戰略,要收購技術專利,在電動汽車、人工智能、機器人、自動駕駛、雲計算和先進製造等行業樹立起全球領導地位。

除了1500億美元的報復性關稅外,特朗普總統還命令財政部提出措施,限制中國在敏感領域或技術門類的投資活動。

投資放緩

雖然對從中國向美國的投資的新安全審查制度旨在保護敏感技術,但可能因此速凍購併和投資活動,包括一些新領域的開發。這些篩查目標投資可能涉及以下公司和行業:

  • 浙江吉利控股:南卡羅萊納的沃爾沃工廠

  • 蔚來:電動汽車

  • 阿里巴巴:華盛頓州的人工智能實驗室

  • AVIC (收購了海力達、耐世特汽車): 轉向、驅動和排放控制

  • 寧波均勝電子(收購了Key Safety系統):安全零件、氣囊

  • 全球轉向系統:康州工廠

  • 萬向(收購了A123系統):電池

  • 大洋電機(收購了佩特來電氣): 電動汽車

  • 福耀集團:俄亥俄州、伊利諾伊州的汽車玻璃廠

  • SF汽車(收購了AMG的資產): 電動車製造

  • 京西重工(收購了德爾福資產): 底盤

  • 延峰汽車內飾:田納西的工廠

  • 長城汽車:意向收購菲亞特克萊斯勒

  • 廣汽汽車:招募美國經銷商,向美國出口汽車

股東們表示政策制定者的挑戰是保護敏感技術,但又不會影響友善的外資。

幾年前,中國是汽車新創公司投資的重要來源,特別是電動車新創企業。但中美之間的投資流動已經放緩。據羅德集團報告,2017年中國直接投到美國的資金同比下降了35%,只有290億美元,其中5億美元投向了汽車領域。新宣佈的中資收購價值則下降了90%。奧巴馬政府時推出的限制中國投資進入的政策是中國投資下降的主要因素。

由於未能獲得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批准,相當數量的中國投資項目被延遲或撤回。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是由各主管機構派出人員組成的特別機構,負責審核外資收購潛在的安全風險。

許多原本被認為不屬於國家安全範疇的交易也需重新審核,包括由國家主導的收購交易。

總統否決的交易一共只有四宗,包括上月新加坡博通收購高通的案例。但在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層面發出的警告則使得多方關閉了相關交易。

最近止步的交易包括了礦產、能源和先進材料業,數據隱私問題也阻止了螞蟻金服收購速匯金。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發佈了一份Mario Mancuso(工業與安全商務副秘書長)起草的文章,文中稱:“如果我給你們看一份國土安全部指定的關鍵產業名錄,你會以為我給你們看的是S&P 500的指數基金。”

範圍擴大

目前在參院和眾院的立法如果被批准,將極大地擴大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審核的技術交易範圍,將會包括美國公司出售技術、非中國公司(但在中國有分支機構或業務)、合資企業的收購,未開發土地和新興技術的投資,即使是還未進入出口控制的那些新技術。

這項法案得到了民主和共和兩黨的共同支持,今年可能獲得通過。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院的高級研究員兼榮譽主任費雷德·伯格斯坦認為,對於在中國有工廠的美國公司,如福特汽車等,允許在中國投資被視為特例而非規定。他說:“其目的是對美國公司對外投資而可能造成的技術和其它技能的轉讓施加限制。”

(轉自美國Autonew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