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游记之一,县城(2018元旦)

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忙碌,繁杂。在琐事里不能自拔。根据我的习惯,超过三天的假期,通常会安排家人一起出行。但这个元旦,却没来得及规划。临到最后一周,听到朋友说,他家那里有柿子树可以看。三下两下的抢好车票,订好酒店,匆匆出行了。经历了第一次先上车,后买票。(先到贺州,再补齐车票。一直没有位置,从头站到尾)

恭城游记之一,县城(2018元旦)

恭城在桂林,我以前以为恭城就是靖江王府所在地,这实在是大大的误会。虽然挂在桂林市名下,但恭城是一个小县城,距离市里有108公里。和桂林,阳朔享尽天下美誉,吸引八方宾客不同。恭城是一个非常宁静的地方。宁静到我怀疑人们已经将她遗忘。

恭城是瑶族自治县,大部分人口是少数民族。有一个瑶族民族博物馆,修在山顶,让我印象深刻。那些服装斑斓,美丽。充满了古韵,神秘色彩,而又了生机勃勃,历久弥新。若是穿出来,不会比大牌的时装秀逊色。

恭城游记之一,县城(2018元旦)

恭城游记之一,县城(2018元旦)

刚到的那一天很冷,下过雨,山色迷蒙。从贺州过后,一路都有山,笼罩着云雾,雨幕,看起来颇为神秘。出了动车站,也是很冷清。稀稀拉拉的人流,稀稀拉拉的车流,几乎没有拉客的司机。朋友告诉我可以乘坐三轮,因为县城距离车站很近。还是打好了车,约好了第二日包车的行程。司机很干脆,也很淳朴,笑容灿烂,报价利落,没有刻意抬价,很快成交。

恭城游记之一,县城(2018元旦)

司机师傅姓黄,比我小上1岁,他叫我姐,于是我叫他小黄师傅。恭城最贵的酒店是千钧大酒店,四星,在美丽的茶江边上。茶江是一条环绕恭城的河流,溪水清澈,水藻茂盛。流经的溪水也安安静静。没有重工业,没有污染。没有喧嚣,吵闹。即使是元旦假期,酒店标间也没有提价。在酒店窗台,可以远眺小城风貌,以及茶江风光。第二天一早,日出的光晕染黄了江面,建筑群,让人觉得温暖,舒适。

恭城游记之一,县城(2018元旦)

恭城游记之一,县城(2018元旦)

恭城游记之一,县城(2018元旦)

就从恭城的美食说起吧。油茶是恭城人每天必备的美食。家家户户都自己制作。混合茶叶,花生米,姜,蒜,捣碎,烹煮的一种食物。可以配炒米当汤喝,也可以煮鱼,煮鸡。午餐是松原油茶,距离县城主要景点,文武庙很近。这是一家很小的店,并不起眼,连招牌也几乎看不见。屋子里,热气腾腾的煮着油茶。好几个锅子,好几围顾客。满室的茶香,姜香,锅子里,绿油油,咕嘟咕嘟的响着。

恭城游记之一,县城(2018元旦)

老板一家已经开始吃午饭。我要来菜牌,兴奋的一个一个问着点,幸好有图片,还不至于太抽象。一个中份的鸡,一个小份的荷花鱼,一份油浸粑,老板送了一大碗,炒米,配以花生,盐,葱花,等到油茶滚烫,就可以开始食用了。香气四溢。油茶里有姜的辛辣,茶叶的清香,也有点苦涩。但是味道很特别。应该可以暖胃,驱寒,除湿。不爱吃鱼的老妈,也吃了荷花鱼,鲜嫩可口。鸡肉煮的时间很长,皮肉分离,有油渗出来,香而不腻。油浸粑有点像炒河粉,但是一条条圆润Q弹,菜梗甜脆,腊肉焦香。一家人吃得心满意足。

文庙和武庙都是明朝建筑,特别是文庙,据说是广西省内保存在为完好的文庙。文庙里有一个拱桥,桥下喂了很多锦鲤,一元一袋的自助鱼食。儿子玩得不亦乐乎。几乎没有其他游客。我挺喜欢这种清静。不吵不闹,安安静静,路边推车在卖砂糖桔,10元5斤,恨不得拉一车回去。雨过后,地面湿润,那个时候运动鞋渗水袜子也湿了,冰凉冰凉,只想着赶快买双布鞋换换也好。

恭城游记之一,县城(2018元旦)

博物馆建在一个小山坡,一重又一重的台阶。新建的博物馆,样子像是拍古装剧的现场,雕梁画栋,琉璃瓦金灿灿的。主要是瑶族。瑶族里面又可以细分为16种各种瑶,长发瑶,白裤瑶,三排瑶,蓝靛瑶,土瑶,东山瑶,红头盘瑶,茶山瑶.....叹为观止。主要有三个展馆,民族服装,民族生活习俗,恭城的历史和现在。很值得一看。

县城很小,出租车更少,主要的交通工具是一种三轮车,全封闭的,样子像东南亚国家的tuk-tuk突突车。小巧便捷。从博物馆出来,可以沿着街道一直朝前走,有个小小的菜市场,那种热闹和朴实的感觉,让我想起了若干年前的家乡。许多人都是把挑子摊在路边上卖。各种时令的蔬菜。提子是时令的水果。也有商铺卖土猪肉,以及自己酿制的香肠,价格不菲,但联想到午餐腊肉的美味,忍不住买下许多。背在身上。

恭城游记之一,县城(2018元旦)

恭城游记之一,县城(2018元旦)

沿着菜市场旁边的小巷子一直朝前走,这是一条有些老旧的小巷,像某年回家看到的景象,但是早已物是人非,拆迁殆尽了。巷子很窄,老旧的木门,是由许多块木板镶接而成。密不透风,小阁楼上有窗,估计光线是不好的。许多家门口都堆积着劈好的柴块。有的停着老式的自行车,有的停着摩托车。这是一条石板路,石板已经被鞋底摩擦得很光滑,一边的尽头是周渭祠,到达的时候,已经关门了。

恭城游记之一,县城(2018元旦)

我知道路的尽头是茶江,继续朝前走,一棵生机盎然的古木赫然映入眼里。古木参天,附着在高低错落的石板台阶上。根的力量已经早已让层层叠叠的石板倾斜,扭曲变形。就像洞穴深处关不住,掩藏不了的洪荒怪兽。张牙舞爪的冒了出来,天空已经暗淡,夜幕笼罩,枝桠遒劲极力的伸向远方,没过屋顶,遮盖小路。它的生命力如此之强,无法让人忽视。我轻轻的抚摸它嶙峋的书皮。有很古朴的气息。感受传递过来的数百年沧桑沉浮。

恭城游记之一,县城(2018元旦)

恭城游记之一,县城(2018元旦)

树下,是蜿蜒流淌的茶江,河水清澈,水草顺着水流的方向,尽情的披散着头发。张扬着手臂。舒展着身体。有旁边的居民在水里洗萝卜。几条船停泊在垛口旁,竹筏的造型,却是塑料制作的白色管子,一条一条拼接而成。好几艘,安安静静的泊在夜色中。沿着石板台阶朝上走了几步,路面凹凸不停,上面黑黢黢一片。灯火昏暗,不得不放弃。

恭城游记之一,县城(2018元旦)

顺着来路折返,此时零落的灯火已经点亮,老房子的居民很少。只有稀稀拉拉的租户。街巷的路灯没有电线杆子,是钉在墙上的,支出的,像一只只小手臂,在夜色里,撑开一把一把光阴的小伞。温暖,安静。夜幕下的小巷,天空颜色变成黝黑的深蓝,偏黄的路灯是夜幕的缝隙,渗出了光,照亮了一方路面。踏着灯光,踩着自己的影子,一路前行。

恭城游记之一,县城(2018元旦)

恭城游记之一,县城(2018元旦)

晚餐是百川酒楼,主打也是油茶系列。中午吃过油茶,晚上稍微有点油腻。但想着旅游还是要特色嘛,继续。点了糕点拼盘,这个很有特色,分量很足,各种颜色,花纹,拼接成紧紧匝匝的一盘。像精工雕琢的花布面子。晚上是黄骨鱼油茶锅。鱼肉细嫩。看到老板居然在吃啤酒鱼,抱怨了一通,说他不会做生意,原来他过于实诚,以为外地人来最好吃特色美食,没给看备用菜牌,有点哭笑不得。

恭城游记之一,县城(2018元旦)

之后,是在茶江边夜游闲逛。这座城市并不商业化,连江边亮起的灯火也很寂寞。星星点点。所以听得到汩汩的水流声,但是看不清江面。更没有夜间的游船。据说夏日里,是有顺水而下的竹筏,水面开阔,湍急,极是有趣味。路边三三两两的路人,只有广场舞的大妈们热火朝天。有一座大桥通向县城,据说若干年前,两岸的通行是要依靠浮桥的。有摩托车穿过浮桥,沿路,乒铃乓啷的响,声势吓人,但也很有趣。这里的水位很深,水草棵棵直立。

恭城游记之一,县城(2018元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