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一種莫名的文化自信

私塾:一種莫名的文化自信

字數:1615 閱讀需要4分59秒 寫作時間:2小時


“私塾”,是一種古老的教育形式,但現在又成為了一種嶄新的教育機構。

這裡“嶄新”的意思,可以有很多種解讀。到底是新生呢?還是重新包裝?肯定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了。

最近看到了一個私塾學堂的訪談,創始人的一個觀點,令人眼界大開。
私塾:一種莫名的文化自信

這個說法,不禁讓上學時深受數學困擾的我,醍醐灌頂。

現在我才知道當初數學學得不好,並不是我在數學上方法不對和能力不足,原來根源是我語!文!的!問!題!

想來按照學堂負責人的說法,30萬古文經典,不僅有齊家治國之用,還有乘法口訣、幾何定理和微積分公式的隱藏屬性

1

仔細想想,事情還是要從兩方面理解。

一是不學國學,能不能學好數學;二是學好國學,是否一定能學好數學。

另外還可以有些延伸的思考,由此可以得出很多神奇的類比。既然國學連數學都吞併了,那麼可稱之為自然科學的根本之學,畢竟有句話說“數學是自然科學的明珠”嘛。所以僅僅是影響數學一門,怎麼能顯得足夠神秘浩瀚呢。所以基本可以得出:

國學好,所以物理、化學、生物、經濟、金融、繪畫、音樂、計算機就會好;

這個推論顯然不那麼符合現實。我們並不是只靠學習一門學科就可以通吃一切。想要通吃的同學,最大的可能是連初中都畢不了業。

而且國學大師凌駕於所有職業之上,在我國也出現過幾次,結局是大家只愛清談,都不幹事,最後餓肚子。所以這種情景,想想也是很恐怖的事情。


如果從定量分析的角度看,我也很想知道30萬經典古籍跟數學的對應關係。

這其實可以分為兩種關係,第一種是線性關係。例如背誦到10萬字,數學可以掌握到平面幾何;背誦到20萬字,就可以掌握線性代數;等到30萬背完,多重積分已經不在話下了,可以輕鬆進行人工智能的神經網絡算法研究。

還有一種可能性是非線性關係。例如背誦到25萬的時候,數學還一塌糊塗,只有背完30萬字最後一行的時候,掩卷長思,忽然大腦中所有的數學疑難一下子融會貫通。

但可惜,情況到底是前者還是後者,我們無從得知,因為這個創始人只有結論,沒有數據。我更傾向於他根本沒有認真計算過這個數據。因為很遺憾,不管是線性還是非線性關係,都是典型的數學概念。

2

所以是什麼樣的數據和事實在支撐這個老師口中的“簡單”呢?同時支撐的還有那種莫名的、掩飾不住的的文化自信。在她的語境之下,國學猶如屠龍寶刀,能夠號令天下,具備輕鬆消滅數學家的功效。

如果他說的話都是真的,那麼中國的大聖人大學者,都會是頂尖而偉大的數學家。

但顯然孔子並沒有發明平面幾何,孟子也沒有算出阿基米德曲線。

中國並非沒有數學家,例如編纂大明曆、發現圓周率的祖沖之。但可惜他並不是大國學家,而是把畢生的精力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曆法和機械製造三方面,才取得了自然科學的巨大成就。

而近代著名的大學問家錢鍾書先生,清華大學錄取考試,數學科目只有15分,請問這數學頭腦沒有打開的情況該怎麼解釋呢?是因為他當年考試的時候國學水平不高嗎?但他恰恰是因為英文、文學成績滿分被破格錄取的。

其實本私塾創始人的觀點也很容易證偽。給這個老師發幾套數學高考試題,看看能考多少分,就可以證明點什麼了。

這種神奇的文化自信真是莫名其妙,敢這樣明目張膽的說出來,需要多麼自信。而且這樣的話還有人會信,是最神奇的事情

3

一種莫名的理論,不管多麼荒謬,如果想要讓人能夠相信,那麼一定要具備足夠的誘導性

這個私塾創始人理論的誘導性,就在於營造了一種莫名的文化自信。

文化(也就是國學)變成了超越時代的根本學問,可以算得上是超神之學了。

我本人一向對於超神之學有強烈的警惕。

除了國學之外,還有很多。例如包治百病的神藥、包治情感問題的神術、保證發財的投資、從不失手的股票大師。

雖然找到這種方便法門一向是很多人的夢想,但是假如有超神之術存在,那麼必然早就會以席捲之勢把其他的不怎麼神奇的方法都淘汰了。但據個人觀察,基本上所有的神術,目前還都只是小眾的方法。為什麼是小眾,卻遲遲不能顛覆式逆襲,這個原因不是很奇怪嗎?

所以用低數量級樣本的數據,來證明效果多麼出類拔萃,實在是不大可信

荒謬的理論為什麼有人信,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因為恰恰很多人對種種超神理論深信不疑。但既是屠龍之術,又能治國安邦,想想這種東西就不大可能存在,就算是存在了,也不可能落到你這樣平凡人的手裡。

文化自信自然是好的,但是太過自信,甚至認為某種文化可以統治其他學術,那就太自欺欺人,或者明擺著騙人。

別再讓我看到這種超神之學和絕對真理了,真的,在大太陽底下,也讓人忍不住打冷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