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連載)過敏性鼻炎——中醫治療心身疾病

(案例連載)過敏性鼻炎——中醫治療心身疾病

春季是過敏性疾病的高發期,所以最近的文章多次寫到。今天我就結合一個案例給大家聊聊過敏性鼻炎。

初診:患者付某某,女, 初三學生, 邢臺市人。2014年 8月 9日,鼻流清涕,反覆發作 1年餘。晨起或遇冷又或遇到考試前則噴嚏連連,清涕不斷。自覺鼻癢,怕冷少汗,疲倦,食慾不佳, 經常頸項僵硬、便溏,舌淡苔薄白,脈浮緩。上症每發作時,多以抗過敏藥物緩解,但時時復發,久治不愈。臨床辨證,屬於肺脾氣虛、風寒犯表型,治以益氣健脾、祛風固表。

分析:結合患者症狀,體徵舌脈等表現,認為患者肺脾氣虛。肺氣虛,衛表不固;脾虛之人,運化無力,體內多溼。每遇風寒,則風邪易乘虛而襲於鼻,所以噴嚏頻作;風寒內傷於肺,使肺失清肅,氣不攝津,清涕自流,津水停聚 於鼻內,而出現鼻內腫脹、頭目重痛等。

擬方:防風12克,黃芪20克,白朮10克,當歸10克,炙麻黃5克,山萸肉15克,生苡仁15克,炒蒼耳子6克,辛荑花6克,薄荷3克(後下),炙甘草6克。5劑,水煎服。

(案例連載)過敏性鼻炎——中醫治療心身疾病

方中用藥,以補肺健脾益氣之品,提高身體 衛外之功能,以化溼升清之品減少流涕及鼻塞之症狀,再加解表通竅之品解除鼻塞之苦,標本兼顧。

二診:2014年 8月14日,服藥後感覺身體微熱,偶有汗出,噴嚏減少、唯獨早上略重,頭頸輕鬆、食慾增加,依然便溏。舌苔正常,薄白而潤。效不更方,再投以原方5劑。

三診:2014年 8月20日,諸症俱除。唯有便溏,考慮脾虛體溼積久難去,囑其將炙麻黃5克換為生山藥20克,其餘不變,連續服用15天。回訪半年,未復發。

分析:

過敏性鼻炎又叫變應性鼻炎,典型症狀主要是陣發性噴嚏、清水樣鼻涕、鼻塞和鼻癢。部分伴有嗅覺減退。是鼻腔黏膜的變應性疾病。心理學研究發現,過敏性鼻炎與焦慮、抑鬱、恐懼等心理因素有直接關係。相當於中醫“鼻鼽”所描述的 症候。古典醫籍中也曾對鼻鼽做了詳細描述:

中醫認為,過敏性鼻炎的發病原因,多與肺氣虛有關。肺氣虛,則衛表不 固,風寒來襲,犯及鼻竅,邪正相搏,肺氣不得通調,津液停聚,鼻竅壅塞, 故而出現噴嚏,流涕等。

中醫在論述肺的生理功能與病理的同時,通常說道鼻鼽與肺關係密切,屬於肺氣虛弱。遇風寒則突發鼻癢,噴嚏頻作,鼻流清涕,遇熱症減,面色蒼白, 手足厥冷,心悸氣短,自汗神疲,動則益甚,舌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鼻腔 鏡檢可見:黏膜蒼白或淡紅,漿液性分泌,量多。治則:溫肺散寒,益氣固表 。

關注我,一起關注身心健康!

(案例連載)過敏性鼻炎——中醫治療心身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