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官网1个月内发7篇评论,批评网约车行业各大乱象

网约车内参讯(文/康二聪) 从4月9日开始,交通运输部1个月内在官网上接连发表7篇评论,矛头直指网约车市场出现的过度补贴竞争、非法营运等乱象。

1、《运输市场要公平竞争》一文中,指出网约车平台存在价格战、非法营运等行为,对运输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运营安全和乘客合法权益等都造成了损害,不利于网约车企业和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2、《网约车发展要“脱虚向实”》一文中,指出网约车行业烧钱大战,造成两大隐患,必须脱虚向实。如行业形成了不重视服务质量和安全运营,反而更关心交易量和估值的怪像。并提出价格战造成的交通需求不是真正的需求,一旦补贴停止,供给将严重过剩。

交通部官网1个月内发7篇评论,批评网约车行业各大乱象

3、《“烧钱大战”不可持续》一文中,明确指出了价格战造成的三项危害,不应当继续。首先,不计成本争夺市场的方式,致大量黑车涌进网约车市场从事非法运营,损害了合法从业人员的权益,对网约车市场造成了严重破坏。其次,高额补贴抢占司机、用户,滋生了司机刷单、中途退单、马甲车经营等不规范现象,让用户的出行安全、出行质量等均得不到保障。更甚,依靠资本打价格战,会造成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局面,有违公平正义。

4、《诚信经营方能行稳致远》一文中,指出共享单车押金难退、网约车行业大数据杀熟等,都属于失信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侵害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同时也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强调唯有诚信经营,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5、《交通运输新业态不是“法外之地”》一文中,指出互联网行业不是法外之地,而网约车行业更是存在恶性竞争、大数据“杀熟”等弊端,需要法规约束。交通部门要依法行政、加强监管,同时企业也要自觉守法、切实加强自律,实现良性发展。

6、《包容审慎监管不是放任不管》一文中,指出对网约车、共享汽车等新业态新模式,在鼓励真正创新发展的基础上,还要坚持底线思维,严加监管,依法规范经营者行为,对从事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严加惩罚。

7、《互联网交通运输企业切莫“店大欺客”》一文指出,行业内个别企业的一家独大,容易形成店大欺客、任性加价、大数据杀熟等弊端,损害人民的利益。网约车行业要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遵循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

行业内其他重要新闻

1、近日,斑马快跑获得泉州、抚州网约车经营许可证。

2、近日,濮阳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市交通运输执法局联合约谈3家网约车租赁公司,并通报了他们违规经营网约车情况,要求限期整改。

3、5月9日,国际金融报报道,滴滴外卖登陆无锡一个月之后,开始向南京进军,高峰期每单奖励骑手15元以及还有开城冲单奖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