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步兵的標配,抗戰神劇的頭牌——“歪把子”輕機槍


大正十一式輕機槍,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廣泛使用的一種6.5毫米口徑輕機槍,因於1922年定型成為制式裝備而得名。其槍托為了便於貼腮瞄準而向右彎曲,所以在中國俗稱“歪把子”機槍。

大正十一式輕機槍的特別設計與當時日軍對一線步兵班、組支持武器的戰術使命和戰術要求有關。

使用大正十一式輕機槍的日本士兵。

日本十一年式6.5mm輕機槍,是日本在1922年定型生產並裝備部隊的一型輕機槍。“歪把子”是中國給日軍十一年式6.5mm輕機槍起的一個俗名。“歪把子”這個俗名描述了日本十一年式6.5mm輕機槍造型上的本質特徵。

日本十一年式6.5mm輕機槍採用了類似傳統步槍槍托的槍頸,同時由於其瞄準基線偏於槍面右側,為了避免使用者在瞄準時過於向右歪脖子,所以將本來就十分細長的槍頸向右彎曲,以使槍托的位置能滿足抵肩據槍瞄準。這就是“歪把子”的由來。

二戰中,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在使用中暴露出大量問題,不能適應作戰需要,被1936年定型的用30發彈夾供彈的九六式輕機槍替代。

抗日戰爭期間,侵華日軍裝備的大正十一式輕機槍也曾被中共敵後游擊隊繳獲大量使用,但在正規軍中從來沒有使用,可見其質量極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