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书六礼”是我传统婚姻礼仪文化,是哪“三书”?哪“六礼”?

三书六礼是中国的传统婚姻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婚俗的基本规矩,早在先秦时代已经定下。所谓“三书”是奉行“六礼”应具备的文书,是古时保障婚姻有效的文字记录。所谓“六礼”则是娶妻必须办妥的六项手续。每段婚姻均须完成这六个步骤,才算得到正式承认。

“三书六礼”是我传统婚姻礼仪文化,是哪“三书”?哪“六礼”?

传统婚姻习俗礼仪通知了亲属邻里,以取得社会的认可和保障。除此之外,传统婚姻习俗礼仪使结婚的夫妇取得祖先神灵的认可和承担履行对父母及亲属的权利义务。故此在古代某些时代,男女若非完成三书六礼的过程,婚姻便不被承认为明门正娶;嫁娶仪节的完备与否,直接影响婚姻的吉利。

根据《礼记》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男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筳几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敬慎重正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

另外根据《仪礼》记载:“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由此可见,这传统婚俗始创于西周时期。一般认为,此婚俗于秦朝已经定下,其后用于汉朝。

“三书六礼”是我传统婚姻礼仪文化,是哪“三书”?哪“六礼”?

中国传统婚礼中的“三书六礼”是什么?

“三书”是结婚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可以说是古时保障婚姻的有效文字记录。分别指:

聘书:即订亲之文书。在纳吉(男女订立婚约)时,男家交予女家之书柬。

礼书:即在过大礼时所用的文书,列明过大礼的物品和数量。

迎书:即迎娶新娘之文书。是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男方送给女方的文书。

“六礼”是结婚过程的六个礼法。分别指:

纳采:当儿女婚嫁时,由男家家长请媒人向物色好的女家提亲。男家在纳采时,需将大约达三十种有象征吉祥意义的礼物送给女家;女家亦在此时向媒人打听男家的情况。

“三书六礼”是我传统婚姻礼仪文化,是哪“三书”?哪“六礼”?

问名:即在女方家长接纳提亲后,女家将女儿的年庚八字带返男家,以使男女门当户对和后卜吉凶。

纳吉(又称过文定):当接收庚帖后,便会将庚帖置于神前或祖先案上请示吉凶,以肯定双方年庚八字没有相冲相克。当得知双方并没有相冲相克之征象后,婚事已初步议定。

纳征(又称过大礼):即男家把聘书和礼书送到女家。在大婚前一个月至两周,男家会请两位或四位女性亲戚(须是全福之人)约同媒人,带备聘金、礼金及聘礼到女方家中;此时,女家需回礼。

“三书六礼”是我传统婚姻礼仪文化,是哪“三书”?哪“六礼”?

请期(又称乞日):即男家择定合婚的良辰吉日,并征求女家的同意。

亲迎(或迎亲):在结婚吉日,穿着礼服的新郎会偕同媒人、亲友亲自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在到女家前需到女家的祖庙行拜见礼,之后才用花轿将新娘接到男家。在男家完成拜天、地、祖先的仪式后,便送入洞房。

“三书六礼”是我传统婚姻礼仪文化,是哪“三书”?哪“六礼”?

直至现代中国的婚俗礼仪中,尤其在一些乡村地区的婚姻形式,仍可见到“婚姻六礼”的明显痕迹。在现代婚俗礼仪中,三书六礼的纳征已是保留得比较完整和受较大重视的传统礼节。

想知道更多文化、风俗、轶事、传统经典,请关注「珣玗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