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收购”?

最近两天行业内的新闻不少,但是总感觉没有给低迷而稍显沉闷的行业带来多少生机。


意外的“收购”?

就在昨天“双胞胎”收购“金新农”这在行业内引起不小的轰动。“双胞胎”本来就是一个行业很好奇的一个企业,加之一个非上市公司收购一个上市公司29.9%的股份,收购价值20亿,确实让人匪夷所思,大家纷纷猜测收购的背后,相互看重对方什么呢?下边我们来看看。

一、先来说说“双胞胎”吧,双胞胎在近几年来的业务发展中,销量稳步增长,利润丰厚,一直是行业内很多人羡慕的对象,而支持他的内部强大的粮食贸易业务,在行业内也没几个能比,还有强大的现金流。但是也让“双胞胎”高层隐隐作痛,全国散养户的集中退出,从总部江西布局全国的饲料工厂业务增长放缓,当年信誓旦旦布局中小规模猪场的“三胞胎”也没能给其在猪场业务板块杀出一条可以对外炫耀的资本,最后不得不草草收场,以“双胞胎”的实力来讲,这应该是一个轻车熟路的事情,为什么最后结果让他们郁郁寡欢呢,是系统还是人才?
意外的“收购”?

二、我们再看看“金新农”,最近几年“金新农”在行业内买、买、买不断,先后收购了“武汉天种”,“河南新大”等公司股份,这些企业在行业内都有很好的知名度。而对于养猪产业来说,有钱是好事,但是不等于有钱就能养好猪,更重要的还是人才,基于人才一个系统。但是金新农在饲料销量方面,很难拿出骄人业绩,2017年利润为1.26亿,这其中包括收购猪场来的营收业务,而今年第一季度“金新农”就显示略为亏损,这样的业绩作为一个上市公司来讲很难受到资本的青睐。
意外的“收购”?

三、为什么他们又想走在一起呢?从以上两点“双胞胎”有钱,并且今年推出“饲料换猪苗”计划,数目不小,200万头。而“金新农”恰恰又有,并且更难能可贵的是还有系统,人才,这些都是养好猪的内动力。双胞胎在“三胞胎”败走麦城之后,发现人才,系统这些都是他们必须补齐的短板,甚至是致命的。自建?可以有,双胞胎公布的5年规划,年出栏1500万生猪,自建就不现实,快速实现的方法必须是买,买,买。而这对于“金新农”来说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