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楊來法:鄉村振興要做到生態宜居

全國人大代表楊來法:鄉村振興要做到生態宜居

全國人大代表楊來法:鄉村振興要做到生態宜居

合作社是帶領農村脫貧致富的重要組織

依山傍水,空氣清新;春賞牡丹,秋收核桃;客舍林立,遊客如織。眼前風景宜人的畫面,讓人難以相信這就是曾經極度貧困落後的撥雲嶺村。楊來法說,撥雲嶺村能有今天,離不開合作社的帶動,合作社是帶領農村脫貧致富的重要組織,有集聚農民力量和才智的天然優勢,讓大夥兒不再單打獨鬥,而是資源共享、風險共擔。正可謂擰成一股繩,才能辦成事。

2012年合作社成立前,當地人均年收入只有300元,45度斜坡地勢造成水土大量流失。靠天飯,讓100多戶400多口人經常辛苦一年,到頭來肚子都填不飽。2011年,楊來法經多方調研,決定選種核桃,一是因為核桃便於保存;二是他了解到核桃健腦,有很好的國內外市場;三是因為當地土質適合種植核桃。2012年,他把自家地全種上了核桃,在他的帶領下,7戶成員入社,採用統一採購生產資料、統一灌溉、統一技術管理、統一銷售的模式。一年下來,核桃樹平均每畝給成員增收200元。2013年,正值市裡號召種油用牡丹,油用牡丹可用於製作高檔化妝品,市場前景好,每畝地還給補貼300元,這筆錢足以保障農民最基本的油鹽醬醋開銷,而且調研發現,牡丹喜陰,正好可以在核桃樹下套種,核桃樹3年掛果、5年盛果,套種模式能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2015年,同富種植專業合作社被農業部等9部門認定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如今,合作社年產出核桃30噸,出售牡丹籽300斤。

雞不吃牡丹,還能吃掉雜草,而雞糞是土地的天然肥料。包村旅遊局派來的“第一書記”楊皓博提出牡丹樹下養殖雞苗的點子。2016年,合作社養殖雞苗500只。鄉親們應景地稱這種雞為走地雞,和核桃、牡丹一道被稱為合作社“三寶”。

全國人大代表楊來法:鄉村振興要做到生態宜居

鄉村振興要做到生態宜居,遵守因地制宜

除了雞苗,村裡從沒養過其他家禽牲畜,這讓本就依山傍水的撥雲嶺村保持了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楊來法說,這也是合作社成員共同的默契。合作社帶領成員一步步實現脫貧,但真正的鄉村振興是要做到生態宜居。要讓家家戶戶有事兒做,家家戶戶有錢賺;要讓每位農民有身份認同感、自豪感;要讓家家戶戶生活在優美的環境中。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樣才能吸引本地人留下,留住鄉愁,也才能吸引城裡人進來。

事實上,從2014年起,就一直有遊客慕名而來,隨後旅遊投資客商紛至沓來。春季牡丹盛放,秋季核桃豐收,走地雞上了餐桌,成為農家樂的原材料。合作社因地制宜,2014年開始發展休閒農業。破舊的土房子變廢為寶。洛陽一外資企業前來,敲定了“嶺上人家”休閒旅遊度假山莊開發事宜,投入資金2000萬元,完成23戶舊民居改造,20棟木質別墅、20套樹上賓館、16處休閒旅遊度假農莊、綠色果蔬採摘基地和健身及戶外運動設施等的建設。隨後鄭州一公司投資1000萬元,打造高端精品民宿。合作社成員的自家房屋也改造成20家農家賓館,這一項至少為每戶成員每年帶來3萬元收入。

合作社帶動成員致富,可謂撥開雲霧,重見一方天日,全村的產業化水平在全縣名列前茅。2017年,合作社種有核桃樹4萬餘棵,套種油用牡丹1050畝。目前,全村100多戶村民有小轎車40多輛,佔比將近50%,80%的村民都蓋起了自己的樓房。很多人前來討教經驗,楊來法將合作社的成功歸結為對生態宜居理念的堅守和因地制宜的策略運用。他說,自己的經驗有借鑑性,但不同地方有各自的發展模式,還是要立足本地的土地、生產、歷史文化、人脈優勢,因地制宜;要追求經濟效益,但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鄉村振興的目的就是要增強大家的幸福感。

全國人大代表楊來法:鄉村振興要做到生態宜居

要加強農村青年人才隊伍建設

楊來法認為,鄉村振興需要依靠一支數量充足、專業齊全、懂“三農”的人才隊伍。以他所在的村子為例,能有今天的發展,離不開他退伍回鄉修路架橋,對山村基礎設施的改善;離不開村委會主任石彥普在合作社發展中為資金奔走爭取、對各種報告盡心撰寫修改;離不開村“第一書記”楊皓博在互聯網方面的現代化技術支持。雖有老中青三代人的帶領,但合作社成員整體文化水平有限,當地村民中學歷最高的是一位30多歲的中專文化水平的農村醫生,因為缺識字的人,她一人擔負了本職工作外的很多文化宣傳工作。

對此,此次“兩會”,楊來法帶來關於加強農村青年人才隊伍建設的具體建議:

一是提高保障和待遇。用好的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出臺明確政策,加大鄉村運轉經費、基礎設施等方面的財政投入力度,將安置費、農村補貼、交通補貼、購房補貼等納入農村青年人才收入結構,加大鄉鎮幹部工作補貼力度,切實解決基層幹部的後顧之憂。

二是完善青年黨政人才培養制度。暢通農村青年黨政人才的晉升渠道,完善基層幹部一線培養選拔機制,增加幹部選拔使用中“基層工作經歷”的權重。建議進一步加大從基層一線選拔幹部工作力度,確保有計劃地選派上級機關有發展潛力的青年人才到農村掛職鍛鍊,深入基層一線,將農村工作實績作為提拔重用的一項重要指標。

三是拓寬農村青年黨政人才入口。設置鄉村青年黨政人才專項編制,加大選調生招錄力度,引導更多優秀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工作。同時,擴寬進入基層公務員隊伍的渠道,適當降低錄用標準,加大從基層事業單位、村幹部中選拔有經驗的優秀工作人員進入基層公務員隊伍的力度。

四是注重精神關懷。關注農村青年幹部的精神文化需求,採取定期訪談,開展聯誼活動等,瞭解農村青年幹部的思想動態,讓他們在農村工作順心、安心、放心。

(楊來法系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同富種植專業合作社監事長)

全國人大代表楊來法:鄉村振興要做到生態宜居

全國人大代表楊來法:鄉村振興要做到生態宜居

全國人大代表楊來法:鄉村振興要做到生態宜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