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蒜你恨”到“算了吧”大蒜究竟怎麼了?

前些年的“蒜你狠”高價市場讓種植面積急劇擴大,農民還沒來得及享受“蒜你狠”帶給的豐收喜悅。面積的增加、大蒜豐產等原因,使得“蒜你狠”瞬間淪為“蒜你賤”,大蒜種植戶的心裡也是說不出來的滋味。

從“蒜你恨”到“算了吧”大蒜究竟怎麼了?

“蒜你賤”的到來,讓蒜農們虧大了:在傳統的大蒜種植大縣,河南中牟縣、杞縣等地,不少蒜農都在地裡忙活著,一畝大蒜從起蒜、剪蒜、裝載、運輸,需要兩個人忙活近兩天時間。但大蒜的價格卻讓蒜農高興不起來,蒜農介紹,去年每斤大蒜能賣到5塊錢,而今年的收購價格只有一斤5毛錢,一畝地才有1000塊錢。

從“蒜你恨”到“算了吧”大蒜究竟怎麼了?

“真是虧大了!去年一公斤丫蒜7塊多,今年才1.2元。”一位蒜農如是說。如果現在出售,一畝至少虧3000元。

經歷了2016年“蒜你狠”的價格高峰後,2017年下半年全國大蒜價格跌幅較大,庫存壓力又大幅增加,“蒜你狠”風頭不再。那原因究竟是什麼呢?什麼原因導致大蒜價格跳水?

從“蒜你恨”到“算了吧”大蒜究竟怎麼了?

首先,我來看看打算跳水的原因:

1、供大於求。其實去年蒜頭價格是維持住了,農民以為大蒜還會有錢賺,今年拼命再來種植,但實際上在去年春天的時候,在蒜苗的時候就毀掉一部分,今年沒有看到有毀蒜苗的,蒜頭今年產量大豐收,對消費者來說,當然可以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多的大蒜來吃,但是對農民來說,確實比較慘。

2、儲存條件優越。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各個地方把冷庫,大蒜保鮮、儲備能力提高了,今年新大蒜出來之後,可能冷庫直接堆滿了,大蒜出不去,這樣新大蒜沒辦法進倉庫,只能今年新大蒜消耗掉,如果不消耗掉,這個大蒜沒地方放,所以價格跌的一塌糊塗。

從“蒜你恨”到“算了吧”大蒜究竟怎麼了?

3、大蒜產區不斷擴大。原來產區地域劃分的很清晰,比如說主要的產區在黃河流域,山東、河南、安徽北部,但是現在我們的產區已經擴大到西南地區,比如說雲南、四川,加上我國交通狀況大大的改善,物流的速度非常的快,這樣一來,整個地域市場就變成了全國的市場。比如今年春節,其實北方市場的蒜主要是受到西南市場過來蒜的衝擊,所以本來這邊已經是面積擴大,然後南方的蒜再一過來,那麼北方的蒜就雪上加霜,於是價格就下跌。

從“蒜你恨”到“算了吧”大蒜究竟怎麼了?

眼下,又到了新蒜收割入倉時,對蒜農來說,賣也不是,不賣也不是,這下蒜農怎麼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