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田信長為何拒絕受封徵夷大將軍、開設幕府?

官馨思

織田信長採用避而不見的方式迴避了武家傳奏勸修寺晴豐傳達的、天皇希望他出任“三職”(關白、太正大臣、徵夷大將軍)之一的要求,只是由天下所司代村井貞勝出面敷衍,由於他本人並未直接表態,且不久後本能寺之變就爆發,他對就任“三職”、尤其開設幕府的態度究竟如何,是需要認真研究一番的。

首先,雖然未直接表態,但他對出任徵夷大將軍並開設幕府的確至少是不熱心的:在未與足利義昭鬧翻時他就乾脆地謝絕出任副將軍,足利義昭被逐出京都後至本能寺之變發生,期間間隔9年,他也並未謀求取而代之(要知道明智光秀“十日京兆”都能輕易得到將軍的任命,他真想做是不難的)。織田氏屬於伊勢平氏,他本人也曾自稱平氏,而徵夷大將軍是屬於源氏的役職,儘管這個問題在日本古代不難解決(比如拜個源氏的義父改個姓),但當時足利幕府影響還很深厚,一旦這樣做就會給自己增添許多掣肘,這是我行我素且所謀者大的信長所不願付出的代價。

那麼關白呢?關白是平氏的禁臠,他自稱平氏出任關白更無障礙。

問題在於織田信長不是喜歡附庸風雅的豐臣秀吉,而是自我中心、不願受傳統拘束的新式人物,出任傳統上由公卿出任的關白,他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把自己也變得像一點公卿,否則便不倫不類,對這一套農民出身,渴望自抬身價的秀吉很熱衷,生下來就是武家嫡子的信長卻味同嚼蠟,偶爾搞個賽馬會是可以的,整天這麼繃著他非中暑不可。

至於第三個高級職務——太正大臣,他大約未必牴觸,善於窺伺他心意的秀吉在最後的通信中已稱呼他“大相國公”,這是太正大臣的敬稱,他死後也的確被追授正一位、太正大臣,這個職位相對超脫,進退有據,也無需捨棄自己“霸府”的體系另搞一套,仍然需要朝廷“大義名分”的信長應該不會排斥掛上這個崇高且不累贅的頭銜,如果不是被本能寺這個意外打斷,他正式就任太正大臣應只是時間問題。


陶短房

織田信長時代,擔負公武之間居中聯絡的武家傳奏一職的勸修寺晴豐(1544—1602),曾向織田信長傳達天皇希望其能接任徵夷大將軍一職開設幕府的要求,而獲知此事的織田信長卻對勸修寺晴豐避而不見。

據勸修寺晴豐的親筆日記《晴豐公記》記載:天皇實際上給了織田信長三個選擇,即從太政大臣、關白、徵夷大將軍三者中選擇一個名分而成為所謂“天下人”。

從這個角度來說,人們通常認為的當時根據鎌倉幕府以來的慣例只有源氏才有資格擔任徵夷大將軍而織田信長不管是以藤原氏後裔還是平氏後裔自居都達不到這一條件的這個原因應該不成立;

朝廷確實考慮讓織田信長做幕府將軍,但事情沒有準備好之前本能寺之變就發生了這個原因應該同樣不成立。


(天下布武朱印)

(天下布武金印)
比較大概率的可能是,織田信長想開創新的政治格局,朝廷雖有意向讓織田信長做將軍,但信長實際上是通過避而不見朝廷和自己之間的聯絡人的方式間接拒絕了。

事實上,織田信長是完全以顛覆者的身份進入京都(今日本京都府廳)的,信長曾經被上杉謙信稱為流放將軍(足利義昭)的大惡人,這充分說明他不打算遵守原有的公武關係的習慣法,包括拒絕依從幕府政治制度。

更為嚴重的是,織田信長甚至對天皇制度的存廢也有自己的打算。

(織田信長家徽,被稱為“五瓣木瓜紋”或者“織田木瓜紋”)

織田信長執政的時間如果再長一點的話,天皇制度能不能萬世一系下去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了,因而,本能寺之變的肇事者明智光秀背後,恐怕有公家的身影。

對天皇和公卿而言,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遇難,絕對是峰迴路轉、柳暗花明——這也就是朝廷後來非常迅速就授予明智光秀徵夷大將軍名號的原因。


談古論金

在我個人看來:織田信長可謂是日本史上最為奇葩的人物(沒有之一)

織田信長是日本戰國時代尾張國領主織田信秀的嫡長子,當時日本各領主之間混戰不休,作為未來的繼承人各家領主的嫡長子都得到精心培養,務必文武雙全文韜武略。然而幼年的織田信長從不循規蹈矩,他絲毫沒有把任何禮儀舉止放在心上,對於讀書之類的功課更是不屑一顧,經常遊手好閒,四處尋釁滋事,上樹下河,打架鬥毆。因此他得了一個“尾張的大傻瓜”榮譽稱號,他甚至在父親的葬禮上姍姍來遲並舉止粗魯。

誰知這位尾張的大傻瓜剛一接任領主之位就平定了織田家族內部的反叛勢力並和自己的岳父齋藤道三在正德寺會晤。有人可能覺得見個老丈人有啥了不起?那是因為你不知道這位老丈人是何等狠角色:齋藤道三綽號“蝮蛇”,是個當時人人談之色變的狠角色。據說他在送女兒濃姬嫁給織田信長時送給濃姬一把匕首說道:“若信長當真如傳言一般是個傻瓜,就以此匕首殺之奪取尾張。”誰知濃姬答覆道:“也許有一天這把匕首會插入父親大人的胸膛。”道三不怒反喜道:“不愧是我蝮蛇的女兒。”由此可見此人何其陰狠毒辣。織田信長在正式會晤前衣冠不整赤裸上身面見道三的使者,道三對信長的第一印象就是這就是一個傻子。可到了正式會晤時信長率領一支用當時最先進的火槍武裝到牙齒的軍隊身著禮服正裝前來拜見岳父大人,言談舉止異常犀利,最終道三嘆服道:“有朝一日我的兒子會為信長牽馬執鞭。”

除了愛穿奇裝異服和在老丈人面前的奇葩表現外,信長還是最早和西洋通商的日本領主,也是最早認識到火槍的價值的日本領主,還是最早接受西洋傳教士的日本領主,甚至有人猜測信長要用天主教信仰取代日本傳統的佛教。這一切都說明信長就是一個不安於現狀不遵守陳規舊制的狂放不羈之人。

在我個人看來:織田信長拒絕受封徵夷大將軍、開設幕府其實就是要推翻當時日本的幕府制度,他所為之奮鬥的目標不是成為掌握天下大權的幕府將軍,而是把幕府制度連根拔除。甚至在信長的構思中日本那所謂萬世一系的天皇制度的存廢都是一個問題,我們不妨大膽推測:如果信長統一了日本也許日本的天皇制會在他手中終結,那麼之後的整個日本歷史都會被改寫。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織田信長拒絕開設幕府?不見得吧?

這個問題指的應該是“三職推任”事件,但是與藝術作品中不同的是,織田信長從未推辭過“三職就任”,而三職推任的當事人也並非是織田信長。



實際上按照後來的豐臣秀吉的武家關白、德川幕府的制度來看,織田信長就不就任幕府將軍其實並不重要,織田政權已經有了一定的統治機構雛形了。

在天正十年七月時,豐臣秀吉在書信裡稱織田信長為“大相國公”,曾經平清盛、足利義滿等人都有過這個稱呼,指的便是“太政大臣”的官職。而在朝廷後來追贈給織田信長的官職也是“太政大臣”,似乎信長想就任太政大臣已經是實錘。


不過,秀吉稱信長為“大相國公”是秀吉的意思還是信長的本意並不清楚。並且當時朝廷的三個最高官職關白、太政大臣、徵夷大將軍中,關白並無追贈先例,徵夷大將軍足利義昭也還未解任,因此朝廷才會選擇太政大臣追贈給已死的信長,並不一定就是織田信長本人的意願。

說回來,三職推任這件事是否是織田信長本意其實也不一定。因為在勸修寺晴豐的日記裡,推辭誠仁親王的三職就任的並非是織田信長,而是京都所司代村井貞勝,至於村井貞勝的拒絕是否是信長授意他回答自己“不想就任三職”呢?還是村井貞勝自身無法做決定,暫先推辭,讓織田信長來親自決定,就不得而知了。因此,說織田信長不想當關白、太政大臣、徵夷大將軍的說法,本身就是不對的,他從未推辭過,只是沒表態。

同時,三職推任事件發生在天正十年(1582年)五月,到了六月初就發生了本能寺之變,所以織田信長對就任三職到底持什麼樣的態度並不明確。



織田信長曾經在前一年拒絕過朝廷的任官請求,並且自己在天下統一的路上也遲遲不做就任三職的表態,其實是在織田信忠任官事件中與朝廷產生矛盾。織田信長想要讓朝廷給織田信忠加官進爵,可是朝廷卻未響應,反而想讓信長就任高官。對於織田信長來說,朝廷認可織田信忠的繼承人之位,但是卻不予以高官,是很危險的一件事(大義名分),因此才會賭氣拒絕了朝廷的任官請求。

不過信長雖然辭官不做,但是任保持著正二位的位階,想必也是不想與朝廷徹底搞壞關係,待日後也還能有機會重返朝堂。織田信長的意思其實很簡單,自己已經是個年近五十的人了,希望朝廷有啥官職能直接封給織田信忠。不過這一切都隨著本能寺之變變成了謎團。


伊勢早苗

1573年,織田信長擊敗足利義昭,將其從京都被放逐。至此,室町幕府終結。從1573年到1603年德川家康被冊封徵夷大將軍、開創江戶幕府之前,被稱為安土桃山時代,也即織田豐臣時期。其中,1573年--1582年,為織田信長時期。

如果說在安土時代的早期,織田信長拒絕接受冊封徵夷大將軍而開設幕府,是因為敵對勢力還很強大。而到了1578年,上杉謙信死後,第三次信長包圍網再次崩壞,全日本再無能與織田信長相抗衡的力量了。如果不是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統一全日本也就是時間上的問題了。那麼,織田信長為何還拒絕接受冊封徵夷大將軍而開設幕府呢?

織田信長時代,負責公武間聯絡的勸修寺晴豐,曾向織田信長傳達天皇希望其能接任徵夷大將軍一職、而開設幕府,而獲知此事的織田信長卻對勸修寺晴豐避而不見。而據勸修寺晴豐的親筆日記《晴豐公記》記載:天正十年(1582年)夏記..“廿五日天晴。村井所へ參後。安土へ女はうしゆ御したく候て、太政大臣か關白か將軍か、御すいにん候て可然候よし被申候(しかるべくそうろうよしもうされそうろう)。その由申入候。”

也即是天皇希望織田信長能夠從太政大臣、關白、徵夷大將軍三者中,任挑一個職位。然而,織田信長不久後就死於本能寺之變。而從織田信長的生前作為來看,其絕無意於徵夷大將軍,故而才對勸修寺晴豐避而不見。否則,織田幕府早就成立了。而關於本能寺之變,有一種猜測就是,朝廷見織田信長遲遲不肯接受冊封徵夷大將軍,而認為其有可能想推翻朝廷,故而暗中聯合了效忠於朝廷的明智光秀而發動本能寺之變。

而明智光秀剛進入京都,隨即就被天皇冊封為“徵夷大將軍”。那織田信長為何拒絕接受冊封為徵夷大將軍呢?我認為是其想開創一種新的統治模式,而幕府體制卻存有種種的弊端。鎌倉幕府的實際權力,自源賴朝(首位幕府將軍)死後不久,就一直掌握在北條氏手中。到了第三代將軍源實朝(源賴朝之子)被刺殺後,源賴朝的血脈就已斷絕。此後,為兩代藤原氏將軍、四代皇族將軍。

而室町幕府的統治基礎也很弱,其主要依賴於各地強大的守護大名共同治理,室町幕府下設“三管領”,而三管領之下又有“四職”等,皆有強大的守護大名世襲擔任,其實就是一種平衡遊戲。如開啟戰國時代的應仁之亂,西軍以山名持豐為首,山名氏勢力最強時,領有11國。而東軍以細川勝元為首,其也領有五國。

而戰國時代,幕府將軍的權威一落千丈,各地的守護也都漸漸被其家臣或地方上豪族取代,因此又被稱為“下克上”的時代。尾張織田氏便是以這種“下克上”的方式,而取代了尾張的守護斯波氏。室町幕府的末代將軍,又是遭織田信長的放逐。織田信長依靠武力而一步一步平定天下,自然是想開創一套新的統治模式。假如織田信長沒有死於本能寺之變,其會不會取代天皇也都不一定。

而織田信長的事業繼任者豐臣秀吉,也沒有接受徵夷大將軍(非源氏、平氏不得開幕的說法系訛傳,正如非藤原氏不得攝關一樣,而只是一種傳統慣例。而在實力面前,任何傳統慣例也都會變通)、開設幕府,而是出任了關白。豐臣秀吉雖最終平定了全日本,但其行事作風卻不如織田信長那般強勢,其出身及勢力根基也都遠不如織田信長。以織田信長的作風,與天皇會有進一步的衝突(曾就逼迫過正親町天皇讓位),至於會不會取天皇而代之也都不一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