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档商品,108年前日本出口量世界第一,8年前主要从中国进口


这是日本人做的一件衣服,并非染色,而是它用的就是会发光的蚕丝。当然,大家别被这玩意儿惊艳了,其实也没啥,把它放在这里,是为了引出一件日本曾经很牛掰,后来却有点拉不住产业。

那就是制丝。我们知道,中国丝绸之路世界著名。毫无意外的,日本在很早的时候,就学到了中国的制丝技术。当然,他们做出来的丝绸,跟中国的没法比。所以,很长时间内,中国生产的丝绸,一直是日本上层人物趋之若鹜的宝物。这种现象,直到大概明末清初才有改变……

江户幕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他们特许清国与荷兰跟他们贸易。为了赚钱,幕府鼓励养蚕,鼓励改进制丝技术。所以,在17世纪,日本的制丝水准,跟中国差不多了。到了明治维新时代,他们的制丝行业,简直如日中天……


因为当时要赚外汇,而最拿手的是什么?就是养蚕制丝啊……

于是,他们一边发扬传统优势,一边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开始了制丝业的大发展。

1872年左右,日本的样板企业富冈制丝厂投入生产,技术总监,是个法国人。制丝厂的制度,都与当时欧美最先进的看齐。最顶尖的女工一年赚的钱,可以回家盖栋小楼。

据宗泽亚《明治维新的国度》中记载,1910年,日本生丝出口量10462吨,占世界生丝出口总额的3/4,是清国的6倍。

宗泽亚还写到,明治时代……日本的绢线与绢制口的出口占了世界大部分比例,以至世界上很多人认为,日本是绢的原产国——写到此处,我可以想象清国负责外贸的大臣愁眉苦脸的样子……然而,随着日本野心越来越膨胀,东亚被他们拖入战争泥潭,并最终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策源地之一,日本的制丝业在战争中一蹶不振……

战后,也没有恢复起来。越来越多的制丝厂倒闭、转产、被拆除……这张图就是有人要求别拆掉当地的制丝厂,改成乡土资料馆……可见制丝业在当地的重要程度。据资料显示,到2010年,日本的丝制品出口,排在世界第五……

但数量比第四名都少了很多。日本需要的丝制品,基本从国外主要是中国进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