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小巷13年的涼皮店,量大味好,5元一份吃到撐,一般人找不著

深藏小巷13年的涼皮店,量大味好,5元一份吃到撐,一般人找不著!相傳在秦始皇在位時,有一年大旱,秦鎮稻田多出稗秕,農人無法完成糧食進貢任務。當地一位叫李十二的農民,將打下的稻米用水拌溼,碾成米粉,和成糊狀蒸熟,切成條狀,製成了最早的米皮上貢,始皇帝大喜,欽定秦鎮米皮為朝廷貢品。後來秦鎮家家戶戶蒸米皮,紀念李十二。製作米皮的習俗與技藝由此世代相傳,便成了陝西地方一道歷史知名小吃。

深藏小巷13年的涼皮店,量大味好,5元一份吃到撐,一般人找不著

有經驗的吃貨都知道,有一些美食不是什麼大牌匾,大門面。而是在城市裡的一些犄角旮旯衚衕才能品嚐到的美味。這是一條老街,從衚衕進入口的縫紉機就看出來了,涼皮兩個字,如果不仔細看的話,是根本不可能找到的。我們便懷著好奇心走了進去,為什麼這位老闆可以一賣就是13年,她好吃的秘訣到底是什麼呢?

深藏小巷13年的涼皮店,量大味好,5元一份吃到撐,一般人找不著

走進去燈光會好一些,這時候老闆正在跟吃涼皮的顧客聊著天,看樣子是個老顧客了。從遠處看出來是一位40出頭的大姐,有個簡易的棚子,裡邊擺了幾張小桌子和小凳子,由於我們到的時候,已經過了吃飯時間,所以人不是太多。我們便走進去找大姐,點了一份涼皮。

大姐的手藝就是不一樣,刀工非常嫻熟,幾秒的功夫,涼皮就切好了。

深藏小巷13年的涼皮店,量大味好,5元一份吃到撐,一般人找不著

然後大姐將切好的涼皮,放入盤中放入容器中。

深藏小巷13年的涼皮店,量大味好,5元一份吃到撐,一般人找不著

再配上花生、豆腐塊、豆芽、蔥花、黃瓜,一碗涼皮便誕生了。但是標準的涼皮,辣椒是肯定少不了的!

深藏小巷13年的涼皮店,量大味好,5元一份吃到撐,一般人找不著

大姐為人很熱情,我們便趁熱打鐵,跟大姐聊起來,好奇的問:咱家涼皮聽說已經經營13年之久,而且聽說回頭客很多,您家涼皮好吃的秘訣是什麼?大姐笑著說,沒啥秘訣,配料麵皮都是自己做的,吃著放心。

深藏小巷13年的涼皮店,量大味好,5元一份吃到撐,一般人找不著

相比於其他家的涼皮,都是每天去批發市場進的成品。而大姐是通過自己的手藝,一點一點改良成今天這個獨特的麵皮,軟而筋道、透明。非常有嚼勁。大姐說,我剛乾的前幾年,也是進成品麵皮,不過我覺得,如果他今天你家能吃到,去別家也能吃到,那我就沒有競爭力了。看來大姐既勤奮又聰明,還有點商業頭腦呢!

深藏小巷13年的涼皮店,量大味好,5元一份吃到撐,一般人找不著

大姐給我單獨盛了一點辣椒油,用舌頭接觸了一下,就是麻香辣。大姐說,這個辣椒油,中間改良了不知道多少次,剛開始做時,一天就要倒掉好多次,總是對熬出來的辣椒油不滿意。聽到這裡,不禁讓人感慨,哪怕一個門外漢,只要對一件事堅持認真13年,就算你不是專家,在行業裡也一定數一數二了!可是難的堅持啊!

深藏小巷13年的涼皮店,量大味好,5元一份吃到撐,一般人找不著

點綴一些花生,讓涼皮的味道不再單調,吃到最後,大姐還問我吃飽沒,需不需要再添一些麵皮,免費的。大姐說,我自己做的,比進貨的成本低多了。吃不飽就說,別客氣!小巷裡的一家不起眼的涼皮店都可以經營13年,真是從大姐身上學到了很多。您如果遇到這位涼皮大姐,會想買一份嚐嚐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