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俑明明代替了人殉,为什么孔子还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么狠的话?

董佳羽

艺屿EYESVOT |文史常识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亚圣孟子

最早见于 《孟子·梁惠王上》,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此段为孟子引孔子之语,意欲劝说梁惠王放弃奢靡生活,拯救自己的子民于饥荒。

因为这句话仅见于此,其他记载孔子言论的先秦古籍,如《论语》、 《礼记》 等,均未见此语。

分歧首先在于对“始作俑者”的解释,实际就是对孔子关于俑殉、人殉先后顺序认识的理解差异,即“孔子这句话对错与否”的差异。

朱熹在《四书集注》说明商朝时期是用真人殉葬的,周朝予以禁止,转而采用刍灵,即草人,仅仅初具人形。

后来有些诸侯国渐行奢华风气,使用更加像人的精致俑人,甚至有五官头发,孔子反对的原因正是因为之后的人俑太像真人,不仁显露,才会批判。

接下来的分歧则是对后半句“其无后乎”的理解。

在孔子的仁德中,包括着重视人的生命。结合原文来看,孟子引孔子这句话的确是为了证明人之性命的可贵,应当重视和保护。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

最合理的解释当为孔子在批判第一个使用俑殉葬的人。

从孔子角度来看,他批判了使用俑殉葬的这种行为,以其仁爱之心表达了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其“爱人”之心已从对人本身的重视上升到了对人的精神价值的关怀。

从孟子引这句话来看,孟子引用孔子因为俑过于像人用来殉葬,

就对其进行痛斥的言语,来表示对于真正的人之生命就要更加以重视,从而警示梁惠王作为统治者不能厚敛于民,置百姓饿死于不顾。


艺屿EYESVOT

典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páo)有肥肉,厩(jiù)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piǎo),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解释到:“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也。”

古葬用刍灵,这种“近似”重点在于祭礼而不是祭品,这是孔子所提倡的而无可原厚非的;孔子批评始作俑者,是因为这种追求“逼真”的风气发展下去,后世就可能会出现用真人殉葬。所以孔子是用动志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的演变,批评“始作俑者”难道不担心自己的后代成为“人殉”的牺牲品吗?


豫子非

话出如机,诚不欺我。

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明明是一个现实、客观的推理,其含义是,那个用陶俑来代替人进行殉葬的,他家里没有后人了吗?

因为在奴隶制社会,一个殉葬的奴隶与一个陶俑的价值,应该区别不大,而当时基于社会习俗,用奴隶殉葬是“礼”,尤其是针对后人来说,如果不迎合这个习俗,就不仅仅是不合“礼”,而且也不“孝”,这个问题显然就比价格大小要严重多了。如此推论,则家里有后代的,可能不会用“陶俑”来殉葬,那么,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第一个出现“陶俑”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孔子的结论就是这户人家可能没有后代了,所以其他人为之安葬,就可能不用人殉葬,而是用陶俑。但是显然孔子的研究并没有最后得到确证,或者属于“假设”阶段,正在求证。或者有了证明,尚未定论,都会出现这样的问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很正常的一句话,聪明人想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