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改革:补贴、绩效、年终奖都没了?

自从机构改革以来,不少事业单位招聘、公务员选调工作都暂缓或停止进行。对此,很多人感到惊慌,尤其是想要进入到体制内工作又还没有进去的人更加担心,而前不久出来的一项政策,则愈发加重了他们的恐慌。

公务员改革:补贴、绩效、年终奖都没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政让他们如此担忧呢?一起来看看~~

公务员改革:补贴、绩效、年终奖都没了?

公务员改革:补贴、绩效、年终奖都没了?

事业单位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

浓度问题主要涉及溶质、溶剂、溶液和浓度这几个数量,它们之间具有如下基本关系式∶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浓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浓度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浓度

溶度问题常考的题型和解题关键点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溶剂的增加或减少引起浓度变化。面对这种问题,不论溶剂增加或减少,溶质是始终不变的,据此便可解题。第二种,溶质的增加引起浓度变化。面对这种问题,溶质和浓度都增大了,但溶剂是不变的,据此便可解题。第三种,两种或几种不同溶度的溶液配比问题。面对这种问题,要抓住混合前各溶液的溶质和与混合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据此便可解题。

具体解答浓度问题的时候,为了提高速度,我们通常会使用十字相乘法。十字相乘法的本质就是一种比例关系,解答某些浓度、比例问题,有一种非常简捷有效的“十字相乘法”。所谓“十字相乘法”,就是在“把一个基数分为A、B两个部分,并且给出了A、B的总均值C的条件下,求A、B之间的比例关系的方法”。

查看下面例题详解:

【例题1】有浓度为10%的盐水20千克,再加入多少千克浓度为30%的盐水,可以得到浓度为22%的盐水多少克?

A.20B.30C.40D.50

【解析】用十字相乘法可以求解为:原有盐水/新加盐水=8/12=2/3,则新加盐水为20×1.5=30。故答案为B。

【例题2】浓度为70%的酒精溶液100克与浓度为20%的酒精溶液400克混合后得到的酒精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A.30%B.32%C.40%D.45%

【解析】

解法一:按照传统的公式法来解

100克70%的酒精溶液中含酒精100×70%=70克;

400克20%的酒精溶液中含酒精400×20%=80克;

混合后的酒精溶液中含酒精的量=70+80=150克;

混合后的酒精溶液的总重量=100+400=500克;混合后的酒精溶液的浓度=150/500×100%=30%,选择A。

解法二:十字相乘法

混合后酒精溶液的浓度为X%,运用十字交叉法。

工程问题是数学运算常考的一个知识点,其中主要涉及到三个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及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其中,工作效率是解决工程问题的突破口;解决工程问题分三步:设工作总量,求工作效率,求得答案。(在设工作总量的时候,最好是设最小公倍数。因为通常设“1”会涉及到分数;设“X”会涉及到消元。),接下来通过两个例子让你认识工程问题的解答技巧。

【例题1】一项任务甲做要半小时完成,乙做要45分钟完成,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分钟完成( )。

A.12B.15C.18D.20

【解析】第一步,设工作总量:题目中出现了30分钟、45分钟,因此将工作总量设为30与45的最小公倍数90;第二步,求工作效率:甲的效率为3,乙的效率为2;第三步,求解:两人合作的效率和是5,合作时间为90÷5=18,故答案为C。

【例题2】一篇文章,现有甲、乙、丙三人,如果由甲、乙两人合作翻译,需要10小时完成,如果由乙、丙两人合作翻译,需要12小时完成。现在先由甲、丙两人合作翻译4小时,剩下的再由乙单独去翻译,需要12小时才能完成,则这篇文章如果全部由乙单独翻译,要( )小时能够完成。

A.15B.18C.20D.25

【解析】第一步,设工作总量为60;第二步:求工作效率,甲、乙的效率和为6,乙、丙的效率和为5;第三步:求解,丙干了12小时,可以看成与甲、乙分别合干4小时,又单干4小时,与甲合干4小时完成24份工,与乙合干4小时完成20份工,剩余的16份工由乙4小时完成,因此乙的效率为4,总的工作时间为15,故答案为A。

方阵问题的核心是求最外层每边人数。学生排队,士兵列队,横着排叫做行,竖着排叫做列。如果行数与列数都相等,则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需要掌握的几个关键点是:

1.方阵总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的平方(方阵问题的核心)

2.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方阵最外层总人数÷4)+1

3.方阵外一层总人数比内一层总人数多2

4.去掉一行、一列的总人数=去掉的每边人数×2-1

【例题1】某学校学生排成一个方阵,最外层的人数是60人,问这个方阵共有学生多少人?( )

A.272B.256C.225D.240

【解析】本题考查方阵问题。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为60÷4+1=16,所以这个方阵共有16*16=256人。故答案为B。

【例题2】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实验小学组建四个艺术表演队,每个艺术表演队排成一个二层空心方阵,最外层每边8人。问参加这四个表演队共需要多少人?( )

A.192B.112C.144D.256

【解析】本题属于方阵问题。设最外层总人数为M,则有8=M/4+1,解得M=28,第二层人数应为28-8=20人,故一个艺术表演队有28+20=48,48×4=192。故答案为A。

【例题3】若干学校联合进行团体操表演,参演学生组成一个方阵,已知方阵由外到内第二层有104人,则该方阵共有学生( )人。

A.625B.841C.1024D.1369

【解析】方阵中最外层人数比相邻内层人数多8人,故最外层人数为104+8=112(人)。(N-1)×4=112,N=29。方阵共有学生29×29=841人,故答案为B。

抽屉原理可以表述为:桌上有十个苹果,要把这十个苹果放到九个抽屉里,无论怎样放,我们会发现至少会有一个抽屉里面放两个苹果。这一现象就是我们所说的“抽屉原理”。解答抽屉问题的关键是要注意区分哪些是“抽屉”,哪些是放在抽屉里的“东西”。

【例题1】口袋里有同样大小和同样质地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各20个。问:一次最少摸出几个球,才能保证至少有4个小球颜色相同( )

A.8B.9C.10D.11

【中公教育解析】从最不利原则出发,三种球先各摸3个,再任意摸1个,共3×3+1=10个,即可保证至少有4个小球颜色相同。故答案为C。

【例题2】口袋里有同样大小和同样质地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共18个。其中红球3个、黄球5个、蓝球10个。现在一次从中任意取出n个,为保证这n个小球至少有5个同色,n的最小值是多少( )

A.5B.8C.10D.12

【解析】从最不利原则出发,先摸3个红球,4个黄球,4个蓝球,再任意摸1个,即可保证这n个小球至少有5个同色,所以n的最小值是3+4+4+1=12个。故答案为D。

【例题3】从一副完整的扑克牌中,至少抽出( )张牌,才能保证至少6张牌的花色相同。

A.21B.22C.23D.24

【解析】“一副完整的扑克牌”,也就是有大、小鬼各1张,其他4种花色的扑克各有13张。根据题意,大、小鬼仅各1张,所以,同色的6张牌只能四种花色中的一种。把四种花色看成是四只抽屉,如果在每只抽屉里放5张牌,就要取出4×5=20张牌,如果再多取1张牌,就能保证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6张牌,也就是至少有6张同色的牌。因为还有大、小鬼各一张,所以取出的牌的张数必须再加上这2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6张同色的牌。4×5+1+2=23,故答案为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