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俄的戰鬥機中鮮有在歐洲很常見的無尾翼三角翼設計?

用戶69001851

如果說是三角翼飛機的話,挺多的啊。美國空軍和海軍序列中無尾三角翼就有不少。

美國的F-102三角旗
F-106三角標槍

海軍的也有,F-6天光

至於大名鼎鼎的A-4天鷹這種三角翼為主的更多了,直到英阿馬島戰爭阿根廷飛行員還用次飛機直接扔無制導炸彈給英軍艦隊重創。

F-15的經過NASA修改的切尖三角翼其實也算三角翼行列
還記得這個麼?跟F-15E競爭的F-16XL,不規則三角翼。

蘇聯老毛子沒怎麼搞無尾三角翼,不過他們對有尾三角翼鑽研很深。
米格-21就是典型的有尾三角翼
民航機殺手蘇-15採用的是雙三角翼


如果你是說鴨翼三角翼的話,這個是有複雜原因和巧合的,先是鴨翼作為天生的靜不穩定佈局,與戰鬥機這種高性能平臺結合,要到計算機輔助的線傳操控技術應用才可以推行,而線傳飛控首次在戰鬥機應用已經是1979年的F-16了。

在對機動方面要求比較小的領域,比如轟炸機,鴨翼三角翼早就試驗過,三倍音速的XB-70和T-4轟炸機。
美國的XB-70女武神,號稱造價比航母都還貴。

蘇聯的T-4轟炸機,號稱造價比同重量黃金都還貴。然後雙方一合計,要是真大量造這二貨,估計內褲都要當出去了,然後都下馬。

到了80年代後大家都開始覺得鴨翼戰鬥機是個NICE的想法時,蘇聯開搞米格1.42,然後蘇聯就死了。
米格1.42是國家項目,如果蘇聯沒死會搞下去,可惜了。

至於美國,天地良心,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表示我可是超級鴨翼控,要知道洛克西德馬丁剛開始投標F-22的ATF項目時,洛馬的設計方案是這樣的。
至於為什麼折騰成現在樣子,還不是美國空軍修改指標要求,對最低隱身指標提高100倍,鴨翼佈局那個時候是無法達到,只能改了。

而海軍最開始搞的四代輕型戰鬥機的JAST計劃時,洛克希德馬丁的設計方案是這樣的。
後來又是國會老爺下令,將其跟空軍的JSF計劃合併,空軍傻X又逼逼要求提高隱身指標才折騰F-35現在樣子的。

而瑞典人搞薩博鷹獅的戰鬥機的時候,技術不行,連摔兩架原型機,最後就是找洛馬出馬,重新編寫飛控和修改設計,才取得成功的。
說洛馬不喜歡鴨翼,搞不定鴨翼,簡直是
比竇娥還冤啊!

至於另一個傢伙,波音,看看其90年代跟NASA(美國國家宇航局)搞的X-36是什麼模樣先。
然後再看看波音的第六代戰鬥機設計方案F/A-X。


鴨翼影響隱身?那是你水平差,自己檢討去,在高手眼裡還是垂尾更加破壞隱身,只不過水平差的不敢去弄掉垂尾,只會在鴨翼上面瞎逼逼。


五嶽掩赤城

無尾三角翼佈局有利於提高戰鬥機的高空高速性能,並且對10噸以下的中輕型戰鬥機而言,無尾三角翼可以減少結構重量,提高載油量。

所以實際上,美國也許沒有無尾三角翼的戰鬥機,但是有相當型號的第二代無尾三角翼截擊機。也就是百系列截擊機(編號為F-XXX,XXX >= 100的)

比如F-102,F-106。

第二代戰鬥機時期,普遍戰鬥機的空重都在10噸以下,所有當時歐美設計的諸多截擊戰鬥機都是無尾三角翼佈局。

而蘇聯人則從來不使用無尾三角翼佈局,這是因為無尾三角翼佈局的起降性能相當差。一般而言,無尾三角翼佈局的飛機起降的距離都是有尾佈局的180%,是鴨翼佈局的160%。蘇聯的武器裝備設計都是基於核大戰環境設計的,如果起降距離太長,戰時的使用會受到相當大的限制。

法國特別喜歡無尾三角翼的飛機,幻影系列幾乎都是無尾三角翼佈局的。

比如幻影3,幻影2000。

為什麼法國這麼喜歡無尾三角翼呢?

這是因為法國和中國特別像,它的發動機技術相當差。這個時候還要想戰鬥機有較好的性能,就只能用無尾三角翼了。等到後來技術進步,就清一色用上鴨翼,比如陣風,颱風。

發動機爛就得用鴨翼佈局,話糙理不糙。雖然實際原因會複雜很多,但是總的來說,在沒有優秀髮動機的情況下,用鴨翼或者三角翼確實更好。

至於美國和蘇聯乃至今天的俄羅斯,他們從來沒有面臨過沒有大推力發動機的問題。蘇聯解體以後雖然俄羅斯經濟一度非常吃緊,但是他們的產品30發動機(17噸級)倒是走在了WS-15的前面。

實際上,對於第五代戰鬥機來說,如果單純從隱身和超音速巡航這兩個最為重要的指標來看,常規佈局的蝶形尾設計也比鴨翼佈局或者無尾三角翼佈局更好。

YF-23就是蝶形尾


貞觀防務

首先要知道什麼叫三角翼…

三角翼(英語:Delta wing)是飛機機翼平面形狀的一種,由於其形狀形似三角形而得名。

純三角翼

複合三角翼

曲線三角翼

有尾三角翼

等等

F15就是很典型的有尾斜切三角翼

F16也是三角翼

F35同樣是三角翼

F22實際上也屬於三角翼,只是有所變形

俄羅斯的SU57也是

大名鼎鼎的米格21也是三角翼

實際上現役的三四代機中是不是三角翼的就幾種

米格29和蘇27是後掠翼










F18是梯形翼

所以說俄羅斯和美國的三角翼也是很多的,並不存在什麼美國,俄羅斯三角翼很少見的情況。


木榮雨北

機翼主要作用就是為飛機提供升力,除此之外還會影響到飛機的機動性、速度和平衡等等,對戰鬥機來說非常重要。按照機翼的平面形狀分為:平直翼、後掠翼、前掠翼、三角翼等等。細心的軍迷會發現有歐洲戰鬥機廣泛採用的是無尾翼三角翼設計,而另外的航空大國美、俄卻很少採用這種設計。

所謂的無尾翼三角翼是指戰鬥機的機翼平面形狀為三角形,並且尾部沒有水平尾翼,但是依然保留著垂直尾翼。飛機的升力主要靠機翼提供,而尾翼的作用是讓飛機在飛行中保持平衡,防止飛機俯仰、翻滾,以及調整飛機的飛行姿態,包括爬升、俯衝以及左右轉彎等。但是安裝尾翼的飛機也有弊端,如果位置不合適不但會增加阻力,在氣動力上還會與機翼互相干擾。於是就有了增大的三角翼並在後緣增加了兩塊升降副翼,當副翼上下運動的時候起到了尾翼升降舵的的作用,飛機可以上升或者下降,當一塊上偏一塊下偏的時候飛機滾轉。與垂尾配合可以改變航向或盤旋。

歐洲國家的戰鬥機幻影2000、JAS-39、颱風、陣風等大部分是無尾翼三角翼結構,而其他國家很少採用。主要是因為無尾三角翼飛機僅憑藉機翼的的升降副翼產生升力力矩效率低,起降距離過長。另外在低空飛行中改變姿態響應慢,特別是高度的變化要比常規佈局飛機反應慢,在空戰中機動性差是致命的。

無尾翼三角翼結構也不是一無是處,採用這一設計的戰機高空高速性能優異,傾向於這方面的歐洲更青睞這一設計。美國也不是徹底摒棄,F-102和F-106系列截擊機為了獲得更好的高空高速性能就是採用的無尾翼三角翼設計。


大國策

首先,歐洲的無尾三角翼已經逐漸被鴨式佈局替代了。現役的新銳歐洲主力戰機,颱風、陣風,包括瑞典的薩博JAS39鷹獅,全都是鴨式佈局。

(薩博JAS39)

其實美國對無尾三角翼的研究很早,也很早就應用於軍事。無尾三角翼軍用飛機早在上個世紀就大量服役了。以美國為例,B58,F102,F106,F2Y海鏢這一票飛機全是無尾三角翼,這些飛機最早於1960年開始就服役於美國空軍。

(B58)

至於俄國,除了少量的試驗機型使用無尾三角翼外,大多都採用的是有尾三角翼佈局。最為出名的便是米格21魚窩了。

說到無尾三角翼為何興起,不得不說一下戰後對於戰鬥機要求的改變。由於二戰的戰爭經驗,空戰理論被一步步刷新,戰鬥機的速度和高度要求越來越高,而得益於當時渦噴發動機的發展,飛機超音速也不是一件難事。而三角翼,則能很好的解決飛機在超音速飛行時的音障問題,將機翼隱藏在音錐之內,而且三角翼能顯著的增大機翼面積,減小翼載,增加機翼翼根強度,而在二戰末期困擾無尾三角翼的控制問題則由於戰後的飛控技術的提升也相應解決,極為適合高空高速的飛機。所以不難理解在上世紀60年代左右,有一大票無尾三角翼飛機誕生了。當然,這其中也包括歐洲的協和式。

(協和式客機)

不過無尾三角翼在亞音速盤旋,特別是大迎角的飛行時若是沒有強力的發動機支持,容易失速,過失速階段容易失控。在講究超機動性的現代,無尾三角翼低速下的毛病成了大短板,而現代渦輪噴氣發動機兼顧高速與低速的特性,也註定了飛機性能必須兼顧超音速和亞音速,無尾三角翼也被更均衡的鴨式佈局和傳統佈局取代。

(颱風)

軍情繫悟空問答簽約作者,求各位老爺點波關注。


軍情解析

最簡單最直白的答案就是:凡使用鴨翼+無尾三角翼的國家都是軍用發動機功率不足的國家,美國人是發動機又猛壽命又長,毛子是發動機比較猛,壽命不行……

其他國家基本都受困於發動機動力問題,只能用翼面設計也就是渦流增升原理來提高飛機性能,也就是大家說的鴨翼+無尾三角翼佈局(比如:法國陣風,英德颱風,瑞典薩博和中國殲10殲20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