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日薪四百招不到人,怎么办?

言丹看火影

社交媒体上,一则被标注为“日薪400元也招不到人”的短视频被热议。视频中,在广州一条街上,将近两公里的人流里,两三千个老板在招工。在面对采访时,他们讲到“招工难”,并抱怨现在的工人多是“打工皇帝”。暂且不论他们(雇主)讲的这种局面是否真实,不过从采访本身而言,只有老板的“声音”,而没有听到工人的“表达”,似乎对于一件事情的看待就不够客观全面。

单从“日薪400元”去看,似乎真是很诱人。这对于一个普通工人(民工)而言,算是不错的收入。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这都算不错的待遇。只可惜,报道在呈现具体情况的时候,并没有给出全面的表达。

我们不否认“日薪400元”的存在性,可“日薪400元”背后,工人(民工)所要付出的辛苦,所要面对的环境,所要接受的条件,雇主们却并没有讲。甚至,在他们的口风里,只是一味的抱怨“用工难”,却从来没有回头去想,作为雇佣关系中的支配方,他们应该做些什么,才能收住被雇佣者的心。

实际上,我们都很清楚,“日薪400元”的背后。工人(民工)需要付出很大的辛苦,工作时间长是肯定的,没有规律的双休也是常事。甚至大多数用工单位,都没有正常的劳动合同,雇佣关系的确立,多数只是口头确认,多数依靠较短周期结算(日结或周结),来保障雇佣关系的持续。

因为,在前些年,很多工人(民工),因没有具体的劳务合同,雇主所承诺的年底结算,很多都不给兑现,就算结算,也只是部分结算,很难全部拿到手。于此,看似薪酬很高的背后,其实也是套路崎岖。

另外,就算能拿到400元的日薪,自身的技能还要过硬。如若达不到“老板的要求”(一般都是技能的最高要求),薪酬打折也是常有的事情。这不仅是土老板惯用的方式,也是很多鸡贼企业常用的伎俩。只要有机会就压榨员工,以此达到最大的“剩余价值”。

当然,之所以谈“日薪400元”,而不是谈“月薪12000元”,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这些单位的劳动强度也不是很规律,给出的薪酬多数是以最大劳动强度计算的,一旦劳动强度降下来,意味着薪酬所得也会打折。

表面上很合乎逻辑,可实际上从招工开始,老板们并没有交代清楚这些,而工人们(民工)多数离家打工,即便中途出现不合理的用工需求,碍于换工作成本较高,也就只能忍着,等到年底结算后,就再也不回来工作。

所以,这也能看出来,所谓的“招工难”,实际上多数是那些“作坊式企业”的顽疾。他们从来没有挽留工人(民工)的打算,每年春天收拢一批新人,一旦到手就无情的的收割。大凡要是正规的企业,也不会站在大街上招工,也不会一到春天,就用工犯难。

所以,对于那些喜欢用“日薪400元”的标准,去奚落大学生的人们。实际上,他们只是看到一种美好的表面现象,至于背后的那些无奈和辛酸,却被轻描淡写了。虽然从劳动的意义上,工作无差别。可就工作的选择范畴和工作的尊严而言,大学生们还是相对好一些。

当然,对于春节后“日薪400元招不到人”,也存在短期劳力供需不足方面的因素,但这样的因素或许并非决定性。对于绝大多数工人(民工)而言,实际上找工作也并不容易,但他们的首要需求是能按时发工资,雇主不坑爹。

所以,对于“日薪400元也招不到人”这样的事情,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雇佣残局”。因为招不到人,就必须拿出超过标准很多的“日薪”进行诱惑。可这样的套路玩久,也不是所有人都会上当。“有经验”(被坑过的人)的自然不去,“没经验”的即便进去,也会将结算周期压到最短,以此保障自己的利益。

不得不说,当很多城市,月薪还维持在3000元到5000元时,“日薪400元”确实算是一种煞风景,也能激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这种时候,关于大学生和工人(民工)薪酬的比较话题,又会被激发。不过这种讨论的趋势,实际上并没有实际意义,甚至充满愚蠢。

他们总觉得“日薪高”就OK,可是长远来看,工人(民工)的发展还是不如大学生宽阔一些,而且工作的稳定性也差。说到底,这种思维逻辑里,或多或少存在一种误导。虽然,只是为平衡就业市场中的人本价值,可不管是认定“读书无用”,还是认定大学生不如工人(民工),都只是看到眼前,而从来不看群体性的长远性发展,这就不免陷入“情绪死角”,自然也就没有出路。

当然,要想彻底解决“用工难”、“招工难”的问题,不是单靠人工智能或者机器人就能解决,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雇主不仅要遵守基本的经济秩序,还要对工人(民工)的待遇作出明确标准,而非打着诱惑的幌子,玩“一次性用工”。

短期来看,雇主自己凭借不守规则节省下成本。可用不了多久,行业的自我报复就会告诉雇主们:“就算日薪喊的再高,但就是无人来工作”。可现实之中,明明是工作越来越不好找,工人(民工)越来越没有去处,这种难为情的局面,不得不令人深思。


姬鹏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一些工厂开始招人,近日,广州迎来招工高潮,许多工厂开始招工,招工者说去年日薪三四百能招到人,今年至少要到五六百,也就是说部分工程日薪四百都招不到人。这说明了用工市场现在极缺工人。

工厂招不到人我想有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现在的人工作除了希望获得好的薪水外,同时,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也高,日薪四五百虽高,但是如果工厂不能提供好的工作环境,保障好职工的利益,日薪再高也没人愿意去。

第二,外出打工的人逐渐再减少。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原来愿意大大城市打工的人渐渐愿意回家乡工作,一来家乡的经济渐渐发展了,虽然工资比不了大城市,但是总归离家近,方便照顾家里,另一方面,大城市的物价水平不断再上涨,特别是房价逼得许多想进入的外地打工者望而却步,选择回乡置业,最起码家乡的房价比大城市低很多。

第三,工厂未建立完善的职工权益保障机制。职工到工厂工作除了想要高的薪水外,还想要有好的工作环境,好的职业病防治措施,定期的医疗体检,购买社保医保,有期待的职业规划等,这些都是职工想要的福利,工厂不提供,当然吸引不了工人。


艾尚环保

工厂招工难,老板开日薪400都招不到人,网友评论很心酸

每年的三月份都是用工高峰期,今年也不例外。这不,在广州的某个城中村就出现了这样的招工热潮。一条大街上,长达2000米的人群中,全是前来招工的加工厂老板,总人数超过2000人。

老板们反应,现在招工真的是越来越来了。90后的年轻人们都不愿意进厂工作了。以前一天400块钱就能招到人,现在不行了,每个500-600根本招不到人。有些手快的熟练工一天能赚到超过1000元钱。可是还是招不到人。

应聘者提出的条件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加班太晚了,不干!一天最少没有500块,不做!老板们表示很无奈:现在的加工厂越来越来做了,接过来的工价,基本上都给了工人,利润已经压的很低很低了,可是就这样也还是招不到人。他们戏称这些应聘者们都是“打工皇帝”。

听到这个消息,网友们都炸了!纷纷留下了令人心酸的评论。

“现在2000-3000元的工资还想请到农民工?只能请的起大学生好吧。”

“两三千的本科生此时此刻抹去眼角的泪滴,继续在招聘网站投着自己的简历。”

“60后、70后、80后都老了,90后、00后没人看的上流水线干体力活了。”

“看了看我的大学毕业证和现在3000一个月的工资,突然觉得百无一用是书生。”

“都什么年代了,还指望着90后的年轻人进厂?”

不过话说回来,一天400元,那么轻轻松松就能月入过万。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在哪里工作,一个月工资多少呢?


无聊之人会死亡

日薪400还招不到人,算一算,日薪400的话,每个月收入都能过万了,对于一个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应该也是一笔高工资了。

对于很多工厂老板来说,这样的招工宣传,肯定能招到大量工人,但事实证明,并没有那么容易招到工人。

一,在工厂干过的很多人,都知道。

你只要进去了工厂里面,基本你就过上了一种暗无天日的生活,基本大多数工厂老板都把你当成了一个干活的机器,每天从早到黑加班加点的干活。



大量的工厂都是24小时干活,有句话叫"人歇机器不歇",但机器要人来控制,所以很多工厂都是几班倒,夜里都要通宵干活的。

记得08年那会,最著名的富士康跳楼事件,为什么年轻人宁愿选择跳楼,记得韩寒有句点评大概意思是:背负了上一辈的希望,但现实是工厂的生活机械乏味,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不知道往哪里走。

由此可见,如此高负荷的工作量对于现在很多生性自由的90后,00后的年轻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噩梦。

二,对于有过在工厂上班经验的年轻人来说,都知道,400甚至500日薪只是他们招工的一个宣传手段。



能不能拿到日薪400的工资呢,也能。

但前提条件是你要达到工厂说的很多工作条件,比如上班的时长,比如计件的数量,等等等等。

大多数人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正常的工作是拿不到日薪400的工资的。日薪400的工资只是他们能够达到的最高工资,但大多数人很难完成。

就像很多招聘简章上说的工资3000到10000,这个就看你个人了,但能够拿到10000的人,寥寥无几 。你要达到这个10000的工资,就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很多东西。

三,工厂的上班模式对于现在这个社会环境来说,算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行业模式了



对于现在90后,00后的年轻人来说,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了。能够挣钱的渠道和方式太多太多了。不像70后,80后年轻的那个时代 ,挣钱的方式还没有现在这么多元化。

就拿手机来说,可以浏览新闻挣钱,写文章挣钱,拍视频挣钱,答题挣钱。就一个手机,一些高端的玩家都能每个月达到上万的收入。

更不要说,其他模式了,外卖,代驾,平台主播,数不胜数,每一样只要付出了都能挣到钱。

相比较工厂那种暗无天日的上班模式来说,就显得很传统了。

我在工厂上班的时候,来了一个95后的年轻人,上了大概半年后,就辞职了。

因为他觉得这种三点一线的上班模式太枯燥乏味了,辞职以后买了一个二手车,开始跑滴滴顺风车。



白天就开车跑滴滴,晚上收车回家以后 ,就打用电脑或者手机,做视频主播,而且还有很大一批粉丝。

每个月挣得钱比他在工厂挣得多多了,用他的话来说,比以前工厂上班生活有意思多了,自由多了,而且还不少挣钱。

这是一个更加开放的时代,思想大爆炸的社会,日薪400招不到人的,就是因为身处这个时代的很多年轻人知道,还有很多他们觉得有意思的行业也能挣到日薪400,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权。

相比较70后,80后年轻那会的选择渠道就相对比较少了,比如什么网络主播,一个月收入上万甚至几十万,70后,80后那会还是年轻人的时候可是听都没有听过的。


做来佑去

工厂招工难尤其是近两年显得特别突出,影响最大的便是富士康,别的工厂也有这样的现象,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不妨拿我身边见过的事情来说说吧。



我老婆有个远方表妹,今年才20岁,已经有了两年的工厂打工经历了,两年前刚18岁的时候就去了郑州富士康工厂,刚开始只做了3个月,底薪1500,但是她每月能拿3000左右,全靠的加班,每天上班十几个小时都是常态,住的宿舍超级烂,一个屋子住十几个人,说脏乱差一点都不过分,没空调没暖气,当时她去的时候是夏天,经常热的半夜睡不着!去了三个月,丢了一个钱包、一个手机、一个化妆包!

三个月后工厂给她涨了底薪,涨了300到1800,但是她说啥也不愿再干了!但是她只是高中毕业,没一点技术,后来又陆陆续续去过很多工厂打工,每次时间都不长,一年大概都有半年的时间在家待着!

总是说工厂招工难,就这条件怎么留得住人呢?尤其是现在90后大部分都不愿意过这种苦日子!又累工资又低,鬼才愿意去!


万物皆明

首先但从表面上来看工资确实不低,但是这些工资背后的辛酸又有多少人知道呢?你要付出比常人多少倍的努力才能拿到这些工资,一般人都坚持不了多久。关键在于这些工厂没有上下班时间基本都加班到很晚才下班,一般都是按照计件发工资,当然肯定没有额外的加班费,从而导致招不到人,归根到底这都是工厂自己造成的结果。

现在一代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是独生子,从小就娇生惯养,根本吃不了那个苦。一般家庭条件不上特别差的不会工厂干这种工作,除非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可能会做,即使去了也不会干长久。现在基本都是找每天工作八小时左右的工作,工资还不算低的工作。一般好的企业不会经常招人,除非那些小工厂,经常想着怎么剥削工人的工资的那种,找各种理由克扣工资。至于这样的,想招到长期工太难太难了。

作为老板我感觉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应该在自己利益不受到损失的情况下,多给员工点福利,这样才能留住老员工。还有一种因素就是工作太单调,工作中很乏味这样久而久之人就变得非常的烦躁,这样很多人就像换一个好点的工作。首先是工作状态不行,也直接导致换了一批又一批。

所以现在工厂找不到员工首先工厂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再一个就是员工自身的原因,不管怎么样工厂应该考虑改变自身的这个制度才能吸引更多的员工。


传奇国际影音

现在哪都是这样,特别是沿海城市制造业企业,每年没有不闹:工资一直在提,就是找不到人。想想六.七十年代那时候要进入个工厂就像现在考公务员,挤破脑袋也要往里进。那时候还要托熟人,请客送礼,一个家庭如果要送一个孩子进入工厂花费的感觉要倾家荡产一般,还要低三下四跟个孙子一样。

现在呢,没有年轻人再想进工厂当工人了,工厂的老板都是好言相劝,连哄带骗的,招人也难。现在的小型工厂所有的主力工人基本都在60后,70后之中,这些工人们工作的动力最基本的就是不让子女进工厂当工人。

另一个原因是社会的观念变了,对于工人不再持有尊重的眼光了。比如现在很多相亲的时候,很多女孩子都会鄙视在工厂上班的男孩,在这种风气下,还会有多少人愿意进入工厂。再讲一个例子:现在家里的亲戚的孩子进工厂的目的很明显,找个对象,我们那的电子厂、服装厂很多,这些男孩子进入工厂都是找对象谈恋爱,对专项技能根本就不在乎。

现在的很多工作门槛很低,很多销售工作并不需要你有多少文化,也不需要你有什么资源,这种工作既体面有轻松地,谁不愿意做呢?工厂里的工作有累可能有脏,为什么有轻松地工作不做,去进工厂,难道傻了不成?

记得过年的时候我爸跟我说过一件事,我爸是厨师,他说当时他拜师学徒时,我爷爷一个月去看他,其实哪是去看他,是去看他师父的,那时候我爷爷和我奶奶两人养了几只鸡,一个月下来鸡蛋谁也舍不得吃,每次去看我爸的时候,都会给我爸的师傅拿上,再买两瓶酒。我爸说当时学徒的时候每天都战战兢兢的,怕惹师傅不高兴,师傅生气骂你两句哪怕打你都要忍着,再看看现在这些学徒们,一不高兴了抬抬屁股说走就走,感觉他们是大爷一样,工资愿意给就要,不愿意给我也不稀罕。


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现在人们的观念在变化,如果现在让我进工厂的话,我也不愿意去,所以努力的充实自己,将自身的价值最大化。


不高不瘦

现在“招工荒”现象出现在全国数一数二的各大工厂之中,那么问题来了,曾经大家千方百计都想要进去的企业为什么现在会面临这种情况?


第一:好的工厂员工都不舍的离开,一般不招工,招工难的单位都不是什么好单位,天天需要招工的工厂可想而知是什么工厂。

第二:规矩多,太严格。那些和富士康差不多的工厂,大部分都在学国外的管理模式,没有一点人情味,员工压力大,每个月赚的还没有扣的钱多,但凡在工厂里只要有点不良习惯不仅扣钱还要骂你半天,人心都是肉长的,谁也不想天天挨骂。

第三:要求高,工资低。工厂是封闭式的,经常加班也是工人最厌恶的一点,。而且在工厂基本都是两班倒的工作方式,但是工厂的工资却少的可怜,根本不足以支撑现在的日常消费,在工厂工作过的离职老员工说,旺季下任务招人,淡季恨不得撵你走。工资低工作时间长,等级森严让人没有归属感,总之早走早解脱。



咕叽咕叽小兔几

我来分析一下原因,纯属个人意见!

1.生活条件好了,工作的流水线工作太苦!很多人不愿意接受!

现在的人都想找个舒服一点的工作,工厂的工作基本都是进去了,12小时或者更久的工作制,没有休息日,漫头苦干,流水线,没有休息,基本就是死活,不要懂什么脑子,很枯燥,千篇一律的工作。就像富士康,做这种枯燥的工作,都自杀了,很多人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工作。

2.现在的大学生条件好了,没有以前的人能吃苦了!

以前的人都没什么知识,学历文凭低,生活条件不怎么好,工资稍微合适一点的就去了,现在的年轻人家里条件都比较好了,学历都高了,眼界也开阔了,但是从小没吃过什么苦,进工厂都不会愿意的,还有就是现在基本都是独子,父母爱着爷爷奶奶宠着他们可不愿子女去工厂干流水线的活呢,有钱了也都不需要那么拼命了,自然就不会进工厂了。

3.现在实行计划生育后,人口数量大大降低,应聘的人少了,供不应求了。


关注天下大事

不请自来,我觉得我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刚从一个日薪四百多元的工厂辞职,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日薪四百,一个月就是一万多块,比许多白领赚的还多,何乐而不为呢,我告诉大家,是用人单位太黑了。

这是一个玻璃厂,有两台24吨的玻璃熔炉,每天进厂的原材料65吨,燃煤50吨,包装12吨(大概数),其它消耗品(粮食,蔬菜,办公用品,日用品……)不低于10吨,每天有货三个40英尺的高柜(每个货柜可装载66立方米的玻璃制品),


我们六个人,每天工资2500元。工资滞后一个月,但市场行情是装货十二元/吨,卸货十元/吨,进仓库上翘板另加钱,如果是飘载的话,装车每立方米十元。



如果工厂从社会上雇工,工厂需要付3400元,而且是马上用现金支付,这等于是工厂雇了六个苦力,每天都工作在12个小时以上,干了一个多月,实在坚持不住了,跟工厂辞职,还压了12天工资不给了,所以朋友们,请记住宁可打零工,也不要进工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