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快遞員有多幸苦,一不小心就得掉腦袋!

古代的快遞員有多幸苦,一不小心就得掉腦袋!

網購是當下最流行的一種消費形式,在電腦或手機上,隨手點下看中的寶貝,然後就可以等著送貨上門了。可是古人們其實也有自己的物流活動,中國古代的運輸業務與現代物流的含義不太一樣,但有相當的規模。古代快遞又叫“急傳”,它在中國出現的時間相當早,秦漢時期,全國已有成熟的快遞網絡。隋唐以後,對快遞不快、洩密等違規行為已有嚴厲的懲罰措施。

古代的快遞員有多幸苦,一不小心就得掉腦袋!

據《周禮·秋官》記載,當時周王朝的官職中,便設置了主管郵驛、物流的官員“行夫”,對其職責要求是,“雖道有難,而不時必達”。不僅要求準時送達,還有嚴格的保密措施。為了預防中途洩密,古人想了很多辦法。以秦代為例,《行書律》中規定:“行傳書,受書,必書其起及到日月夙暮,以輒相報也。書有亡者,亟告官。”

古代的快遞員有多幸苦,一不小心就得掉腦袋!

古代驛站可不是每個人都能享用,它專為官府服務,是用來傳遞公文和軍情,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交通主幹線上按照每十里設一亭,“亭”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傳遞公文,不過秦朝時期是以人步行的方式傳送,效率很低,到了漢代才開始騎馬,而且把距離擴大到“三十里一驛”,驛馬傳遞信息的方式,一直持續到清朝末年。

古代的快遞員有多幸苦,一不小心就得掉腦袋!

到了唐代,傳遞情報或者驛站運輸物資要日行八百里。這裡我要說明一下,我們現在所說的一里是等於五百米,但在古代,裡是按照步和尺進行換算,換算之後一里約等於現在的四百多米,假若日行八百里是真的,換算後大概是一天要跑三百多公里,而現代物流行業按每天行駛八小時,行程也只有五百多公里,這樣一對比,唐代的物流系統還真的不慢,大詩人杜牧有詩云: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古代的快遞員有多幸苦,一不小心就得掉腦袋!

唐律規定:“諸驛使稽程者,一日杖八十,二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如果是軍務,“要速加三等,有所廢闕者違一日加役流,以故陷戶口軍人城戍者,絞。” 其實快遞這碗飯,從來就不是好吃的。而且驛站作為古時候信息流通的重要場所,屬於朝廷資源,只給統治階層服務,普通百姓是沒有這個待遇的。

古代的快遞員有多幸苦,一不小心就得掉腦袋!

而民間可以使用的就是鏢局,和驛站不同的是,驛站屬於專用車道,沒人敢攔路啊,佔山為王的土匪見到掛著小旗的朝廷標誌都要躲得遠遠的,你要是敢截驛站的公務人員,第二天朝廷就會派大軍來徵繳。比如曹操的父親曹嵩向兗州遷移,陶謙專門派張闓帶兵護送,張闓在半路貪利而截殺之。最後跑到山裡面落草為寇,但是你以為你跑了就完了麼,哪怕你躲進了大山,只要朝廷出面,依舊可以把你夷為平地,所以土匪欺負的只能是老百姓。

古代的快遞員有多幸苦,一不小心就得掉腦袋!

而民間的鏢局很容易被土匪打劫,所以一般押鏢都要有武藝高強的鏢師護送。古代的鏢局其實才是最不好乾的,現在頂多被罵一頓,那時候遇到打劫的,能不能活著回去都是一個問題。價錢的高昂讓老百姓望而卻步,所以鏢行在很長的存在中都是服務於一些商家大戶,或者名門望族。

古代的快遞員有多幸苦,一不小心就得掉腦袋!

當然有需求就有市場,鏢局走鏢也分為明鏢和暗鏢。明鏢一般是指鏢頭覺得此趟差事好辦,沿路的山大王也都打點好了,可以直接大搖大擺而去,但是明鏢因為要繳保護費所以成本較高。暗鏢雖然省錢,可一旦要出暗鏢就說明事情可能洩密,為了走好暗鏢,鏢行往往還要出一趟明鏢,讓準備動手的敵人摸不清虛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