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城市禁煤,今年冬天農村取暖怎麼辦?

環保部印發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將"2+26"城市列為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首批實施範圍。全面加強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地區散煤治理,北京、天津、廊坊、保定市10月底前完成"禁煤區"建設任務,並進一步擴大實施範圍,實現冬季清潔取暖。傳輸通道其他城市於10月底前,按照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的原則,每個城市完成5萬-10萬戶以氣代煤或以電代煤工程。


對於當前備受關注的清潔採暖,不管如何解讀,怎麼推進,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清潔採暖繞不開農村,避不開煤炭。那麼,農村清潔取暖是怎樣的一個現實情況?到底面臨什麼樣的困境?未來農村清潔取暖路在何方?

走訪一線 傾聽聲音

在清潔取暖政策形勢下,煤改電、煤改氣以及一些地區對燃煤鍋爐的取締使燃煤採暖爐遭遇嚴峻市場挑戰。企業庫存壓力大、回款難、經銷商不敢訂貨、嚴格的環評督查成為爐具企業面臨的主要困局。在這樣的形勢下,燃煤爐具生產企業如何適應形勢、溫暖過冬,轉型提升?為此爐具網在全國重點採暖區域進行了走訪。在瞭解企業和經銷商困難的同時,也在傾聽行業心聲,匯聚行業力量,為推動爐具行業的健康發展做一些努力。

在走訪時發現,有些地方雖然政策上取締燃煤爐具,但是不少村民早已偷偷地備下煤炭,一方面考慮煤炭價格水漲船高,採暖季到來後價格還將有一個上漲。另一方面,雖然地方政府推行空氣能熱泵和電採暖,但是擔心政府補貼不能長久,政府給補貼我就用,補貼沒了就不用是很多農村老百姓真實的想法。另外,電採暖和熱泵初期投資高之外,後期運營中的高電價和高成本也讓很多農村用戶望而卻步,甚至將高價購買的電採暖設備低價處理。

現在大部分經銷商都處於觀望態度,期待著國家政策的變化,以及清潔採暖政策的出臺。等採暖季來了,如果真的“一刀切”不讓燒煤爐,很多農村地區居民的採暖無法得到保障,會引發一定的民怨激發社會矛盾。所以很多經銷商看來,燃煤爐具全面消除不現實,燃煤爐具還有市場,未來農村採暖將是燃煤爐具、熱泵、電採暖設備等多種採暖方式並存的局面。

現在經銷商為了生存,也非常關注政策形勢,轉變思路,開始代銷電採暖、熱泵、甲醇鍋爐等新能源採暖設備。畢竟長期的經銷商生涯,積累了一定的客戶資源和市場渠道。市場需要什麼,經銷商就應該賣什麼,政策的變化、市場的變化、用戶需求的變化,使爐具生產企業和經銷商也要跟著變化。不少爐具生產企業在堅持傳統燃煤爐具生產的同時,也紛紛引進了空氣能熱泵、電鍋爐、燃氣鍋爐等新能源產品,帶著經銷商一起生存發展。

清潔取暖概念認識模糊

燃用劣質散煤、大量使用傳統低效爐具是造成大氣汙染的主要原因。立足事實,解決農村散煤汙染應對症下藥。既然是劣質散煤和劣質爐具惹的禍,那我們就將這些劣質散煤和劣質爐具趕出農村取暖,讓他們沒有市場。但農村採暖不使用劣質散煤並不等於取暖不燒煤,而是少燒煤、燒好煤。

對於這個問題,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吳吟表示,有些地方認為清潔取暖就是用清潔能源取暖,片面追求煤改氣、煤改電,有些做法是很難持續的。目前,清潔取暖主要依靠政府推動和補貼,不但增加了地方財政壓力,還增加了居民採暖支出,甚至出現了煤炭“逆替代”現象。之前有關的一些報道,有些農戶用了電採暖,結果屋裡暖和不起來或者是老百姓嫌貴,最後又燒起了煤。所以我們要有一個總體認識,清潔取暖並不等於去煤化。

清潔取暖不等於去煤化是很多專家學者、甚至是國家高層領導認可的觀點。在農村散煤汙染日益嚴峻的形勢下,讓廣大居民享受到安全、清潔的供暖,關係著百姓切實利益,需要從百姓的需求和環保兩方面考慮。廣大農村地區採暖不燒煤,老百姓接受還要有一個過程。

從我國能源現狀、農村基礎設施現狀、老百姓採暖習慣和採暖需求綜合來看,農村取暖短期內不燒煤行不通。當前,實現農村清潔取暖的現實舉措是“好煤配好爐”,通過潔淨煤配套節能環保爐具推廣,減少汙染物的排放。不管使用什麼燃料,只要排放指標能夠達到環保相關要求即可。

今年冬季農村取暖怎麼辦

從長遠來看,煤改電、煤改氣是清潔採暖大趨勢,而煤炭的減量化、清潔化利用也早已被提上日程。但由於使用電和氣的成本較高,取暖效果也還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對於煤改氣、煤改電等短期內難以覆蓋的區域,過渡性推廣潔淨型煤是有效措施。在潔淨型煤的推廣方面,山東省走在了全國的前列,一些做法和補貼機制值得其他省市借鑑。

擴大集中供熱規模、推進煤改電、煤改氣、擴大使用潔淨煤和生物質能等多種清潔供暖方式是當前北方地區推進冬季清潔取暖的主要選擇。但由於各地的資源稟賦、經濟發展程度、居民承受能力不同,所採用的清潔採暖替代技術路徑也應有所差異。總體來看,資金與能源配套保障仍是“瓶頸”。

農村清潔取暖應遵循“因地制宜、多能互補”的方針,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根據當地的資源條件和居民可承受力選擇適合當地的技術路線和採暖方式。未來農村採暖模式將呈現多元化,無論使用電採暖、氣採暖、爐具採暖,還是集中供暖等,很難做到“一刀切”,誰也取代不了誰,最終方向是因地制宜、協同發展、科學推進、多能互補。政府未來還需綜合運用政策引導加市場化機制,推動清潔供暖“改得起”,更“用得起”,確保這一民生工程走得穩、走得遠。

聚焦農村清潔採暖解決方案

基於廣大農村地區的資源、能源稟賦差異巨大,居民採暖習慣也不盡相同。多元化採暖模式將成未來方向,無論使用電採暖、氣採暖、爐具採暖,還是集中供暖等,很難做到“一招全”。不論是國家層面的政策制定,還是市場層面的居民需求,“政策+市場”雙重紅利,必將引發一場規模空前的市場競爭,最終將呈現優勝劣汰,群雄並起的市場競爭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