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姐姐远嫁外地,多年后姐妹俩街头偶遇,两个人都愣住了

陈若英从没见过母亲那么生气!

陈母平时性子温和,说话温言细语的,那时却指着姐姐陈若美骂了好久。刚开始是劝,劝了半天她不听,陈母气坏了,就开始骂。可是姐姐就是吃了秤砣铁了心,非要嫁给那个外地的货郎。后来沉默寡言的陈父问了一句,是要当陈家女儿,还是要嫁那男人。

若美沉默了半天,抬头说要嫁给那男人。陈父失望了连说三声好,然后指着门口道:“从今往后,你不再是我陈家的女儿,以后你是生是死,是富是贵,都与我陈家无关,你走吧,不要再回来了!”

若美愣了半天,跪下磕了三个响头,转身出门看到门口的妹妹若英,哽咽道:“英儿,替我照顾好爹娘!”

姐姐走的那天,陈若英悄悄去送了。直到他们的身影看不见了,她才转身回家,眼角却看见不远处的山坡上,似乎有个人在张望,像是母亲。

民间故事:姐姐远嫁外地,多年后姐妹俩街头偶遇,两个人都愣住了

01

回家后果然没有见到母亲,过了很久母亲才回来。

五年后,若英嫁给了村里的木匠,时常能回娘家照应父母。又过了三年,木匠到城里做工,她去给丈夫送换洗衣服。刚进城,就闻到一股甜甜的桂花糕香味,她买了两块,准备带回家给孩子吃,转眼看到边上一个小乞丐死死地盯着她手中的糕,馋得咽了下口水。

若英掰了半块糕递给他,小乞丐不敢接,直到看她确实要给,这才一把抢过来,但却不吃,飞奔着跑到墙角补衣服的乞丐婆身边,让她先吃。乞丐婆摸了摸儿子的头,笑道:“娘不喜欢吃这糕,你吃!”

若英听到这话,忽然愣住了,她想起很多年前,母亲带回来一块桂花糕时,姐姐也是这样跟她说的,而且这声音怎么听起来如此熟悉?她快步走到乞丐婆身边,那乞丐婆抬头一看,两个人都愣住了。

民间故事:姐姐远嫁外地,多年后姐妹俩街头偶遇,两个人都愣住了

02

若英惊讶看着姐姐,若美局促地站了起来,手都不知道往哪摆。她带姐姐找了个小客栈梳洗了一番,点了一桌菜,小侄儿狼吞虎咽的吃着,姐妹俩却相对无言,喝了点小酒,若美这才开始说起过往。

那一年她不顾父母反对,跟着货郎回了老家,婆婆知道儿子没用聘礼就娶回媳妇十分得意。相处后,知道她性子弱,家里的活都丢给她做。丈夫十天半个月不在家,回来跟他诉苦,他却只会说,让她忍耐着点。

她刚生了儿子,月子还没做满,婆婆就骂她懒,把一堆脏衣服丢给她洗,寒冬腊月,她一边哭一边洗。她终于明白父母为何用断绝关系,来威胁她不能远嫁。别家的媳妇都有娘家撑腰,她没有。原以为丈夫可靠,却没想到在婆婆面前,就是一只没牙的小狗。他们一家有说有笑说着家乡话,她却完全听不懂。

后来赚了点钱,婆婆嫌子孙不兴旺,要给丈夫纳妾,她强烈反对,婆婆却骂她不识大体。丈夫纳妾当天,外面喜气洋洋,她却抱着儿子流泪,也终于决定离开。她带着儿子一路跋涉,带的盘缠都用光了,于是一路乞讨,她只想回家,即使父母不原谅,能住在父母附近她就满足了。

民间故事:姐姐远嫁外地,多年后姐妹俩街头偶遇,两个人都愣住了

03

若英叹了口气,有些心疼姐姐。给丈夫送了衣服后,便带着姐姐回家。刚进门,院子里的母亲看到姐妹俩一愣,忽然起身扑向若美,抱着她哭道:“我的儿啊!你可算回来了!娘想了你八年啊!”若美紧紧抱着母亲,号啕大哭,若英在边上也直抹眼泪。

晚上父亲回来,知道女儿经历后,红着眼骂了她一顿,但终究还是收留了女儿。货郎母子后来找过来要孙子,被父亲带着村里人赶了回去。经历了这些事,若美终于明白,只有自己的父母,才是真正心疼她的人。

- 故事完 -

【本故事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若有不当,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