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共謀之下的人口雪崩,與區塊鏈共識之下的破局可能

有一個名為水塘的地方,其塘主藉助炒房吸引了一波擁躉,在眾多買房愛好者和大戶們的支持下,也算是小有盛名。不過近來水塘池幹,塘主也深陷圍城之亂。本來水塘和幣圈並無瓜葛,只是其塘主曾經大放厥詞寫過若干抨擊幣圈之文章。抨擊也就罷了,我們幣圈向來是比較開放包容的,也一直都是在開放和質疑中成長的。可惜啊,塘主文中

引用的數據實在是太科幻,都要搶掉劉慈欣老師的風頭了,作為大劉的鐵粉,大毛就有些不高興了!

不過大毛並不會去幹那些落井下石的事情——反正水塘底下石頭夠多了。既然地產圈的塘主跨界聊幣圈,本著禮尚往來的原則,今天幣圈百科就來聊一聊房地產。

房地產共謀之下的人口雪崩,與區塊鏈共識之下的破局可能

幣圈我們最常聽說過的一個詞叫Consensus,共識。而某國的房地產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Conspiracy,翻譯過來叫共謀。二者有相似之處,都需要發展更多的人入夥。但是區別在於,共識只是產生價值認可,而其價格並不具有必然漲的屬性(幣價都多少個牛熊了?見過暴漲,也見過暴跌對吧?)。而共謀,價格上漲幾乎成為了“一致性預期”——不漲,吾何而謀之?

大毛前年買了房子,奈何買的是期房,至今還沒有交付,因此長期潛水於業主群中,本意只是想了解房屋建造動向,業委會組建等等後續工作。然而,除了零零散散的有效信息外,絕大部分時間,都只是看到“隔壁XX樓盤又漲了多少多少”、“YY豪宅車位價格幾何幾何”、“我們要有個ZZ小學學區就好了,房價至少得N萬起”。

業主群中不一定有水塘的粉絲,但是通過業主群,可以得見房地產共謀之深,利益盤根錯節之大。這些當然是可以理解的,好不容易買了房子,尤其是貸款買房子的,誰會希望房價跌呢?

房地產共謀之下的人口雪崩,與區塊鏈共識之下的破局可能

但是,當這些業主們和買房上了車的民眾們都成為了希望房價漲的共謀者,盛世之下的危局,你們可曾看到?

危機就是2017年的人口出生數據!2017年,新出生人口數1723萬人,乍一看感覺很好啊,僅次於2016年,是近十年來第二高的一年了。然而,這都是在全面二胎政策背景下的結果。在原有的最低的預估中,衛計委預測2017能夠出生2023萬人。也就是說,現實比預期少了300萬人

而即使是這樣一份不讓人滿意的答卷裡面,還存在一個更加讓人揪心的數據,那就是二胎出生比例超過了一胎,也就是說,沒有二胎政策,這個數據會非常難看。而二胎政策釋放的人口紅利,已經基本上在2017消耗殆盡了。這就意味著,如果沒有新的鼓勵和刺激政策,那麼2018年新出生人口的斷崖,幾乎成為了定局

房地產共謀之下的人口雪崩,與區塊鏈共識之下的破局可能

大毛本次去日本,已經是第三次了。之前去過日本第二大城市(能吸引年輕人)大阪、日本人口出生率最高的地區(孩子多)沖繩,周圍接觸的當地年輕人的比例還是很高,因此說實話,並沒有感受到日本的老態龍鍾。然而這一次,在福岡登陸後,很明顯能夠感受一個深受老齡化之困的國家的痛苦。日本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試想一下,今天你周圍的這些年輕人,若干年後,都會成為兩鬢斑白的老人,彼時走在馬路上,會是怎樣的一幅場景?

人口危機之鐘已經敲響,是什麼導致了中國的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請注意,2017年二胎出生超過了一胎!也就是說很多適齡人口,都不願意生第一胎了!我們自古就是一個崇尚多生多育的民族,這個鍋,炒房客們(請注意開火對象——炒房客),你們背一下吼不吼啊?

房地產共謀之下的人口雪崩,與區塊鏈共識之下的破局可能

那麼面對如此低的出生率,有沒有破局之道呢?從全球的近現代經驗來看,城市化率的提高往往就伴隨著生育意願的降低,而且非常難以逆轉,除非——戰爭。但是,似乎、也許、大概,區塊鏈(主要是加密貨幣)的興起,能夠在某些層面上,為出生率做一些微薄的貢獻。

加密貨幣的早期投資紅利,在創造新的財富的同時,也給了年輕人一個應對高房價的機會,或者說,是加入共謀中去。不管怎樣,至少買得起房,承擔的了養育下一代的開銷後,生育意願不會因為物質壓力進一步降低。

我們希望更多年輕人能夠看到和把握這次機會,為了行業,也為了民族。(你真聰明,看來這篇文章其實是一片招聘文了!我不加個廣告怎麼好意思呢:徵集令|如果你也想投身區塊鏈行業,我們需要你!)

以上純屬娛樂,當然和水塘塘主不同,大毛的數據絕對不是虛構的

。我並不知道,日本政府對加密貨幣的態度如此開放,是否也真的有這種層面的考量。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No snowflake in an avalanche ever feels responsible.

幣可以囤,可以炒,但是房子是用來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