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店連續虧損,不但要學會找問題,還要學會及時止損

飯店連續虧損,不但要學會找問題,還要學會及時止損

連著賠了6個月,30萬沒了

老劉有次去香港出差,第一次品嚐到正宗的港式燒臘,吃完後久久不能平靜,心想真是世間難得的美味。之前在大陸吃得,沒有一家這麼好吃。

老劉回來後就開始研究,要開一家正宗的燒臘店。

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從學習技術到打磨產品再到選址裝修,終於,老劉的燒臘店開張了。

憑藉著他的社會關係,開業的當天,還請了一些社會名流和媒體前來剪綵報道,整的好不熱鬧。

然而,熱鬧的過後,並沒有門庭若市,而是門可羅雀。

每天營業額只有兩三千元,而且非常穩定。要知道,這個一百五十平米的鋪子,租金每月就要近5萬元。那點利潤還不夠發給員工的工資,更別提其他的了。

就這樣苦苦的支撐了半年,三十多萬幹進去了,裝修的那五十多萬還沒算,老劉有點扛不住了。

救不救,怎麼救

小一百萬就這麼扔進去了,撤,就意味著全部打水漂。不撤,還有什麼辦法?

老劉就全國遊走,四處打聽哪裡有餐飲界的華佗。

在這個找華佗的路上,不但沒找到,還被坑了不少錢,有很多跳大神的專家出來,給出了很多辦法,換菜單,換門頭,換桌椅板凳,還有給出主意讓免費送的。。

結果呢,越折騰,賠得越多。

老劉因此還賣掉了一套房子給員工發工資,最後服務員都坐不住了,說劉總,您為難,我們理解,要不我們就補給你添麻煩了,又不給店裡創造價值,你還要買房養我們,心裡實在是過意不去。

老劉說,再留一個月吧,下個月不成了,就關門不幹了,大家再散吧。

當斷則斷

經過了幾次坑,老劉也聰明瞭許多,燒臘自己喜歡,而且追求正宗,可顧客不一定喜歡。實在是自嗨。

於是,他又問了問自己,如果自己是局外人,這家店關不關。肯定關,想都不用想。但前期投入了那麼多,確實不捨。糾結之後,他想起了,沉沒成本不是成本。要及時止損。

老劉說,半年都虧過去了,還在乎這一個月。再試一次。

我說你先做這三件事,就知道能不能變,怎麼變了。

1、將所有友商的菜單全部統計

2、將大眾點評裡所有的友商的客單統計出來

3、將友商外賣品類的所有單量統計出來

老劉用了三天時間,將這些數據統計了出來

通過數據,發現,中午和晚上用餐的顧客,大多是附近的上班族,而他們能接受的客單價在13-16元之間。其次,所有品類裡面,米飯品類的數量不多。

於是,方案就出來了。

將原本的燒臘,改為蓋澆飯+鐵板炒飯。對後廚進行了簡單的改造。門頭做了更換。

價格設置為統一價18元/份,加1元即可享受鮮榨果汁免費暢飲。

同時建立會員,充值300元即成為會員,並享受會員價16元/份,且不用加錢即可獲得鮮榨果汁。

本來老劉的店裝修的就比較高檔,改頭換面成為了大眾都能接受的快餐,再加上充值後享受會員價,性價比極高,結果是門口直接排起了長隊。

而外面,則一律不做活動,正價銷售,但贈送飲料。並鼓勵顧客到店打包。

起死回生不過是推到重來

其實,這種救法,根本就不叫救,什麼事救?就是起死回生,燒臘店還是燒臘店,從沒人到有人再到門庭若市,這才是救。

就像原來,車有問題了,是維修,而現在都是更換零件。

這種做法,實質上就是推到重來罷了。

原來的品類顧客不接受,那麼換個品類,換個顧客接受的價格,投其所好。加上產品品質做好。就成了。

大眾餐飲有什麼秘密,無非就是乾淨衛生,不難吃,便宜實惠。

這就是核心,還有什麼?

還有就是用好產品打動顧客,讓顧客用錢給你投票,願意先把錢給你。

拿著顧客的錢,心就緊了,就要把菜做好,對得起顧客的信任。生意不就好了嗎?

及時止損,別拖到最後

店生意不好,跟人生病一樣。

病不是一天就變重的。

發現了就要早早治,千萬別等到病入膏肓。

一旦病入膏肓,與其苦苦支撐,真不如早做了斷,推到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