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万人的刘邦打不过三万人的项羽,这时候就需要韩信了!

历史很繁,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五十万人的刘邦打不过三万人的项羽,这时候就需要韩信了!

怎么回事哪,原来刘邦基本搞定关中之后,利用诸侯们对项羽的不满情绪,把大伙号召到了一起,组成了五十多万的联军,趁着项羽在齐国和田横死磕,拿下了彭城。

刘邦高兴了,他把一同起兵的诸侯召集到一起,自己坐在当年项羽坐的位置,哥几个,项羽也不过如此嘛,他的老窝轻松就被我们端了。大家都辛苦了,来来来,我们好好快活快活,等休息好了,我们再引兵前去,一举灭掉项羽。就这样,大家住着项羽的宫殿,吃着项羽厨师做的宴席,欣赏着项羽的歌舞团,做着灭掉项羽的美梦。

要说项羽还真是个好同志,他没等刘邦联军去找他,留下一部分人继续攻打齐国,自己带着三万人来会刘邦。项羽大军马不停蹄,从早晨开始进攻,由萧县从西打到东,赶在刘邦开中午宴席之前就打到了彭城。

刘邦也没有太在意,毕竟这回自己人多腰杆子粗啊,可两军这么一交阵,他才知道自己错了,刘邦这五十多万联军被三万多楚军打的是稀里哗啦,死伤十余万人。光棍不吃眼前亏,刘邦撒腿就跑,项羽也不含糊,对着着刘邦屁股一阵猛踢,追到睢水附近,又是铺头盖脸一顿捶,刘邦军队又十余万被打入水中。

楚军还是不解气,把刘邦的军队困在当中,大有不打死刘邦不罢休的气势。也是命不该绝,一阵大风吹过,吹得是天昏地暗难辨四方,刘邦这才趁机率领几十人马逃命去了。刘邦是跑了,项羽的怒气还是没有消,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就派人去了趟沛县,把刘邦老爹老婆孩子都抓到军中做人质。

放下刘邦的家人不讲,咱们再说刘邦,他一路逃亡,一路收集自己的残兵败将,就逃到了荥阳。这个时候,闻听主公大败消息的萧何从汉中赶过来了,当然萧何不是一个人,他还带来了一支部队。

看到了萧何带军来支援,刘邦这才稍稍缓了口气,几天之后韩信也来了,跟从他前来的,是他收集的另一只汉军的残部,刘邦这会放心了,看来自己有救了。很快,楚军也来了,好在韩信够厉害,他率领汉军在萧索打败了前来追赶的楚军,就这样,刘邦重新站稳了脚跟。

暂时性命是没有危险了,可另外糟糕的事情发生了,各路诸侯本来是看着项羽不顺眼,想跟着刘老大造反的,现在一看,这刘老大连自己都罩不住。哎,虽然项羽让自己很不爽,可毕竟大腿粗啊,干脆,就调转马头,都投靠项羽去了。

这些人诸侯中最可恨的叫魏王豹,头一天还和刘邦在一起喝酒,信誓旦旦的要同生死共存亡,在刘邦热泪盈眶之后,魏王豹提出要回家一趟,探望生病的母亲,对于这样又忠心又有孝心的人,刘邦当然是一口应允,还要他给阿姨带个好。

结果魏王豹一回到封国,马上就变了脸,转身就去给项羽送去了示好信,为了表示诚意,他还是派军封锁了关口,切断了汉军的退路。刘邦这回火大了,不仅仅是因为感情受到了欺骗,现在自己的处境一下子就糟糕了不少,他平稳了一下心情,派人去劝说魏王豹。

兄弟,不要一时糊涂嘛,快点打开关口,回到哥哥身边来,我们还是好哥们。

可魏王豹哪里会吃这一套,坚定的表示,男子汉大丈夫,既然已经投靠了项羽,就不能出尔反尔了。

没办法了,只能打了,刘邦封韩信为左丞相,带军攻打魏王豹,解除封锁。魏王豹了解刘邦的为人,知道他是不会放过自己的,早就派出重兵封锁河关,等汉军还攻。

韩信展示出了自己的军事天才,你魏王豹不是防我突破河关吗,好,我就把船只摆在河关附近,做出一副要从河关突围的样子,而后让主力人马从夏阳过河。可有限的船只都在河关做疑兵了,怎么过河那?这还真难不住韩信,他让士兵用木盆木桶当做船只,一样过了河。

就在魏王豹紧张的盯着河关的时候,有人来报,汉军已经过河了,正在攻打魏国的都城安邑。魏王豹一下子就慌了神,他们是怎么过的河哪?这时候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赶紧带军迎击韩信。

汉军气势如虎,一鼓作气大破魏军,魏王豹是敬酒不吃吃罚酒,被汉军生擒活捉,魏国也土地也归了刘邦。刘邦终于尝到了胜利的味道,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与其让别人依附,不如把他们彻底拿下。

这个时候韩信献出了自己的计策,大王,现在楚强汉弱,我们还不具备和项羽决战的实力,不如这样,大王您带军坚守荥阳,我带兵先把那些观望和归附楚国的诸侯国一一拿下,那个时候此长彼消,我们再一举拿下项羽。有了先前的经历,刘邦很是赞同韩信的主张,就分兵三万交于韩信,让他先去攻打代国和赵国。

这里小小交代一下代国和赵国的关系,赵国国君是赵王歇,因为陈馀有功于赵王,所以被封为代王,后来陈馀留在赵国帮助赵王治理国家,让相国夏说治理代国,交代完毕。

韩信先是带兵攻打代国,因为老大不在家,加上韩信确实够厉害,很快代国就被拿下,相国夏说被活捉。韩信收编了代国的降军,也没有私吞,就把他们交给在荥阳的刘邦,帮助刘邦好好守城,自己继续攻打赵国。

在韩信攻打代国之前,刘邦给他派了一个得力助手,此人就是当年收留刘邦做食客的张耳,他曾经被项羽封为诸侯王,后来又投靠了刘邦,这次韩信攻打赵国,张耳同样是他的助手。

韩信和张耳带领数万兵马,要越过太行山井陉口进攻赵国,赵王和代王陈馀闻听消息之后,就率领二十万人马在井陉口等待汉军的到来。陈馀手下有个明白人,名叫李左车,是赵国名将李牧之后,他就和陈馀商量,代王啊,韩信渡西河捉魏王,灭代国擒夏说,现在正是气势盛的时候,再加上有张耳给他帮忙,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避其锋芒,想点其他办法的好。

陈馀听他拿韩信的威风来灭自己的锐气,本来心里就不太舒服,现在又把代国被灭拿来说事,就更觉得不痛快了,但是下属如此主动出主意,也不好直接拒绝,就敷衍的问,那你有什么好主意啊?

李左车看陈馀想听,就抛出了自己想法,韩信他们是长途行军,必定要带着大量的粮食辎重,这井陉口地势狭窄,两辆车都不能并列通过,骑兵也只能是拉成一条直线通过,为了行军方便,他们的军粮肯定要落在最后面。

如果您能给我三万骑兵,我从小路去截断汉军的辎重粮草,您再加固城墙,闭门不出战。这样的话,汉军往前无仗可打,往后退的话,我的部队会切断他们的退路,他们又没有粮食吃,不出十天,我就能把韩信和张耳的脑袋给您送过来。

这李左车越说越兴奋,到最后手舞足蹈,大王您要是听我的意见,这仗肯定能得胜,要是不听的话,估计我们都要给韩信当俘虏了。

这陈馀啊,本来就是一个书生出身,一直以正义自居,看不惯那些阴谋诡计,再加上李左车这么贬低自己,就更不舒服了。

你说的不对,兵法说,如果我们的兵力是敌人的十倍,就该把它包围起来打,如果和敌人势均力敌,那就该和它正面交战。现在韩信号称数万人马,实际上也就几千人,他千里迢迢的来攻打我们,士兵早就疲惫不堪了。这样的对手,我们都要躲躲闪闪,还要玩阴谋诡计,要是以后来了更多的敌人,我们怎么对付?

李左车刚要解释,陈馀一摆手,我知道你说的有一定道理,可我们做事情不要看眼前,要考虑长远,要是按照你说的做了,即使赢了,其他诸侯也会以为我们胆子小,都会拿我们开刀,你不要再说了,我知道该怎么做。

李左车的计策没有得到重视,郁闷的退下了。

李左车郁闷了,韩信高兴了,他正犯愁怎么解决粮草安全的问题,听说李左车的建议没有得到重视,好啊,那我就放心大胆的进军了,就这样,汉军在距离井陉口还有三十里的地方驻扎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