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丨《碧血劍》,最平庸的男主角反映金庸暮年的愛情觀

對於金庸迷而言,金庸的很多小說都是經典,《雪山飛狐》,《神鵰俠侶》,《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等等。

每一部小說幾乎都會刻畫一個豐滿的英雄形象,譬如說胡斐,楊過,郭靖,張無忌……這些人物被廣泛的討論和分析,幾乎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忠實擁躉,但是金庸小說中卻有這麼一個“平庸”的男主角,存在感似乎還趕不上男二。他就是金庸小說《碧血劍》中的男主袁承志

薦讀丨《碧血劍》,最平庸的男主角反映金庸暮年的愛情觀

袁承志少年便承受苦難:父親被殺,自己被父親舊部所救,在起義軍裡面摸爬滾打,最後才來到了華山,拜華山的穆人清道長為師,後來又機緣巧合下得到金蛇郎君的武功秘籍和藏寶秘籍,在形勢所迫下又成為七省盟主。

他的人生軌跡,其實跟《倚天屠龍記》裡的張無忌何其相似,同樣少年遭難,機緣巧合獲得絕世武功,又在形勢所逼下成為武林盟主(明教教主)。同樣是一代英雄歷練的標準流程,為什麼張無忌在金庸武俠世界的存在感遠遠高於袁承志呢?

薦讀丨《碧血劍》,最平庸的男主角反映金庸暮年的愛情觀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袁承志這個人物形象本來就被金庸刻畫得“全面平庸”。(《碧血劍》是金庸比較早期的一個作品。老爺子在早期,對人物的刻畫還未曾那麼精準

為什麼要說袁承志這個人物全面平庸呢?首先是性格,小時候的袁承志聰明機敏,這是因為少年苦難教給他的求生技能。但隨著年紀的增大,他卻變得越來越乏味和木訥,論快意恩仇,他及不上同是《碧血劍》中人物的金蛇郎君,論忠義果敢,他又遠遠及不上死守襄陽的郭靖,而論孝義忠正,他又比不上張無忌。這樣一個性格特點模糊的主角,輕易地被其他一眾配角搶了風頭,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薦讀丨《碧血劍》,最平庸的男主角反映金庸暮年的愛情觀

碧血劍中金蛇郎君夏雪宜

再說說袁承志的情感經歷(這個很重要)。

在原版中袁承志的情感經歷,其實也很“平淡”,下山後遇到第一個女子:金蛇郎君的女兒,女扮男裝的溫青青。兩人便攜手同行,一起成長,闖關打怪,互生情愫。溫青青雖不見得是標準的女主形象:她刁蠻任性,善妒心狠(原著中她殺了調戲自己的馬公子和所有隨從可以看出)。

但是她勝在忠貞不屈,和袁承志三觀一致。

薦讀丨《碧血劍》,最平庸的男主角反映金庸暮年的愛情觀

然後又遇到了他生命中第二個重要的女子——殺父仇人崇禎的公主阿九(其他焦婉兒之類暫且不提),阿九之美麗令他見之難忘,甚至迷情。但也僅此而已。原版中阿九雖美,卻一直是一個單相思的存在,原版中袁承志始終情繫青青,阿九在瞭解了誤會了之後也毅然放棄,在國破家亡之後選擇出家。

薦讀丨《碧血劍》,最平庸的男主角反映金庸暮年的愛情觀

原版中袁承志與青青的情感甚至平坦得沒有曲折(

基本上所有的曲折都是青青善妒引出來的,袁承志的情感歸宿很明確),這也就造成了袁承志情感經歷的“平淡”,自古武俠劇,愛情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段平淡的感情,甚至比平淡的劇情,對人物形象的塑造更為致命。

薦讀丨《碧血劍》,最平庸的男主角反映金庸暮年的愛情觀

後來新修版,老爺子對袁承志的情感線做了很大的改動,但是很遺憾的是:

這次改動讓裡面的人物形象幾乎遭受到了毀滅性的的打擊。

首先的袁承志,他變成了一個見異思遷的普通男性,他首先和青青已經互明瞭心意,之後變心又愛上了美麗多情的阿九,一直在情與義之間掙扎。

阿九呢?再也不是當初那個知道不愛就自己離開的那種堅毅的烈性女子,反而變得更加世俗和平庸,她明知道袁承志和青青的盟約,依舊要插在兩人之間,讓袁承志選擇,分出一個勝負。

薦讀丨《碧血劍》,最平庸的男主角反映金庸暮年的愛情觀

而青青呢?她其實是金庸所有描寫的女性形象中,單純程度可以排到前三的一個人物,她雖然刁蠻任性善妒,但她豪無心機,也就是說,她所有的聰明才智,都是明面上的,不存在耍小心機或者利用什麼,論如何使用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這件事情上,她遠遠比不上阿九。

舉一個例子:在知道袁承志移情別戀之後,青青完全不知道怎麼反抗來改變現狀。她完全沒有想過她其實作為袁承志的“正室”,完全可以獲得袁承志師傅和周圍朋友的幫助,對袁承志施壓來使他改變心意(雖然不一定能改變心意但至少是個方法),但她沒有,而是獨自自己遠走高飛一心尋死。

薦讀丨《碧血劍》,最平庸的男主角反映金庸暮年的愛情觀

這是她和周芷若的不同,周芷若想到藉助張無忌師祖的壓力逼婚,而實際上也成功了,溫青青卻絲毫沒有這方面的想法,所以說她內心單純程度不太像金庸小說的女主,也足見金庸對她的不喜愛,故在後來的改動之中,越發把改成一個差點被始亂終棄的可憐女子。

金庸對此改動的理由令人氣憤:我越看小說,越覺得溫青青實在太刁蠻善妒,不知道袁承志為什麼會愛上她不愛上阿九,故做此改動以求更加符合人物的發展性格。

薦讀丨《碧血劍》,最平庸的男主角反映金庸暮年的愛情觀

這個理由充分嗎?

在我看來,老爺子這次改動其實更多的是自己情感的一個表達,也是自己價值觀的一個體現。

薦讀丨《碧血劍》,最平庸的男主角反映金庸暮年的愛情觀

金庸的第二任妻子朱玫,兩人患難與共,並育有長子(後為情自殺)金庸功成名就之後發生婚外情與朱玫離婚,朱玫晚景淒涼,死時甚至無人收屍。

暮年的老爺子新歡在側,滿懷著對原配的愧疚做出了這樣的改動,在自己的作品中表達出自己的價值觀:阿九對袁承志有情,溫青青對袁承志有義,所以即使對阿九情深似海,依舊不能辜負和自己率先定下盟約的青青。

這也是暮年的老爺子對於原配的一種懺悔吧。

薦讀丨《碧血劍》,最平庸的男主角反映金庸暮年的愛情觀

(年輕時候的朱玫)

但是他也許忘了,其實原版的溫青青,也是對袁承志有情有義,而且很重要的一點,袁承志之所以選擇青青,也是因為她與自己三觀一致:在面對金錢時候的剋制,以及同樣的富有正義感,而不僅僅只是因為外表和情慾。

總而言之,因為老爺子的這次改動,《碧血劍》徹底變成了一個負心人的合集袁承志和金蛇郎君夏雪宜背叛了他們的初戀,李自成曹化淳背叛了自己最初的政治理想,何鐵手背叛了自己的師門,祖大壽背叛了自國家投清等等……唯一沒有背叛的李巖和袁崇煥,結局卻十分悲壯。

薦讀丨《碧血劍》,最平庸的男主角反映金庸暮年的愛情觀

(闖王入城後李巖遭疑自殺而死)

所以無論是改動前還是改動後的袁承志,其實都不算是一個英雄類型的人物:原版過於平庸,新修版乏善可陳。

不過,所有的文章都是一個載體,最終表達的不過是作者的情感和作者的價值觀。早期的老爺子無論是行文思路和人物塑造,都遠遠比不過後來的他,所以《碧血劍》在整體上不如他其它的小說,也情有可原。

薦讀丨《碧血劍》,最平庸的男主角反映金庸暮年的愛情觀

而到了老年,老爺子終於有能力對早期不如意的作品做一個修整,卻因為囿於自身的情感,做出了違背讀者意願的改動,也是一個遺憾。

當然,即使如此碧血劍仍舊不失為一個可讀的作品,既是老爺子早期的作品,多年後又經老爺子大修,在更深入的理解老爺子的價值情感和構建的武俠世界觀上,《碧血劍》仍可算是一部誠意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