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不可不说的两种修辞


《三峡》不可不说的两种修辞
三峡(网图)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选用了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名篇《三峡》,这篇文章以极为短小的篇幅生动地描述了三峡的美景,表现了对祖国山水风光的热爱,无疑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但由于几个句子在译注上忽视了古汉语中的两种修辞,影响了师生们对文意的正确理解,现指出来,以就教于同行。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句,《教师教学用书》上译作:“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见不到太阳和月亮。”初略看去,字字落实,仔细思忖,却与实情不符。“亭午”“夜分”是两个不并存的时间,“曦”和“月”是两种不同的自然现象,合起来是讲不通的。究其原因,是忽视了“并提”这种修辞格。所谓“并提”,一般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述。以达到使句子紧凑,文辞简练的效果。因此,本句应理解为:“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所以,正确的翻译应为:“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夜半就见不到月亮。”

《三峡》不可不说的两种修辞

三峡(网图)

文中还有一句也是如此。“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课文上的译注是“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急流岂能倒映?深潭安能回旋?本句应该理解为:“素湍回清”;“绿潭倒影”。正确的译文应是:“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此外,课文的译注中还回避了另一种常见的修辞格“互文”。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其特点就是上下文义互相补充、响应。比如《木兰诗》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就是典型的例子。我们不能误解为:战死的都是将军,归来的都是壮士。应理解为:将士们十余载浴血奋战,有的壮烈牺牲,有的凯旋归来。《三峡》中把“林寒涧肃”译作“树林清凉,山涧寂静”就是没注意互文修辞而产生的理解偏差,清凉的不止是树林,也有山涧;寂静的不单是山涧,树林亦然。所以,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林涧寒肃,译作:“树林和山涧,清凉而寂静。”

《三峡》不可不说的两种修辞

三峡(网图)

古汉语中的互文,还包括为了避免行文重复,在同一语言环境中互用同义词。文中“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这一句,“重”和“叠”是同义词,《苍颉篇》解释:“叠,重也,积也。”这两个词用在句中修饰“岩”和“障”。“隐”和“蔽”也是同义词,《说文》解释:”隐,蔽也。”都是遮挡的意思,在句子里充当“天”和“日”的谓语。所以,此句应理解为:重叠岩障,隐蔽天日。相应的译文便是:“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尽管为了降低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我们并不主张过多地谈及古汉语中的语法和修辞,但如果不谈便导致难以理解的时候,还是应该要点明的,或者,至少要在教参中作些介绍,给教师在备课时提供必要的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