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基因 + 区块链解决数据归属和隐私安全,到底行不行?

用基因 + 区块链解决数据归属和隐私安全,到底行不行?

基因数据是非常敏感的,包含了人的寿命、健康、种族、智力等信息。未来,基因组学可能会告诉我们更多的东西,这些东西如果泄露,可能会造成很多问题。

比如,得知这个人携带乳腺癌相关的基因,保险公司就有可能拒绝他参保;如果 DNA 显示一个人的技能不能达到公司预计的工作能力,他的职业发展就可能会受到影响。

无疑,个人隐私和科学进步之间出现了冲突。区块链的出现似乎可以调和这种冲突。

解决数据归属问题

10 年前,无数公司就 BRCA 基因是否能够申请专利展开了讨论。最终,美国和澳大利亚最高法院都宣布这项专利无效。

似乎,控制这些数据泄露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进行测序,把数据隐藏在身体里。但这无疑与现代医学和基因组学的发展步伐背道而驰。

经济学家 Hernando de Soto 称区块链为一双看不见的手,其体系可包容全球的人。基因组学的科学家们,似乎也在尝试利用这项技术能否解决当下基因组问题。

区块链通常用于虚拟货币发行,比如比特币。那么它与保护基因组数据又有什么关系?

其实,区块链的应用范围早以超出了虚拟货币,只不过大家关注更多的是比特币。比特币之所以有用并且有价值,是因为区块链创造了一个不变的、分布式的记录方式,并且这种方式是不可能破解的。比特币账户的拥有者对他们的资产有绝对控制权。

对于数据储存来说,这是一种高度敏感,甚至几乎有点完美的解决方案。比如,DARPA 就在考虑用区块链技术保护核武器数据。此外,区块链技术正在被用于跟踪钻石、知识产权和现实世界物流等方向。

基于这些逻辑,人们尝试在基因组学中加入区块链技术,更多是想通过它创造一个特定的场景,将相关伦理和道德保障最大化。

安全且隐私,奇妙组合带来的可能性

所以,“基因 + 区块链”有什么样的可能呢?

对个人来说,这是一个存储基因数据的安全的地方。如果你进行了检测,并且希望能够随时访问这些数据,那么把它存储在“基因链”上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同时,与 Google Genomics 不同,你不必为此付费。

在这里存储数据会比其他大多数地方都更加安全。毕竟,随身携带一个 USB 接口可能会丢,传到云端或者其他地方也多少有泄露的可能。在“基因链”上,你的数据加密几乎是牢不可破的。区块链是分布是的链式存储,如果一个节点被破解,那剩下的数万个节点就会立即拒绝操作记录。

同样,你也可以通过唯一的签名追踪到是谁滥用了你的数据。

对科学家来说,他们可以获得元数据,并且可以通过搜索潜在的主题,获得他们想要的数据用于研究。这些搜索结果中不会透露捐献者的个人信息,也不会让他们获得基因组数据本身。但他们可以向捐献者提出请求,这份协议是有偿的。

这些都可能为基因组学带来真正革命,并为数据提供者提供更强大的数据保护。

但这只是其功能之一,除了极强的加密性,区块链还能用于数据的管理。拥有大量基因数据的研究机构和公司可以购买许可证,来“基因链”上存储他们的数据,并且不需要担心伦理问题。他们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到科学研究中。

哪些人正在做

存储和共享基因数据是一个技术问题,计算已经成为了研究的亮点。一个原始的组学数据大概有 5 - 6 千兆字节,包含了 30 亿个碱基对,并且在测序过程中,还有很多数据需要标注,这些数据很难管理。

哈佛大学发起的”千人基因组计划“把测序所得的全基因组数据都放在了网上,可供用户免费下载。但这些数据的管理方式都是比较传统的,即通过压缩工具将数据压缩,再进行传输和存储。

2016 年,哈佛大学遗传学先驱 Georg Church 与来自剑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 Kamal Obbad、以及哈佛大学科学家 Dennis Grishin 共同成立了一家叫做 Nebula Genomics 的初创公司。

用户在获得数据后,可将数据存储在 Nebula Genomics 的区块链平台中。其他研究机构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获取脱敏后的数据,当然,这一过程是需要付费的。该系统建立旨在一种特别定制的加密数据上,为了支付购买数据的费用,研究机构必须先购买代币。

这些数据的购买并非终身制,使用一次就需要进行一次付费,并且一组数据可以出售给多个机构。用户获得的代币可以向 Nebula Genomics 的合作机构兑换检测服务,目前主要是与 Veritas Genetics(Church 创立的另一家公司)合作进行兑换。

Nebula Genomics 是自有平台、并有数据来源的一类企业,而诸如 EncrypGen、Luna DNA 和 Zenome 等加入区块链元素的公司并不向用户提供测序服务,他们通常需要通过第三方来获取数据。

Luna DNA 是区块链在医疗应用的早期尝试之一,与 Nebula Genomics 的最初想法一致,他们想通过区块链技术把个人数据变成数据资产。不过 Luna DNA 不提供测序服务,在测序层面上避免了和 23andme 以及 Ancestry 的竞争。他们认为,通过 Luna Coin 来鼓励数据分享,能够反过来促进测序服务机构的销量。

“个人层面数据的意义不大,统计学意义的数据需要有十几万、上百万人参与。”Luna DNA 联合创始人兼 CEO Bob Kain 表示,“除非是一个社区级的数据聚集在一起,否则很难解决基因组和健康方面的问题。”

尽管区块链现在还处于蛮荒时代,但也不乏有投资者看到了其中的机会,他们获得了 200 万美元的种子轮投资,投资方是 Illumina 的前高管。

来自俄罗斯的 EncrypGen 与 Luna DNA 采取的是相似的策略,目前他们已经进行 ICO。这些虚拟货币并不会作为投资工具,他们将在 7 月结束发行。

解决了用户层面的数据归属问题,那如何满足研究机构对大规模数据的需求呢?Shiva 或许能够带来答案。

这家成立于 2017 年的德国公司希望通过最先进的技术来改变全球医疗的现状,包括区块链、云计算、基因测序、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他们相信,这些新技术将带领医学研究进入新纪元。

除了面向个人的服务,他们还通过与全球的医疗机构、政府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公共项目赞助的方式来建立大样本的数据库,比如公司在 2018 年 3 月与 Andhra Pradesh 政府达成的合作。另外,他们还会选择与罕见病多发区建立联系,在平台上产生更具特征性的大规模数据。

Shiva 同样还推出了个人服务。Shiva 并不提供服务,而是作为一个生态环境的营造者,将服务提供商、用户聚集到区块链平台上。用户可以用自己的数据换取服务,这些数据通常来自第三方检测机构;而平台上的服务上也不止测序机构,其中还包括了保险服务、体检等机构。

Shiva 希望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一个生态圈,为服务提供商和用户提供一个开放的环境。除了基因组学和个性化医疗服务之外,入驻机构还可以添加其他应用和服务。

以上几家主要解决的是数据归属和交易问题。除了交易外,区块链还带有存储功能,并且具备极强的隐私性和安全性。基于此,Zenome 则希望基于这些特性做出应用。

他们第一阶段的计划是建立分散的基因数据存储系统,建立一个可以自由交换的安全环境。Zenome 同样不提供测序服务,平台的数据主要来自网络参与者。接下来,他们将通过问卷调查和评估系统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在数据到达一定规模后,Zenome 将吸引大型公司和科研中心来购买数据。

但他们最终的目的并不在交易,而是希望能够让这些公司将数据存储在他们的平台上,从而建立一个类似 Google Genomic 的社区。

监管模糊、技术局限,或许并不存在完美的解决方案

但区块链技术的介入真的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吗?这很难回答,因为不存在完美的技术。

区块链技术也存在局限性。比特币目前从创世块到现在的完整数据文件已经达到了 105GB,并且数据量还在不断增加。随着区块链的发展,节点存储的区块链数据体积越来越大。

其次,在公有链中,每一个参与者都能获得完整的数据备份,所有交易数据都是公开且透明的。在虚拟货币交易中,交易人是匿名的,但交易本身是公开的,所有人都可以访问。

最后,区块链在基因组学的应用都还在试水阶段,这项技术的监管本身也还不明朗,所谓安全性也并非绝对的。

这些问题给技术的商业化带来了不确定性。我们只能说区块链给基因组学应用带来了灵感,但是否真的解决了目前的矛盾,来需要不断尝试和调整。

用基因 + 区块链解决数据归属和隐私安全,到底行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