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操有实权但是却又不称帝?

LOK~㊣

曹操自陈留起兵反董卓,踏出武装起义的第一步,挟天子以令诸侯,到最后进爵魏王,行天子舆服仪仗,时间长达二十几年,这期间的政治进程曹操都是审时度势、依据自己的战略优势、天下大势逐渐实行的,来回顾一下曹操历年发生的大事件:

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迁都许昌,被封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己以听;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大败袁绍,一举奠定北方霸主地位;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邺城,迁据点于邺城,从此政令皆有此出,许昌只是形式上的都城;

建安十三年(208年),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丞相;

建安十七年(212年),参拜不名、剑履上殿,如汉丞相萧何故事;

建安十八年(213年),进魏公,加九锡、建魏国,设文武百官,定国都于邺城;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进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仪同天子;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献帝赐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曹操以曹丕为魏太子。

本来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下一步就该是群臣劝进,献帝禅位,曹操从权臣升级,黄袍加身,但是历史就是那么特立独行,曹操没能再进一步,驳斥了孙权的劝进之辞,以周文王自比,为曹丕铺路。那么只差临门一脚的曹操为什么停止了称帝大业?翻开历史才恍然大悟,当时的天下形势迫使他做出那样的选择:

回到建安二十年,这一年的十月曹操得献帝赐“王冕十有二旒”,十一月得汉中之地,第二年春击败孙权,孙权请降,天下基本初定,曹操声势一时无量。然建安二十三年,刘备亲率大军进攻汉中,定军山前黄忠阵斩夏侯渊,刘备取得汉中,后又联合巴蜀士人集团和地方势力,称王汉中,关羽发动襄、樊会战,趁势北伐,威震中原。天下向汉、亲汉之人皆翘首以盼,汉中王刘备能够像汉王刘邦一样北伐成功,恢复汉家江山。加之曹操后方不稳,许都、邺城皆有谋反、叛乱,整个天下局势、民意瞬间变得波诡云谲,由不得曹操不得不重视,试问在这种情况下,曹操还能有心思考虑称帝一事乎?

天时(人心思汉)地利(汉中刘备虎视眈眈)人和(后方谋反不断)皆不在曹操这一方,曹操若冒然称帝,孙权出于汉贼的羞耻心考虑很有可能会转而再次和刘备联合抗曹,犯不着为了一时的虚名,陷入两难的境地。

是故,曹操不称帝实乃明智之举,虽无皇帝之名,但行皇帝之实,还可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标榜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欢迎参与讨论,说出您的观点。我是三藏,带你走进尘封的历史殿堂,穿越历史的时空,探寻失落的往事。

三藏说史

原因可是太多了。只要曹操没被冲昏头脑,,就绝不会称帝,咱们反着说,一旦称帝,曹操他除了虚名还能得到什么?

而且,恐怕他能否得到虚名都不好说,得到的是皇帝虚名,但是......谁认那,只会变成众矢之的,不要小看那些士族门阀的势力,他们一向是看不起曹操的,称帝的优势上,曹操可能还不如袁术。而失去的名声、丢的脸恐怕会更大。这笔帐无论怎么算都不合适,那为什么还要称帝呢。

从曹操本人的基本条件说起,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已是65岁了,自己的寿命几何,他自己肯定是说不清楚的,总之不会太长久就是了,就在这几年时间里,如果登基了,一把年纪了,还要把一辈子没挨过的骂都“享受”一遍,真的有这必要么。

续上,好,拼了,挨骂也要当皇帝,可是曹操自己和皇帝又有什么区别呢,还是面临同一个问题,皇帝这个位子其实只是虚名,没有必要为了虚名给自己找那么大的麻烦。

自己说过的话咋办,覆水难收,自己打脸可并不好玩,“奉皇帝以令不臣”的政治优势会因为自己称帝的行为优势殆尽,在以“奉皇帝以令不臣”借势的时候,他山炮式的口号可是三国时期尽人皆知的事儿。从建安十五年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说自己绝没有自立的意图,信誓旦旦呐,说了N年,表了N多年忠心,突然登基了,出尔反尔,会遭人唾弃的。

因小失大没有必要,当时内部需要团结,还没统一的情况下,不能自毁长城,类似荀彧这样的人还大有人在,难不成都杀了,你魏公九锡别人忍了,但并不是没意见,内部的反对和反叛大多发生在他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因此,绝对有必要继续维持献帝这块招牌,对于安抚保皇派,巩固内部,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不能发生诸如,自己出去玩一圈家里都被夷为平地这种情况,太遭恨了。

这群人精一样的人物,看自己不顺眼,发起狠来,天天打头碰脸的,天知道会用什么手段害死自己。这绝对是有可能的。

从外部讲,如果曹操登基,肯定是亲痛仇快,比如。。。孙权,如果曹操登基,孙权自己的安全就更有保障一些,曹操能不明白孙权“劝进”的小伎俩?“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一旦后院起火,自己的麻烦就大了。

无论从任何角度来分析,曹操都没有登基的必要,相对来说,曹丕的负担要小得多,还不如留给儿子这个水到渠成的机会。


古今通史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经过自己一点点的打拼,终于统一了整个北方,对于北方政权握有绝对的控制权。但是却迟迟没有称帝。这个和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世家大族的反对

曹操是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因为这种出身的关系,虽然有些不错的政治资源,但是也为当时的世族大家所蔑视,典型的就是当时的何进和袁绍等人,这也养成了曹操后期用人不因出身,唯才是举的风格。

唯才是举这一举措非常正确,但是由于汉光武帝时期的政策,世族大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虽然曹操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最终却无法改变这一局面。这也是为什么当时以荀彧等人为首的世家大族反对曹操的根本原因。

在世家大族的反对下,曹操也无法登基称帝。曹丕篡位后,颁布九品中正制,确保了士族大家的利益,后续才没有了反对的声音。



外部条件

曹操不愿意见到世族的发展,所以世族也就不支持曹操。外部还有刘备和孙权虎视眈眈,且在汉中之战和襄樊大战中实力损耗严重。

如果曹操贸然称帝,正中了孙权下怀,刘备很有可能会毫不犹豫的放弃伐吴的决策,转而拼尽国力伐魏,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果断不能称帝。而孙权又一次坐收渔利。



曹操本身的原因

曹操虽然掌控了汉室的实际权力,但是在起兵之初,曹操的志愿是匡扶汉室,这一口号也聚拢了相当一部分忠于汉室的官员,不称帝也能安抚汉派官员。

还有就是曹操已经掌握了汉室所有权力,称帝对他而言,得到一个虚名,失去了一个恶心刘备和孙权的旗帜。

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下,曹操最终没有选择称帝。



至于袁术称帝失败的原因,很简单,汉室威信尚存,诸侯野心勃勃。袁术在这个时候称帝,无论是道义上的还是实力上,都经不住天下诸侯的联合讨伐。


越关换视界


有实权是一回事,称帝又是另一回事。总之就是有了实权不等于可以称帝,不然为啥历史上那么多有实权的人选择的是慢慢经营而不是急匆匆的称帝呢。

一代枭雄曹操不称帝也有他自己的苦啊。

乱世之中,称帝需要的不只是要实力还需要时机,如果时机不对就急匆匆称帝,打破现有格局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袁术不就是一个活生生例子嘛。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特色是门阀政治,当时注重于出身。而门阀士族的政治影响力是重中之重。曹操虽然是官宦之后,但他的养祖父毕竟是个宦官,所以得不到门阀士族的认可,反而会被排斥的。

曹操在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之下开始崛起,并且统一了北方,在这个过程之中,他慢慢清理了忠于汉室的大臣势力,彻底架空汉献帝。(来自今日头条宋安之首发)并且在赤壁之战以后不再急于扩张,而是稳固北方的统治,使自己对于北方的控制力进一步加深。

虽然曹操晚年已经加深了北方的控制,并且彻底清除了忠于汉室的力量,天下三分的格局已经明朗,但诡异的是三分势力都没有称帝。

这其中的原因很明显,谁先称帝谁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而且曹操还有内部原因,虽然曹操算是白手起家,拥有军队控制权,还通过唯才是举起用寒族人才打压门阀士族,但是门阀士族势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他还要起用一些门阀士族之人借以拉拢。

袁绍袁术是被门阀士族牵着鼻子走,而曹操做的是牵着门阀士族的鼻子走。可以说相当不错了,但这些门阀士族依旧是他想要称帝的巨大阻碍。

如果曹操当时统一了天下,借着这种不世之功称帝也是水到渠成,可惜并没有。他在消灭了一批一批对手以后,发现长江和秦岭锁住了自己前进的脚步,而世家大族又悄悄地来到自己的身边。

所以曹操选择了妥协,他在晚年开始在政治上向世家大族转化,不仅赞赏了何夔提出的选士要“慎德”与“兴功”并重,并且恢复“核之乡间”这种否定他唯才是举的想法。(来自今日头条宋安之首发)还在最后一次颁布举贤令时把“至德之人放在民间”者与“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相提并论,这些都表明了他态度的转变。

曹操刚死没多久,著名的“九品官人之法”就由陈群提出来,这种制度演变成为九品中正制导致了后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说明曹氏家族的态度进一步转变,拉拢了世家大族,由此曹操之子曹丕篡汉立魏开始称帝,历史正式进入三国时代。

曹操称帝不称帝,并不是一句有没有实权可以决定的,还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当时的门阀士族就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宋安之

首先,曹操统治时期称帝的条件还不成熟。从内部来说,朝廷上下还有很多人都还忠于汉室,很多人投奔曹操就是因为汉朝正统在他手里的缘故。比如以荀彧为代表的一干重臣对汉王朝还存有极大的忠心,如果曹操悍然称帝,不免会使自己的统治遭遇严重的人才危机,一旦内部产生动乱,不利于自己笼络人才,完成统一全国的愿望。



从外部来说,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招让曹操充分尝到了甜头。有汉朝正统的皇帝在手里比千军万马还管用,南方的刘备和孙权当时都还以汉朝的臣属自称,多少对有皇帝在手的曹操有些忌惮。一旦废了汉献帝,福祸难测。祸者,如前车之鉴的袁术被群起而攻之,或自己背上谋朝篡位的千古骂名,而刘备和孙权则可以借此名正言顺的登上帝位,白白的为他人做嫁衣,扯大王旗。



其三,曹操本人已经位极人臣,以曹操的气魄和格局也不在乎那个名号。他晚年的时候,曹丕已经开始继承他的衣钵,朝廷内外,军队上下都被曹家人牢牢掌控,刘氏不管怎么挣扎也再没实力恢复中央皇权。所以基础已经打好,皇位可以慢慢来,再拖个几年,等那些忠于汉室的势力慢慢削弱,留个机会给自己的儿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曹操对汉献帝还是一定感情的,这一点在很多人看来应该很可笑,但确实如此。汉献帝年纪轻轻就成了曹操的傀儡,风风雨雨十数载。其中自然是以充当傀儡为主,被利用的成分居多。但是从曹操对他的态度看,一个君权旁落的皇帝,血书也好,玉带也罢,受人鼓动想夺回权力的他最终却没被权臣诛杀或改立也算是历史的幸运儿了。曹操还把女儿嫁给他,并立为皇后虽然是一种笼络加监视。但是看看曹皇后在曹丕篡位时候维护汉献帝的言行,也可以看出曹操在把这段婚姻当政治交易的同时,还是存有私情的。


二二相偶

这个问题恰恰切中了曹操的奸雄本质。

人们称曹操为“奸雄"是恰如其分的:确实,曹操不奸无以为雄!曹操刚起兵时名不正言不顺、“阉人之后”是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势力又无以跟袁绍、袁术等诸侯争锋!如何壮大自己呢?这时候曹操终于抓住了一个机会-“救驾”:挟天子以令诸侯,解决了名正言顺的问题就可以壮大自己:贤士、壮士纷纷依附,削弱对手:号令刘备进攻袁术…。打着这个旗号曹操对其他诸侯各个击破,终于一家独大、可以称帝了吧?但曹操不傻:天下未定,还有刘备、孙权两个最大的心头之患,特别刘备以正统皇叔自居!如果自己贸然称帝势必背上反叛之名,人心会一边倒向刘备、矛头纷纷对准自己,说不准落个跟袁术一样下场!不值当

有句格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何况当皇帝!因此处于创业阶段的曹操“有实权而不称帝”是为了更好的开创自己的事业啊


启山380

曹操虽然有的认为他是奸雄,但是他的一生却一直都是汉官,一生都是为大汉做事,虽然他的权利大了,就有欺压天子的行为,但他始终是以天子之名而令天下!

曹操从汉丞相,南征北战,统一北方,因为他的功劳,曹操的地位越来越高,从丞相到魏公在到魏王,同时又加九锡,可谓是荣贵之极!做不做皇帝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个形式!

曹操不称帝,学的是周文王姬昌和周武王姬发的故事!


所以曹操的想法就是自己做周文王,他的儿子做周武王!

曹操的这种做法,后来又被司马昭用到,司马昭时期,他的权利在魏国也是很大,也是由晋公到晋王,加九锡,但他也没有称帝,直到司马昭死后,司马炎才登基为!


所以曹操不称帝,是一种手段,在当时曹操称不称帝,只是一个过程而已,他就专心做魏王,把做皇帝的事交给了曹丕!


中孚鉴

借助袁术的失败,可以看出来称帝的危害性和条件。

袁术的失败在于他的以下错误认识。

第一,袁术认为自己有了玉玺,就是受命于天。可惜天命说其实真的是糊弄百姓的鬼把戏。那些诸侯不买账,还趁机联合攻打袁术。

第二,袁术认为汉室衰微,自己的四世三公名望可以取而代之。实际上汉室衰微就是在于奸臣当道,天子没有失德,所以诸侯也就敢杀奸臣。民心还是思汉。

第三,袁术认为自己强大。可以称帝。可是袁术还是高估了自己。孙策有了地盘就脱离了袁术管理。袁术也没有那么强大,最后也是被诸侯联合消灭的。

综上所述,袁术的失败在于不能看清形势,自己的实力也没有那么强大。所以失败。

反观曹操,一开始就是以忠臣的身份出道。天子危难时候也是传召给他,让他有了救驾的机会。才有了以后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的野心还是有的,当他消灭袁绍后成为了最强大的势力。他也就开始了自我升官。由丞相到魏公最后到魏王。逐渐有了合法的权力去边缘化汉献帝。

可是呢,当天下三分。汉天子的诏书也就没有了用处。曹操也年迈不堪,不忍再为一个虚无的帝位而侮辱自己的名声。所以索性把机会给了儿子曹丕。儿子称帝也会给父亲谥号帝位。


乱神虎

曹操协天子而令诸侯,位高权重,连汉献帝见到曹操都战战兢兢,当皇帝,曹操当然也会昼思夜想,但他绝对不敢。至于原因有二,

一,赤壁之战,曹操亲率二十多万大军,本想一战踏平江东孙吴,顺便活捉刘备,一统天下,早等大宝。如果真如曹操所愿,曹操肯定是大魏开国之君。可令曹操遗憾的是,赤壁之战的结果,二十几万曹军倾刻灰飞烟灭,若不是关羽手下留情,自己已是刘备阶下之囚。保住性命已是万幸,还敢称帝?

二,曹操狼狈逃回许都,而刘备得荆益二州,从一无立足之人,

成为鼎足而立的一代枭雄,昼夜操练人马,时刻准备北伐,特别是曹操刘备汉中之战,又被刘备杀得丢盔弃甲,损兵折将,这只是刘备一路人马,若曹操一旦称帝,吴蜀两路出兵,恐怕中原非其所有了,更何况中原内部有多少人反对废汉兴曹。

以上数忌曹操怎敢称帝?



一探乾坤静观万物

处于乱世,皇帝就不再是权力的巅峰,因为下一秒可能皇帝就换人了。而且又有袁术称帝失败的先例,乱世之中不乏野心勃勃者,称帝反而给予了他们起兵的借口。

名不正言不顺,又收服不了人心,不能冒然称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