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藝術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知識的興個人旦對某一問題發生了興趣, 那麼,他作出的努力會達到驚人的程度。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必須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 興趣。興趣是人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意識傾向。興趣可以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的靈活性,豐富的想象力,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全力集中到學習上,所學知識就容易接受。興趣是引起注意的誘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就形象地說明了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部動力,尋求激發學習興趣的誘發點,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處於興奮狀態,學得愉快,學得紮實,學得輕鬆,讓學生樂於學。學校各門學科動機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培養學生對本學科具有積極的認識興趣。

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藝術

一、上課伊始 巧設懸念

教師若巧妙設置懸念,會激發學生興趣,使他們對所學的內容產生一種急切追下去的強烈好奇心,在上課伊始,興趣盎然,充滿快樂,帶著高度集中的精神去學習,就形成了一個良好的開端,為這一課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導入新課時設疑,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操作過程中設疑,使學生想象力豐富;在知識的關鍵點上設疑,使學生順利掌握重點,理解難點;學生帶著疑問下課,更會回味無窮。如教學“長方形的面積的計算”時,在前一節的面積單位直接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在上課時,出示“一個長5釐米,寬3釐米的長方形,想一想怎樣求它的面積?”讓學生動手擺一擺,學生就會產生極濃的興趣,會很快的想知道怎麼回事?同學們都興致勃勃,全神貫注,大家都力求更深入地去了解,形成興趣。有了這種興趣,學生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去研究問題懸念就是使學生學習的最佳心理狀態。引入新課時,設法使學生產生懸念,也能引起興趣。 再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時,可這樣引入:要求每個學生在練習本上用直尺畫一個三角形,量得每一個內角 的度數,寫在圖上。然後,讓學生報出自己所畫三角形的兩個內角的度數,老師便能很快報出第三個角的度數 。學生經過核對發現老師所報準確無誤。這時學生心想,老師沒有量、甚至連我畫的三角形都沒看見,怎麼就 知道第三個角的度數呢?這裡邊一定有什麼奧妙。他們很想知道這個奧妙。這樣,造成了懸念,引起了學生的 興趣,再順勢引入新課。。

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藝術

二、動手操作 激發興趣

小學生對一些問題充滿神奇和遐想,對知識充滿渴望,但由於年齡的特徵,學習興趣易轉移,有些學生遇到困難和挫折,就產生畏難情緒,甚至喪失了學習的興趣,直觀有趣的動手去做能激發並且鞏固學習興趣,就必然給教學帶來很大吸引力,使學習精力集中地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學生會一直保持著旺盛的求知慾,感受到學習的興趣。

《課標》指出:“動手操作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動手操作能豐富兒童的感性認識,建立清晰的表象是理性認識的基礎。“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由於學生年齡小,對分數很難理解,讓學生自己把一個圓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它的多少,再把一張長方形的紙平均分三份,指出它的三分之一,並塗上顏色,學生通過動手做,明白了分數的意義,掌握了分數的知識。學生對教學中自己動手產生了興趣,學生對學習有了動力,學生都聚精會神地聽講,學習就有了提高,學生不會再把學習當成負擔,而是輕鬆、愉快、積極、主動的學習。教師不根據教學內容,用簡單的方式創設,學習新知識的氣氛,喚起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求知的學習意識,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

好動是兒童的天性。動手操作不但可以使學生在感性到理性之間架起橋樑,而且適應了學生 好動的特點,使他們學有興趣。如在圓的面積公式的教學中,為了推導公式,可以引導學生把一個圓紙片剪成 16個小扇形,啟發學生用這些小扇形拼成學過面積計算公式的近似圖形。 再引導啟發學生通過這些圖形導出圓的面積公式,既加深了學生對圓的面積公式及其推導過程的理解,又 激發了他們的興趣。

教學實踐說明,只有學生自始至終全面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才能有所發現;而由學生自己發現的規律及獲取的學習方法和結論才是深刻的。因此,教學中適當增加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既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又使學生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得到理解和掌握,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藝術

三、課堂結尾 趣味未盡

課堂讓學生感不到疲勞和膩味,學生學的輕鬆掌握得容易,記憶得牢固,就要設疑結尾,讓學生興趣快樂。

如教學“毫米、分米的認識”時,結尾教師總結說,毫米並不是最小的長度單位,你們可以到有關的書中或者網上查一查看一看。讓學生能夠為著一定的目的堅持學習和研究,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答實際問題。從中體驗到認識的快樂。可見使學生面臨任務,讓他們自己把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是培養認識興趣的重要條件。尋找數學模型小學生是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的,對於缺乏生活經驗的她們。必須把枯燥乏味的數學題材設計成看得見、聽得到的現實題材,讓學生現實生活中主動觀察、分析、比較、交流、探索數學認識到數學的實用性、體驗到數學的趣味性。

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藝術

《新課標》中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認知心理學也指出,積極的情感體驗能夠使學生對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是一種最實際的內部動力,從小培養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這對他們今後的學習、智力的發展,甚至良好的科學素質和習慣的形成,都將產生極大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培養小學生對學習是興趣愛好,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學實踐證明,優化課教學結構,培養小學生學習興趣是符合他們的心理發展規律的教學方法。濃厚的興趣對學習的推動力是任何強制力量所無法比擬的。數學教材本身理性重於情感,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創設情境時要充分體現趣味性,體現數學的魅力,來提高學生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