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過完年了,決定再裝一臺電腦,8700k是要有的,RGB也是要有的,最終主機的外觀和性能都達到了預期,由於有點自戀了,所以圖片有點拍多了,雖然一貼百圖也能搞定,不過這樣大家看著也累,所以最終還是分成兩貼,也讓我多賺點粉。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最終硬件配置如下,由於最近顯卡漲價有點狠,預算有些超支了,最後花費大概在11k+(本想萬元內搞定的)。

CPU :intel i7-8700K

主板 :華擎Z370 Taichi(太極)主板

內存 :阿斯加特 阿扎賽爾系列 RGB燈條 DDR4 2400頻率 8GB X2

顯卡 :影馳GTX1070Ti Gamer

SSD :阿斯加特 AN系列 256G M.2接口 SSD固態硬盤

散熱器 :九州風神 DEEPCOOL 堡壘240RGB一體式水冷CPU散熱器

電源 :鑫谷崑崙1080W電源

機箱 :鑫谷凡仕F1機箱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顯擺硬件

CPU選擇上還是糾結的,畢竟現在RYZEN崛起,性價比高;不過現在intel 8代處理器也迴歸正常價位,而且心中也有個想擁有高頻處理器的夢想,所以最後還是心中那茂密的草叢獲得了勝利,選擇了intel 8代處理器 i7-8700K,6核12線程架構,基礎頻率3.7GHz,加速頻率4.3GHz,單核加速頻率4.7GHz,L3緩存12MB,入手散片,也就忘記拍照了。

神州人才多,破解後8代處理器也可以使用前代的板子了,但是6核U要破解還是麻煩些,得需要點“硬解”。尤其像i7-8700K這種U,需要供電的支持本身就要求高,還是不要取巧了,安全第一,還是選擇Z370主板。

華擎的妖板產品性價比一直很出色,Z370系列主板的供電加強在各路廠家中算作的比較好的,當然缺點就是外觀設計的太低調了,有點接近商務風格了,還好哥最近的風格也是低調,還是可以接受的 。最後選擇華擎z370太極,這款主板外觀設計算是最近華擎主板有些的特色的,同時供電規模也很強,就它了。

▼以前的太極產品都是黑白配色,到了Z370主板上變成黑灰,確實太低調了,當然也有優點,畢竟白色硬件不太好找,這種配色更加百搭。配件包括說明書、驅動光盤、SATA線(4條)、IO擋板、M.2螺絲(3個)、Wi-Fi天線和SLI橋(硬橋)。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主板為完整的ATX 規格(305*244mm),6層 PCB,設計上有很多的齒輪元素,充滿了工業感。 供電mosfet上的散熱塊做的還是很漂亮,銀黑配色,兩塊之間用穿插鍍鎳的熱管連接

▼右下角有一個RGB4pin接口和DeBug LED診斷燈,雙BIOS非拔插,可以自動切換的。另外主板上標註支持NVIDIA SLI 和AMD CrossFire,也有主板的英文名稱:Z370 Taichi。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在I/O接口方面,Intel千兆雙網口,網卡芯片是Intel I219V和Intel I211AT,此外還有Intel 802.11ac WiFi + 4.2 BT的無線網卡;視頻接口有一個HDMI接口,一個DP接口( DisplayPort 1.2);USB接口有4個USB 3.1 Gen1接口,還有2個USB 3.1 Gen2 ( type-A和type-C各一個),都支持支持 ESD 靜電防護,還有4 組 USB 3.0 與 6 組 USB 2.0需要板載的前置插槽擴充;音頻為5個HD 音頻插孔和1個光纖 SPDIF 數字音頻輸出端口。還有一個CMOS清理按鍵,還原主板BIOS默認值,方便玩家超頻。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PCIe插槽方面有三組PCI Express 3.0 x16的插槽,當然由於主流平臺的PCI-E通道數量限制,雙卡速度只能到x8+x8;三卡降到x8+x4+x4,另外還有2組PCIe 3.0 x1插槽;M.2接口方面也是有三組Ultra M.2,第一組在PCIe x16 上方,第二組在第2與第3 PCIe x16 插槽中間,最後一組在 PCH 散熱片下方。另外還有兩條 PCIe 3.0 x1 插槽,留了缺口,可以插入超過 x1 長度的設備。

▼太極主板的燈並不多,齒輪形的PCH散熱器下面有一圈 RGB LED。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存儲方面,主板提供了6個原生SATA 6Gb/s接口,還有通過ASM1061擴展的2個SATA 6Gb/s接口,一共8組sata接口;Ultra M.2支持SATA3 或 PCIe Gen3 x4 通道,但是M.2和SATA接口共享通道,使用時需要佔用SATA接口,具體請看說明書吧 。

▼主板有2組(4個)前置的USB 3.1接口,一組原生,另一組由ASM1074提供;少見的是有個前置的前置的Type C,由ASM3142芯片提供,當然現在有USB 3.1接口的機箱還是很少的,這個設計略微超前了。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音頻方面,採用了ALC1220音頻解編碼芯片,120db SNR DAC和NE5532放大器,搭載5顆Nichicon Fine Gold 專業音效電容,PCB隔離屏蔽分割線也沒少,軟體上為Purity Sound,支持7.1聲道高保真音頻(DTS)。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供電方面,PWM控制器是ISL69138,最大可以支持7相供電,通過倍相驅動器變成12+2相,穩定性和超頻性能要一般並聯的設計強不少。每項供電由1個60A電感,1個一體式安森美FDPC5030SG MOSFET(雙層堆疊MOS)和若干Nichicon 12k 黑色固體電容組成。八代CPU的功耗有一定的增加,所以這代z370主板的供電規模增加很多。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內存插槽邊上有手動XMP的開關,打開XMP按鈕就開啟內存XMP,優先級高於 BIOS 中的設定。內存供電採用uP1674P PWM控制,2相設計,依舊使用了安森美FDPC5030SG 雙層MOSFET。雙通道4 DIMM最大支持容量為64GB,超頻最高頻率可到4333+MHz,這代z370支持高頻內存的穩定性非常好,後面會有測試。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主板背面並不是光板,也有非常多的電器元件,比如剛才提的第三方SATA3芯片ASM1061,另外還有NCT6779D監控芯片,ASM2142 USB 3.1 Gen2控制芯片等等。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內存也選擇了RGB燈條,阿斯加特 阿扎賽爾系列 RGB燈條 DDR4 2400頻率。裡面包裝的產品信息介紹阿扎賽爾DDR4系列從2400MHz到4200MHz都有,我是沒看到4200MHz的產品,40000MH倒是有賣的。另外一個細節是塑料盒的邊角上有個小凸起,方便打開。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選擇了黑色的馬甲,覺得即使以後換機的話比較好搭配,單條容量為8GB,默認時序為CL17(17-17-17-39),電壓1.2V。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馬甲為金屬材質,有輔助散熱功效,頂部為半透明的白色柔光條,上面還有阿斯加特的LOGO。內部內存PCB有五顆燈珠,支持AURA設置燈效,可惜暫不支持其它主板的RGB燈效軟件。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由於近期顯卡的價格上漲,還是入手GTX1070Ti吧,以後價格迴歸正常後再入一塊玩SLI也不錯!由於在售的GTX 1070Ti顯卡被NVIDIA官方限制為統一頻率,買高端貨也得自己手動超,而且這代老黃卡超頻幅度本身就不大,結合價格,外觀和整體的風格,最後選擇了影馳GTX1070Ti GAMER。

▼主流級顯卡配送的附件不多,也就是常規的說明書,光驅驅動,供電轉接線,另外由於影馳贊助了WE電子競技戰隊,所以送了個WE的金屬貼。

▼外觀和之前的影馳GAMER系列基本差不多,紅黑配色,三枚8cm風扇,風扇並沒有燈效,扇葉採用紅色透明材質,端蓋還進行金屬拉絲工藝的處理。外殼上圍繞風扇的一圈倒是有可調節的RGB LED燈,配合自家的魔盤軟件可對RGB燈進行自由設定。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為了輔助散熱。背板做了鏤空設計,可以輔助散熱;也能看到一些背面的電器元件,比較顯眼就是聚合物電容了。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供電接口部分使用了8+6Pin,相比公版的8pin供電設計,還是有很大加強,另外接口之間預留了一定的距離,方便供電插頭插入。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接口方面:三個DP接口、一個HDMI接口和一個DVI接口,一般來說GTX1070~1080Ti都是這幾個接口。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拆開看看裡面的用料:散熱部分採用了5根6mm直徑的全銅熱管,有4根貫穿整個散熱鰭片,可惜沒有做鍍鎳處理,GPU接觸部分使用了純銅底座。

▼顯卡核心代號為GP104-300,擁有2432個流處理器,可惜最高頻率被限制在了1683MHz(Boost頻率),八顆1GB容量的GDDR5顯存來自鎂光,等效頻率達到8008MHz,顯存位寬為256bit。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供電部分為5+2相數字供電設計,核心供電的控制芯片為UP9511P,最高可以支持8相供電。Moseft方面配以一上橋兩下橋設計,1上橋是MDU1514,2下橋為MDU1511,均為MagnaChip(美格納)出品。固態電容的搭配比較奇怪,選用了FPCAP(尼吉康收購後的富士通)和萬裕固態電容的混搭組合,另外電感為薄型全封閉式貼片型。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SSD最近價格總算降了一點,選擇了一款性價比較高的產品:阿斯加特 AN系列 256G M.2接口 SSD固態硬盤,NVMe協議,PCI-E 3.0x4, M.2固態硬盤尺寸為2280(寬度22mm,長度80mm),金屬散熱片配色為紅黑,主控為慧榮 SM2260主控芯片,40nm工藝製程,最高支持8通道32PE閃存傳輸,支持NVMe1.2協議,並且自帶LDPC ECC智能糾錯機制。同時提供了五年的質保。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散熱器來個新鮮貨,九州風神 DEEPCOOL 堡壘240RGB一體式水冷CPU散熱器,支持所以平臺,包括了TR4(X399)。

▼散熱器包裝以及配件一覽,包裝後面有些風扇和水泵的性能參數,可以參考;另外附件中的背板是金屬的,之前九州的船長系列貌似背板都是塑料的。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冷排上面的鰭片還是很整齊,做工不錯,也留有了注水口,不過用戶自己注水我還是不提倡的,因為很難做好排泡。

▼冷頭是圓柱形的,側面為銀灰色,而且非常高,兩個水管的間距還不算小,可以進行一定角度的轉動,方便安裝。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這款散熱的亮點就是冷頭部分了,水泵頂部採用鏡面設計,可以當小鏡子用了,燈效為鏡面沉浸式氛圍RGB燈效,非常獨特;水泵為陶瓷軸承,底面為純銅底座。

▼冷頭有有兩條連接線,一條是3pin的水泵電源線,另外一條是3pin的RGB連接線,而一般主板上的RGB接口為4pin,所以該連接線只能連接到華碩的可編程RGB接口(可對每一個RGB燈珠進行單獨燈光控制),當然堡壘自帶了RGB燈效調節器,可以手動調節RGB燈效。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比較遺憾的是標配的風扇是沒有燈光效果的,為兩枚PWM溫控風扇,電流規格為0.17A.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由於以後想玩雙卡,所以電源選了個大的-鑫谷崑崙1080W電,達到了白金牌的轉換效率,包裝很中國風,還送幅水墨畫,並配有《念奴嬌崑崙》,廠家城會玩;線材方面:CPU 4+4pin線兩條,主板20+4pin線一條,PCI-E 6+2pin線4條,SATA線3條(每條4個接口),IDE線兩條(每條3個接口),IDE轉小4pin線1條,使用了紅色編織線包裹,如果想選擇紅色線,也不需要再去做定製線了。

▼電源銘牌:額定功率為1080W,+5V和+3.3V聯合輸出103W,+12V輸出最高90A,正好是1080w,12v功率就佔比達100%,明顯是偏向+12v設計。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電源表面採用了噴砂工藝,有微微的磨砂感,柵格風扇罩是灰色的,裡面應該是14cm(13.5cm)風扇。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數數模組接口,PCIE和和IDE/SATA接口是多於原配線材的,一般用戶我想12個sata也是足夠了,有特殊需要可以根據需要再定製一些線材。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電源出風口:有電源開關還有i-Stop開關,可以在低負載下風扇讓停轉、實現0噪音水平。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前面提到硬件有點超預算了,所以最後到了機箱不得不省一些,但也不能降到自己的標準,玻璃側板是一定要有的,把我好看的硬件都展示出來!所以最後選擇鑫谷凡仕F1機箱。在300左右的價位能做到有玻璃側板和不錯板材,國產廠商還真是蠻拼的。

▼凡仕F1機箱外觀很簡潔,正面只有一個鑫谷的LOGO,再沒有其它殺馬特誇張的元素,而且外層基本沒有塑料材質,都是由鋼板組成,看起來很符合我鋼鐵直男的風格。側板採用全透鋼化玻璃設計(3mm),兩邊有包邊保護,這樣2顆固定螺絲依舊設計在後面,而不需要在正面設計很多固定螺絲,方便了側板的開閉。

▼機箱I/O部分設計在頂板上,配有開關機鍵和耳麥插口,兩個USB3.0接口,取消了重啟鍵,加了個RGB按鈕來控制機箱兩側的光帶。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背側沒有采用側透的設計,也是因為把散熱開孔放在了這邊,一共是51個散熱孔,也算是為方方正正的機箱增添了些設計感。右側側闆闆材厚度為1.5mm,很厚實,其它板材厚度接近0.9mm,還算良心。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低部腳支架上有橡膠材質來防滑;防塵網也是可以拆卸的,底部可以安裝120mm*3的風扇位(或者360冷排),從這個位置可以直接為顯卡進風,想來顯卡的散熱情況應該可以控制的不錯。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機箱背部:可以看到機箱結構迴歸到傳統的電源上置設計;標準的中塔機箱7個PCI-E擴展槽設計,擋板也是採用可重複使用設計,也配備了防止劃傷的保護蓋板。

▼打開兩側板,由於前端的卡扣設計,板子可以保持一定角度打開,並不會馬上掉下,而且固定螺絲也採用了防脫落設計。這些細節的設計都不是鑫谷凡仕F1機箱的創新,不過這些設計出現在一款300價位的機箱上還是蠻讓人驚喜的。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機箱前部的水平面和垂直面都可以安裝240mm冷排或者120mmX2風扇,如果水平方向不安裝任何東西,就可以兼容E-ATX規格主板了。這裡還有個硬盤掛架的設計,可以安裝2塊2.5寸硬盤或者1塊3.5寸硬盤,注意安裝這個硬盤掛架後就不能在安裝冷排或風扇了,這個設計蠻精巧的,可以擴展硬盤的安裝數量,不過也是有點小遺憾,這個硬盤掛架只能安裝在水平位置的風扇位,垂直位置(前面板內側)就不能安裝了。

▼另外機箱對CPU的限高是160mm;如果前面不安裝風扇(冷排),顯卡限長是420mm,否則是300mm左右。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機箱背部,掛有2個可拆卸的SSD位,在頂部電源倉隔壁也有個可拆卸的硬盤架,可以安裝2塊3.5寸硬盤,也兼容2.5寸。這樣兼容電源的長度非常大了,其實我覺得是可以再加一個硬盤架,另外背線的空間為20mm多,不大不小,這個空間用來藏線也不錯。

▼把前面板打開,可以看到裡面的燈帶,通過自帶控制器能進行十幾種燈效切換,如果不想要燈效也可以按2秒關閉LED燈。另外也可以看到,前面板上是沒有任何散熱孔的,所以如果在這個位置安裝風扇的話,無論是排放還進風,阻力都會畢竟大,效果不會太好。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可以拆下的各類硬盤架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辛苦地完成了裝機,效果自己還是很滿意的。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背線方面,這種結構的機箱,CPU和主板24pin線材長度都會很富裕,儘可能的把線材放到上層的電源前面,不會對關側板造成壓力。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顯擺性能

  • cpu性能

i7-8700K的默頻性能:6核的睿頻頻率是4.3GHz,4到5核的睿頻4.4GHz,3核睿頻4.5GHz,雙核睿頻4.6GHz,單核睿頻4.7GHz。性能還是非常強大的,不過由於硅脂U和散熱面積問題,實際可以超頻的幅度可能還沒有i5 8600k出色,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開蓋了,以後有勇氣了我再嘗試下。

▼說到超頻也許會難到很多人,這裡我來介紹一種最簡單的,在bios設置Multi Core Enhancement為開啟,這樣可以所有核心跑最大睿頻,由於i7-8700K的最大睿頻為4.7GHz,所以開啟這項設置後可以讓所有核心跑最大睿頻-4.7GH。而在不開蓋狀態下,手動超頻基本也就是4.8~4.9GHz左右,不會有太多的差距。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功能是Z370主板才有的,也可以用於非K處理器,讓它的所有核心跑最大睿頻。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當然這裡我也做個傳統的手動超頻作為對比,1.35v左右超到4.9GHz,沒有做RING的超頻,即只是單超,具體方法見下圖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做了默認和超頻性能的各項跑分對比表,可以看到Multi Core Enhancement模式下,多核性能明顯提升了,但是單核性能並沒有太大提升,說明Multi Core Enhancement模式沒發把單核鎖定到4.7GHz;手動超頻模式,單核和多核性能同步提升。當然現在單核性能的應用也不多,不想花費時間和精力去調整完美電壓,簡單開啟Multi Core Enhancement模式也是個不錯的辦法。

▼溫度與功耗方面,使用AIDA64單FPU烤機10分鐘,默認狀態下平均核心溫度到了85度,功耗在235w左右;溫度偏高的原因是默認電壓偏高的,後來經過嘗試可以把電壓降到1.12~1.13v左右,滿載溫度會下降到70多度。Multi Core Enhancement模式進行烤機其實和默認狀態下是一樣的,所有核心最高為4.3GHz;手動超頻4.9GHz烤機溫度妥妥過100度,8700k不開蓋確定沒發控制其溫度。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作個8700k和8600k的對比(把8700k超線程關了就變成8600k了),頻率都是4.9GHz,單核成績上來看當然基本一致;多核性能上8700k對比8600k有30%左右的優勢,在多線程應用方面(如渲染解碼等等)還是有明顯優勢。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4.9GHz,CPU-Z中可以選擇和1800X對比下,由於8700k的單核性能超強,即使只有12線程超頻後也可以非常接近1800X的多核性能,單核性能更是碾壓級的優勢,當然只是一款測試軟件不能就此下結論,作為一種參考吧!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 內存性能

▼都說Z370支持內存性能很好,我也來試試,打開主板的內存頻率選項,最高居然支持到8400MHz。由於只是原始頻率只是2400MH在,所以就嘗試超到3000MHz試試吧,時序如果選擇自動,主板給的時序值會非常保守,給出了21-21-21-48的時序,優點是肯定能開機,當然可以自己手動設置,最後設定值為16-18-18-36,再嘗試16-17-17-36失敗了,看來這基本是極限了。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使用AIDA64 CACHE&MEMORY測試下默認頻率+時序,3000MHz主板自動時序和3000MHz手動設置時序的成績差距,3000MHz主板自動時序比默認狀態提高了10~20%,但是延遲基本沒有提高;手動把時序降低後,讀寫性能進一步提高了,而且延遲還減少了。看來Z370的內存超頻性能確實不錯,亦或內存本身的性能不錯。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 顯卡理論性能

GTX1070Ti使用GP104-300核心,擁有2432個CUDA核心,默認頻率1607MHz,Boost頻率1683MHz,規格正好卡在GTX1070和GTX1080之間,不過應該是更靠近GTX1080(和GTX 1080僅差5%的流處理器規格)。NVIDIA雖然限制了GXT1070Ti的頻率,不過還是可以進行一定的軟超,比如魔盤Plus軟件中預置了一鍵超頻的選項,雖然只有超頻5%的幅度(當然可以自己設定追求更高的頻率),不過這代顯卡軟超的幅度並不大,我看過多的也就10%左右,並強不了多少,所以也就沒有再去手動超頻。

▼開啟5%超頻之後,顯卡的頻率達到了1691MHz-1767MHz。顯卡跑分平提高2%左右,知足常樂吧!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開啟5%超頻之的各項跑分成績,CPU是Multi Core Enhancement模式下的,我自己也覺得Multi Core Enhancement模式畢竟省心,不容易出問題。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 顯卡遊戲性能

▼做了1080p和1440p的對比。分辨率到2k後幀數下降了30%左右,DX11遊戲最高特效還能維持在60幀左右,DX12遊戲有點吃不消了,其實這時只要降低點抗鋸齒的等級,幀數就會上升不少,畢竟高分辨下,抗鋸齒即使開的不高,也不會太影響效果,比如我嘗試下古墓麗影崛起,降到SSAA 2X後幀數基本就回到了接近60幀。所以GTX 1070 Ti高特效下玩2k分辨率基本還成吧,期待以後雙卡的表現,能戰4k否?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和實體店老闆交流過,吃雞這遊戲真是改變了行業啊,以前小白配電腦會問這配置能玩遊戲嗎?JS就很難定義你到底是要玩啥遊戲,QQ遊戲也是遊戲啊;現在再問就變成了這配置能玩吃雞嗎?從此電腦變成了能吃雞的電腦和不能吃雞的電腦,JS們的工作變輕鬆了啊 。

▼當然還得吐槽下吃雞的遊戲優化,做了下幀數記錄,可以看到上下波動非常劇烈,還好2k分辨率下超高畫質平均幀數能到70幀左右,雖然有些場景還是會落到40~50幀左右,也基本不會影響遊戲體驗了。當然設置為超高畫質,所有選項都推到最高,合理優化降低一些特效後會有更好的表現。另外以前吃雞最多隻能優化到6核,超線程反而有負優化的效果,試了下關閉超線程,幀數基本是沒啥變化,看來這方面是優化了。

▼也不能說超線程一點左右也沒有,從遊戲截圖中可以看到,cpu的佔用率到了50%左右,這就是關閉超線程的狀態,開啟超線程後CPU佔用率會降到20~30%,有效地減少CPU的負載,另外也可以看到其它方面的狀態:高負載情況下,遊戲應用中的CPU溫度也沒有超過60度,顯卡的溫度也只有65度,溫度控制的都還不錯。除了影馳 GTX 1070Ti GAMER自身散熱很強的因素外,鑫谷凡仕F1機箱的風道也是非常有幫助的,3顆風扇直接向顯卡提供冷風,想熱都難。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 磁盤性能

下面來測試一下磁盤的性能,進行AS SSD Benchmark,Anvil's Storage Utilities等多項測試,M.2的跑分性能還是非常爽的,連續讀寫速度遠超於SATA協議的SSD。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總結

從測試結果看,I7 8700k性能確實很強,但是不開蓋確實沒發解決溫度問題,如果只是想玩遊戲的話,建議8600k吧,超頻後的溫度會更低,當然I7 8700k的綜合性能很強。


主板方面華擎Z370 Taichi(太極)主板加入一些齒輪元素,很有工業感,同時12+2供電規格也是很強,並且是使用倍相控制方案而不是一般的並聯方案。不過在一眾廠商都玩燈的趨勢下,主板的燈光配備確實要弱些,只有PCH部分有些許LED燈。

阿扎賽爾系列 RGB燈條 DDR4 2400頻率 在Z370上超頻的性能意外的不錯,時序默認值為17-17-17-39,但是主板上的可以運行到15-15-15-39;超到3000頻率,時序也能保持在16-18-18-36,相當驚喜。而且還有RGB的燈效,可惜現在只支持華碩AURA,其它主板只能看到默認狀態的燈效了。同時阿斯加特 AN系列 256G M.2接口 SSD固態硬盤的性能雖然不算最強,但也是夠用的,NVMe的速度還是爽爽的,最重要的是現在的價格確實不錯。

GTX1070Ti性能接近GTX1080,影馳GTX1070Ti GAMER在顏值,散熱以及價格上也算個好的選擇,只是英偉達為了保證GTX1080的地位,上市顯卡頻率都是一樣的,所以追求高端卡意義變小,手動軟超的幅度也不大。當然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由於瘋狂的礦工,顯卡的價格比首發漲了1k左右,可憐了我們這些普通的玩家。

散熱上選擇了九州風神 DEEPCOOL 堡壘240RGB一體式水冷CPU散熱器,用不開蓋的8700k可能就基本看不出來它的散熱性能(即使用分體水冷都熱),當然日常應用如遊戲肯定沒問題了。冷頭的燈效確實很贊,下一篇帖子會詳細展示,唯一的缺點就是風扇是無光的了。

電源這次選擇相信國產電源,鑫谷額定1080W 崑崙KL-1080W電源,白金牌效率和紅色定製編織線,都是我選擇它的原因,當然電源是個路遙知馬力的事情,喜歡後續不會讓我失望。為了雙卡預留的電源瓦數比較大,選擇了1080W (其實感覺850w也夠),是超預算的另一個原因。

因為預算超支關係不得不選擇的鑫谷凡仕F1機箱,但是結果讓人驚喜,300塊價位的機箱有玻璃測透,有RGB燈帶,板材還不錯,很多細節也處理的很到位,國產廠商真拼啊!機箱結構和主流不太一樣,電源下至,讓底部可以安裝風扇直接給顯卡提供冷風,讓顯卡溫度保持不錯,裝一體水冷,也同樣可以由底部風扇提供冷風。如果是安裝風冷散熱器,可以把後面的風扇改為進風,來解決冷風供給問題。現在機箱的趨勢是把前面的空間擴大,讓你自由選擇,把散熱口放在後面背板問題也不大,能更好地展示冷排上的風扇效果。缺點的話就是機箱的稜角太分明瞭,裝機時碰到一下好疼啊!


參考購買鏈接

以下是天貓淘寶的購買鏈接,價格作為參考,不代表實際入手價格,CPU為散片就沒有給出鏈接,TB也很好找。


下貼預告

不開燈要美美的,開了燈也要美美的,設計了兩套光汙染方案,將在下篇帖子裡詳細介紹,敬請期待。

方案1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方案2

萬元預算玩新機:內騷型8700K+Z370+1070TI攢機方案-上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