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紅樓夢》首居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有何獨道的地方?

現實78322322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一部紅樓夢所包含的東西可以供後世專門成立紅學會來進行研究,還對很多後來讀者的三觀產生了程度不同的影響。魯迅先生都說“《紅樓夢》是中國許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這名目的書。誰是作者和續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至於說到《紅樓夢》的價值,可是在中國底小說中實在是不可多得的。”沒錯這是魯迅先生的原話,大實話。

《紅樓們》一本書簡單看來只是描寫了封建權貴家庭幾個不同性格姿色的女子所產生的不同命運,其實通讀下來,全書的故事裡包含的何止是幾個女子?包含了歷史進程、時代背景下權貴、平民、不同風格特色的男男女女的命運進程交織在一起發生的人生故事,可以說是一部史詩級鉅著。精彩絕倫觸動人心的故事情節還只是其一,書中的每一個人物,包括打醬油的小配角作者都從內部進行深刻描寫,認真讀去,很多小人物的故事,都讓人為之動容。整本書還有一大亮點就是書中的詩詞,作者可以根據不同才情性格的人物,去為他們創造符合角色的詩詞作品,有些詩詞篇幅還很長,有些詩詞對仗絕妙,用字之巧,而且風格還千差萬別,作者才華可見一斑。


蘭闍讀書

紅樓夢之可貴就在於它的獨創性。其它的文學名著是在講故事,而它是在通過各種細節描述出人物、環境乃至當時社會的各種形態,因此內容更加豐富。

一、來自生活。

是我國古典小說中唯一一本作者根據自己的生活,觀察、規納、提煉,通過高超的文筆寫出來的現實主義小說。不象其它小說或源於歷史,或始於聽說,有豐富的想象,卻非自己經歷過。

二、立體化的人物描寫。

中國傳統小說寫法是大而化之,過程簡單而過,比如關雲長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兩個將關公騙入用陰謀,有人告密被殺,四個不敵被殺,相差不多。三國演義裡火燒就有五、六次,再就是水淹,雷同部分較多。再如西遊記,遇到那麼多妖怪,除了法寶不同,來歷不同,其實解決方法只有一個,請高人降服。只是在手段、過程、清的人物上有所變化,這樣撐起一本書,很難有立體化的人物。

紅樓夢則是著重細節描寫,對一個人物有多種方法描述,如王熙鳳借刀殺人,先是可憐巴巴的求尤二姐,再從環境上給予優厚的待遇,顯示賢良,帶二姐去賈母處求情,暗中卻指使張華告狀,去西府大鬧撒潑,有了秋桐後借刀殺人,使人物躍然紙上,這是中國古典小說中所沒有過的。另外聊聊幾筆就把配角的身份、性格寫成活生生的人物,也是其它書不具備的,如芳官、王善保家的、蓮花兒都似見其人。人物更有性格的多樣性,不再是簡單的智勇忠奸,正派反派,而是複雜多變,比如賈璉淫蕩無恥,卻能世途機變,同情弱者,善心仍存。

三、對人物外型描寫的突破。

在古典小說中描寫女姓,無非是杏眼桃腮,櫻口蠻腰,閉月羞花、落雁沉魚幾個套子,武將則是威風凜凜,滿身殺氣等形容詞,當然身高缺胖瘦,面色紅黑、絡腮鬍子還是可以描寫的,但紅樓夢中則有更為脫俗的描寫,不一一列舉了,你決不會把林黛玉認成薛寶釵,也決不會混淆探春和迎春,她們各有各的美。

四、對環境的描寫。

三言兩語,就寫出特定環境,如王夫人房裡的陳設,一色兒半新不舊,你絕不會把龍吟細細,清幽別緻的瀟湘館和滿院怪石異草、清堂瓦舍的蘅芫苑混淆,人說王維的詩中有畫,曹公在小說中用文字給我們畫出了一幅生動的大觀園圖景。

另外生日、節日、祭祖、發喪都給我們留下了當時的生動圖卷。

紅樓夢是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記述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盛至衰的過程,通過這本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可以看到封建社會的進程


旁觀者嵐

《紅樓夢》被稱為中國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曹雪芹家世悠遠,據據周汝昌先生考證,起自曹操一脈,宋代即以武功名世。至康熙時代,達到頂點。他本人歷經過錦衣玉食的奢華生活,飽覽群書,出入於丁口眾多的世襲之家,對中國古代家庭生活、政治運作、學問經濟、吟詩作賦、人情世故無不精通。所以,書寫出了堪稱“百科全書式”的顛峰之作,成為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所以,無論讀多少遍,你都是在與古人對話,在與雪芹交友,只會讓你心馳神往,如飲香茗、甘露。

相比較而言,其他幾部作品就是各有優劣:《水滸傳》主題單一(打家劫舍,接受招安),人物形象千篇一律(奉宋江為“義神”,沒有真實的思想、情感活動描寫),在品味上就差了很多,基本上是沒有細膩情感交流的一群尚武男人的打鬥故事。《西遊記》屬神鬼志怪小說,宣揚佛道信仰,雖然好看,不過是熱鬧而已,啟人心智尚嫌不足。《三國演義》是部好書,人物豐滿,故事曲折,既有打鬥,更有計謀。它作為一部歷史小說是非常成功的,但就文學性而言,稍顯單薄。


太平洋之遠

喜歡紅樓夢的自有喜歡的道理,不喜歡的也沒法強求人家。關於四大名著排行,每個讀者都有自己的定位。所以說紅樓夢居四大名著之首是有待商榷的,不能以他人的喜好來蓋棺定論。



有些人壓根就不想看紅樓夢,也看不懂。性格直率沒功夫去嚼,看水滸快意恩仇,簡單明瞭。看三國,越看越有點意思。年輕的時候,再到年長的時候,每次看都有不同的理解。至於西遊記,我的印象裡還是小時候電視劇不多,尤其是神話故事,所以對西遊記裡變化莫測,孫大聖的騰雲駕霧,有種新鮮感。放倒現在誰能看過一遍還要看的,估計很少。看西遊記原著就更少了。

對於紅學迷來說,那就不一樣了。他們會視若珍寶。逐字逐句的品味,以期像一些知名紅學家一樣,發現某個解讀密碼。他們最感興趣的就是通過原著去解讀小說所影射的原型人物和故事。就像一杯茶,品茶者會品出他們的茶道,做為普通人的我們,就是用來解渴的。不見得就有多高雅,只不過是所處位置不同。看待事物角度也就不一樣了。



你能說喝茶的就一定比喝白開水的人來的有優越感?同理,讀者千千萬,愛好個不同。喜歡三國水滸的大有人在,人家都會謙虛,不會自認喜歡的為第一,這才叫雅量!說說你們心中四大名著的排行吧………


朕不是你的菜

我聽了一遍音頻,看了幾本研究紅樓夢的書,讀了一遍,現在讀脂硯齋評本,跟其他小說比,層次高處好多。從人物對話,詩詞歌賦,篇章結構,思想立意,都不是一個層次,紅樓夢是值得讀一百遍的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