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红楼梦》首居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有何独道的地方?

现实78322322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部红楼梦所包含的东西可以供后世专门成立红学会来进行研究,还对很多后来读者的三观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鲁迅先生都说“《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没错这是鲁迅先生的原话,大实话。

《红楼们》一本书简单看来只是描写了封建权贵家庭几个不同性格姿色的女子所产生的不同命运,其实通读下来,全书的故事里包含的何止是几个女子?包含了历史进程、时代背景下权贵、平民、不同风格特色的男男女女的命运进程交织在一起发生的人生故事,可以说是一部史诗级巨著。精彩绝伦触动人心的故事情节还只是其一,书中的每一个人物,包括打酱油的小配角作者都从内部进行深刻描写,认真读去,很多小人物的故事,都让人为之动容。整本书还有一大亮点就是书中的诗词,作者可以根据不同才情性格的人物,去为他们创造符合角色的诗词作品,有些诗词篇幅还很长,有些诗词对仗绝妙,用字之巧,而且风格还千差万别,作者才华可见一斑。


兰阇读书

红楼梦之可贵就在于它的独创性。其它的文学名著是在讲故事,而它是在通过各种细节描述出人物、环境乃至当时社会的各种形态,因此内容更加丰富。

一、来自生活。

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唯一一本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观察、规纳、提炼,通过高超的文笔写出来的现实主义小说。不象其它小说或源于历史,或始于听说,有丰富的想象,却非自己经历过。

二、立体化的人物描写。

中国传统小说写法是大而化之,过程简单而过,比如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两个将关公骗入用阴谋,有人告密被杀,四个不敌被杀,相差不多。三国演义里火烧就有五、六次,再就是水淹,雷同部分较多。再如西游记,遇到那么多妖怪,除了法宝不同,来历不同,其实解决方法只有一个,请高人降服。只是在手段、过程、清的人物上有所变化,这样撑起一本书,很难有立体化的人物。

红楼梦则是着重细节描写,对一个人物有多种方法描述,如王熙凤借刀杀人,先是可怜巴巴的求尤二姐,再从环境上给予优厚的待遇,显示贤良,帶二姐去贾母处求情,暗中却指使张华告状,去西府大闹撒泼,有了秋桐后借刀杀人,使人物跃然纸上,这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所没有过的。另外聊聊几笔就把配角的身份、性格写成活生生的人物,也是其它书不具备的,如芳官、王善保家的、莲花儿都似见其人。人物更有性格的多样性,不再是简单的智勇忠奸,正派反派,而是复杂多变,比如贾琏淫荡无恥,却能世途机变,同情弱者,善心仍存。

三、对人物外型描写的突破。

在古典小说中描写女姓,无非是杏眼桃腮,樱口蛮腰,闭月羞花、落雁沉鱼几个套子,武将则是威风凛凛,满身杀气等形容词,当然身高缺胖瘦,面色红黑、络腮胡子还是可以描写的,但红楼梦中则有更为脱俗的描写,不一一列举了,你决不会把林黛玉认成薛宝钗,也决不会混淆探春和迎春,她们各有各的美。

四、对环境的描写。

三言两语,就写出特定环境,如王夫人房里的陈设,一色儿半新不旧,你绝不会把龙吟细细,清幽别致的潇湘馆和满院怪石异草、清堂瓦舍的蘅芫苑混淆,人说王维的诗中有画,曹公在小说中用文字给我们画出了一幅生动的大观园图景。

另外生日、节日、祭祖、发丧都给我们留下了当时的生动图卷。

红楼梦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记述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盛至衰的过程,通过这本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的进程


旁观者岚

《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曹雪芹家世悠远,据据周汝昌先生考证,起自曹操一脉,宋代即以武功名世。至康熙时代,达到顶点。他本人历经过锦衣玉食的奢华生活,饱览群书,出入于丁口众多的世袭之家,对中国古代家庭生活、政治运作、学问经济、吟诗作赋、人情世故无不精通。所以,书写出了堪称“百科全书式”的颠峰之作,成为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所以,无论读多少遍,你都是在与古人对话,在与雪芹交友,只会让你心驰神往,如饮香茗、甘露。

相比较而言,其他几部作品就是各有优劣:《水浒传》主题单一(打家劫舍,接受招安),人物形象千篇一律(奉宋江为“义神”,没有真实的思想、情感活动描写),在品味上就差了很多,基本上是没有细腻情感交流的一群尚武男人的打斗故事。《西游记》属神鬼志怪小说,宣扬佛道信仰,虽然好看,不过是热闹而已,启人心智尚嫌不足。《三国演义》是部好书,人物丰满,故事曲折,既有打斗,更有计谋。它作为一部历史小说是非常成功的,但就文学性而言,稍显单薄。


太平洋之遠

喜欢红楼梦的自有喜欢的道理,不喜欢的也没法强求人家。关于四大名著排行,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定位。所以说红楼梦居四大名著之首是有待商榷的,不能以他人的喜好来盖棺定论。



有些人压根就不想看红楼梦,也看不懂。性格直率没功夫去嚼,看水浒快意恩仇,简单明了。看三国,越看越有点意思。年轻的时候,再到年长的时候,每次看都有不同的理解。至于西游记,我的印象里还是小时候电视剧不多,尤其是神话故事,所以对西游记里变化莫测,孙大圣的腾云驾雾,有种新鲜感。放倒现在谁能看过一遍还要看的,估计很少。看西游记原著就更少了。

对于红学迷来说,那就不一样了。他们会视若珍宝。逐字逐句的品味,以期像一些知名红学家一样,发现某个解读密码。他们最感兴趣的就是通过原著去解读小说所影射的原型人物和故事。就像一杯茶,品茶者会品出他们的茶道,做为普通人的我们,就是用来解渴的。不见得就有多高雅,只不过是所处位置不同。看待事物角度也就不一样了。



你能说喝茶的就一定比喝白开水的人来的有优越感?同理,读者千千万,爱好个不同。喜欢三国水浒的大有人在,人家都会谦虚,不会自认喜欢的为第一,这才叫雅量!说说你们心中四大名著的排行吧………


朕不是你的菜

我听了一遍音频,看了几本研究红楼梦的书,读了一遍,现在读脂砚斋评本,跟其他小说比,层次高处好多。从人物对话,诗词歌赋,篇章结构,思想立意,都不是一个层次,红楼梦是值得读一百遍的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