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陪孩子何須等兒童節

要想陪孩子何须等儿童节

“考慮到員工低齡子女兒童節沒人陪伴,公司決定今年6月1日,至少有一名子女年齡在14週歲以下(含十四周歲)的在職員工,公司予以放假1天,陪伴孩子。”近日,杭州娃哈哈公司的這則放假通知在網上火了,引得很多網友轉發、跟帖、評論。網友稱,兒童節家長放假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5月31日《重慶晨報》)

又是“別人家的公司”,面對杭州娃哈哈公司給部分員工放假的通知,很多網友只能發出如此感嘆,然後繼續在六一兒童節這天埋頭自己的工作。但是近年來,每到六一兒童節前後,呼籲給父母放假的聲音就非常熱烈,理由也相當符合人性倫理:我們要放假陪孩子。然而對於這樣的呼聲,一些社會學專家、學者首先就給潑了一瓢冷水:設定六一兒童節的價值意義在於引起社會對兒童的尊重和愛護,給父母放假缺乏法理依據。更何況,如果父母六一放假陪子女,那麼三八婦女節是不是老公也應該放假陪老婆,九九重陽節子女是不是要放假陪伴父母?

所以說,至少在近期,六一兒童節給父母放假,還無法成為現實。而在筆者看來,那些表示在“六一”這天放假可以陪孩子的父母,更要糾正這樣一個認識,那就是並非只有兒童節才能陪孩子,對於“陪孩子”這件事,理應貫穿到每個為人父母者的日常,而不是僅僅寄託在六一兒童節、孩子生日等幾個特殊的日子。甚至如一些網友所說的那樣,凡是熱烈渴盼在六一兒童節陪孩子的父母,可能正是平時對孩子陪伴太少的父母,只是想在這一天彌補內心的虧欠感而已。

六一兒童節大人放不放假不是關鍵,不放假也可以通過給孩子買一份他心儀已久的禮物,或者是晚上帶他看一場電影,週末帶他去一次遊樂園等等方式來慶祝孩子的節日,但是最關鍵的是,我們一定要認識到對孩子的陪伴,才是給予他們的最好的禮物,而且這種陪伴不該是某一天,某一時的,而應該是貫穿於孩子整個童年時光的。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這是長大成人的孩子說給父母的話,讓很多人感動不已,那麼作為兒童的父母,現在首先要做到的是陪自己的孩子長大。

父母都很忙,這個大家知道,但我們還是要創造條件儘可能多地陪伴自己孩子的成長。即便我們知道工作、事業的重要性,但是在外能不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應酬時間,把時間勻給孩子?回到家以後,能不能少玩點兒手機,少打會兒遊戲,多陪陪孩子?相信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就看我們有沒有這個意識和行動而已。

六一兒童節只有一天,放假不放假,對於能不能陪伴孩子,真的無關緊要,只要我們從心裡真的在乎孩子的成長,在乎孩子的身心健康,我們就能找到時間實現和完成對孩子的陪伴。

(苑廣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