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想灭掉日本,为何刘伯温极力阻拦?

李立军V5

明洪武二年,朱元璋鉴于东南沿海多有海盗滋扰,劫掠人口、毁坏田地城池,派出行人杨载、吴文华等人出使日本,要求日本方面制止海盗滋扰行为,归还被劫去的人口。但是明使五人被后醍醐天皇之子、南朝征西大将军怀良亲王斩杀。洪武三年,朱元璋又派出莱州府同知出使日本,依然遭到日本方面的冷遇。

双方的嘴仗一直对骂到了洪武十四年,朱元璋盛怒之下意图征服日本(实际上当时日本国内依然处于南朝与室町幕府对峙的状态下),但是最终撤销了这一打算,具体是谁劝住的尚不清楚,刘伯温殁于明洪武八年,享年六十四岁,肯定没有这个机会去劝住朱元璋向日本用兵了。

至于为何朱元璋最后打消了对日本用兵的打算,笔者认为一方面是明朝国家初立,百废待兴,应当以休养生息为主,此时贸然发动大规模的跨海远征,对于尚孱弱的国力肯定是极大的损伤;另一方面元朝败回哈拉和林后并未消停,而是依然常年和明军交战,帝国最精锐的边防军全部集中在长城边境,实在难以抽调用于跨海征日;第三方面元朝两度远征日本却都遭遇台风而失败的教训犹在耳边,不可能对朱元璋没有触动。总而言之,日本作为当时中原农耕民族的权力远端,远隔大海,能够保持一定的宗主朝贡已经是超常发挥,就不要指望跨海征讨了。至于朱元璋后来单方面把日本列为“永不征讨之国”,那就是天朝上国情结作祟,自己又开始犯傻了。


军武次位面

朱元璋想灭掉日本,是真的,但刘伯温极力阻拦,也是真的。

朱元璋想灭掉日本的原因: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觉得日本是一个小国,想让其归顺到大明朝。于是派了一名使者出使日本,但人家日本根本不买账,还将使者杀了。

日本有非常好的地域优势,四面环海。觉得“我即使不强大,但你也奈何不了我”,还想来管我,让我归顺,门都没有?我把你使者杀了,你又能把我怎样?纵然你强大,你能飞过来吗?

话说朱元璋得知使者被杀的消息,真的那个气呀!两国交锋,还不斩来使呢?何况我没有开战,只是来说服?朱元璋一怒之下,就要讨伐日本。当时实力确实很强的,如果真的去讨伐日本,绝对有完胜的可能。可惜,错失良机呀!

面对朱元璋的冲动,刘伯温冷静帮其分析了利弊。

一、日本属于岛国,四面临海,其地势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守易攻难。

二、日本人属于强悍型的,并不是善茬,是可不听打招呼的主儿,即使攻下了也不好管理。他们海上作战的能力又比我方强。

三、当时设备不够先进,没有远程大炮,而没有海上作战能力与经验,有的只是失败的教训。

隋朝时远征高丽,高丽国家虽小,但作战太远,不熟悉地形,战败。

最不可思议的事儿是:元朝时,多次进攻过日本,但每次最后都是元军惨败,其原因不在作战水平与能力,而在天助日本。

最奇葩的是有一次马上要宣告胜利之际,一阵台风,让元军全军覆没。天意不可为,奈若何?

四、远征谈何容易,费时费力又是区区小地方,根本不值得大动干戈。

五、那时明朝也才建立不久,百废待举,还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做,实在没有必要为小日本伤神儿。

六、最重要的一点是,一旦发生战争,最无辜损失最大的还是两地老百姓。

刘伯温说得头头是道,朱元璋当然点头称是,最后采纳了刘伯温的意见,由着他小日本折腾好了,为了民生,我们不值得。对于因到日本而遇难的死者,保其家属生活无忧,子女发达。

朱元璋是平民苦孩子出身,深切感受到战争对老百姓带来的伤害。所以他非常关心老百姓疾苦,涉及到老百姓利益的事他是不会做的,改变主意也顺理成章。

为了天下苍生,他还叮嘱儿子及子孙后代,不可逞强,不可殃及无辜。

以致到死都念念不忘,并立下遗诏:“倚国强,而贪一时之功,无故兴兵,杀伤人命”,认为日本就一个弹丸之地,让其“偏安一隅”也好,量他也嚣张不起来,因此将其列为十五个不征的国家之列。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答:朱元璋没有想过要掉日本,刘伯温也没有极力阻拦过。

历史结论要用历史事实来论证。

中原王朝向来喜欢制造一种“四夷宾服”的景象以彰显自己的正统性与合法性。

注意,这个“宾服” 注重于道德向化、心悦诚服,而非纯粹的武力威服。

早在吴元年(1366年)十月,朱元璋就檄谕齐鲁、河洛、燕蓟、秦晋诸地,宣扬自己得天下“实乃天授”。

所以,洪武元年(1367年),建国伊始,朱元璋更是遣使四处、诏谕诸国,播告“中夏归于正统”,雄心勃勃,要营造出比元朝更为盛大的“万国来朝”局面。

其中,颁谕高丽的诏书说的是“今年正月,臣民推戴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惟四夷未报,故遣使报王知之。昔我中国之君与高丽壤地相接,其王或臣或宾,盖慕中国之风,为安生灵而已”。完全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气势,你高丽史上的国君,都是倾慕中国的高尚风气、向中国称臣称宾的,现在该怎么做,您看着办!

颁谕安南的诏书则是“(朕)已承正统,方与远迩相安于无事,以共享太平之福,惟尔四夷君长、酋帅等遐远未闻,故兹诏示,想宜知悉”——我得上天垂爱,已秉承正统,要与天下四方共享太平之福,你们地处边远,无从得知,所以颁诏通知。

这语气也是不由分说,俨然已将安南归纳于称臣之藩。

至于占城和爪哇,废话不多说,一上来就是“朕奉天命,已主中国”,要求其国国王要识时务,知臣礼,“亦永保禄位,福及子孙”。

而对于颁谕日本的诏书,则叮咛和嘱咐颇多,既强调了“修书特报正统之事”,又提到了“倭兵越海之由”,称:“诏书到日,如臣,奉表来庭;不臣,则修兵自图,永安境土,以应天休。”

按这意思,即日本“臣”与“不臣”皆可。

有人曲解“不臣,则修兵自图”这句话,以为朱元璋是在警告日本:你如果不肯称臣,那就勤练兵马,我早晚会打到你称臣。这一句,不过是“我走我的阳关道,你行你的独木桥,我们两下安好,互不相欠”的意思而已。

当然,后面还有一句:“如必为寇盗,朕当命舟师扬帆诸岛,捕绝其徒,直抵其国,缚其王。”但这句也不是说要征讨日本,而是把日本和倭寇区别对待,说若还有倭寇为害,就会出动舟师将之捕杀,交由日本国王处理。

从这诏书的叙述来看,似乎,朱元璋对日本的“臣”与“不臣”不是很在意。

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前文提到了,“四夷宾服”,是想要四夷感中华文德之化,尊奉天朝,宾至来归。

所以,朱元璋就这样谦逊地表达了。

但以其后来颁赐给占城的诏书中出现的“海外诸国入贡者,安南最先,高丽次之,占城又次之,皆能奉表称臣,合于古制,朕甚嘉焉”的话来看,他是非常在乎的,尤其对日本。

有这样一种说法,说“向蒙古僭入华夏,灭宋自立,日本怒胡人有犬豕之行,即与之为仇,自是学教之徒绝迹于中国矣”,即日本人认为蒙古人是夷狄,虽蒙古人占据中华建立了蒙元政权,却视其不具备合法性,拒绝向元朝朝贡。

如果这说法为真,则无疑与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提法不谋而合,朱元璋自然对其多几分好感。

且又因为其激烈对抗过蒙元,不肯向蒙元称臣,一旦能向明朝称臣,则产生的政治效应将无比重大。

所以,朱元璋对日本称臣与否特别上心,也特别迫切。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再一次对日颁诏书,称自己“遣使持书飞谕四夷,高丽、安南、占城、爪哇、西洋、琐里即能顺天奉命,称臣入贡”,指责日本“(朕)尝遣人往问,久而不答”,进而虚声恫吓,说“今中国奠安,猛将无用武之地,智士无所施其谋,二十年鏖战精锐,饱食终日、投石超距”,表达出要“抚顺伐逆”的意味。

如果不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单看这道诏书,朱元璋是真的要兴兵讨伐日本了。.

但要注意诏书中“尝遣人往问,久而不答”这一句。

这里说的“遣人往问”,是朱元璋于洪武二年(1369年)派遣使臣前往日本,七人竟被日本杀了五人,剩下的两人也被拘三月方才放还。

这,不是什么“不答”,而是用“放血”来答,性质恶劣。

补充说明一下,日本人怎么会出现“杀使”这一种充斥挑衅的政治味道的举止呢?

原来,这时候的日本正处于南北战争时期,接收朱元璋国书的并不是什么日本国王,而是南朝征西大将军怀良亲王。此人正为南北战事忙得焦头烂额,突然间收到朱元璋这样一道诏书,自然没有好声气,一时冲动,就做出了不顾后果的过激行为。

朱元璋虽然不明就里,但也仅以“不答”二字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继续为明、日封贡关系的缔结而努力。

在这封诏书里,朱元璋大彰明朝武力之盛,但仍是将“倭寇”与日本国王分别开来。

还是那一句,朱元璋追求的是确立起与日本的封贡关系,没有攻打一说。

《明国书并明使仲猷无逸尺牍》把朱元璋这一心态说得更明显:“故首命使适日本通好,舟至境内,遇贼杀害来使,诏书毁溺。寻有岛民踰海作寇,数犯边卤,多略子女,皇帝一欲通两家之好,悉置之而不问,但令自禁之。”

这封诏书,是由莱州府同知赵秩携带出海的。

赵秩的口才很好,对怀良亲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最终,怀良同意向明朝“奉表称臣”,派僧人祖来捎带了大量的贡马和土特产出使,捎带还送还了七十多个被倭寇抓去的中国人。

“日本国王称臣入贡”的记录由此出现在《明太祖实录》关于洪武四年十月的记载中。

朱元璋龙颜大悦,诏赐祖来等人文绮、帛及僧衣等物。

可以说,怀良亲王奉表入贡之举,在形式上已经满足了明朝“四夷宾服”的需求。

朱元璋这时候也大致搞清楚了怀良的身份,但还是坚持赏赐了他“日本国王”的正式号。

后来,日本国再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朝贡,朱元璋已没有太多兴趣了,爱搭不理。

其中如洪武七年(1374年),日本肥后菊池武政派来的僧人宣闻溪等、日本大隅守护岛津氏久派来的僧人道幸等,朱元璋甚至下令却其贡。

洪武十三年(1380年),日使再次来贡,带了一封日本征夷将军源义满的奉丞相书。

朱元璋觉得其无人臣礼,拒绝了日本的朝贡。

洪武十四年(1381年),日本再次来贡,朱元璋再次推却,并让礼部写了一封信责备日本国王,说他“效井底蛙,仰观镜天,自以为大”。

被打脸后的日本,恼羞成怒,回复称“夫天发杀机,移星换宿。地发杀机,龙蛇走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朱元璋看了这封表文,“帝愠甚”,却也没有攻打日本的打算,只是在沿海各地加强防守和卫所建设,积极防御倭寇而已。

洪武十六年(1383年),在胡惟庸案中,有日僧如瑶诈称入贡,暗藏兵刃到南京,准备帮助胡惟庸发动叛乱。

朱元璋“怒日本特甚,决意绝之,专以防海为务”,正式断绝了日本的朝贡。

洪武十七年(1384年)正月,朱元璋命令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筑登、莱至浙沿海五十九城,以防御倭寇骚扰。

洪武二十年(1387年)三月,朱元璋又命令江夏侯周德兴往福建,以福、兴、漳、泉四府民户三丁取一,为沿海卫所戍兵,加强海防。

显而易见,终朱元璋一生,都没有想过要出兵攻打日本,仅以防为主。

事实上,在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就在奉天门告谕各省、府、台大臣说:“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古人有言,地广非久安之计,民劳乃易乱之源。如隋炀帝妄兴师旅,征讨琉球,杀害夷人,焚其宫室,俘虏男女数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虚名,自弊中土,载诸史册,为后世讥。朕以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从而把朝鲜、日本、大小琉球、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腊、西洋、爪哇、彭亨、百花、三佛齐、勃泥等15国列为“不征诸夷”,并载诸《祖训》,以防“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

即朱元璋是一个实用主义至上的政治大人物,怎么可能为争私人一口闲气攻打一个“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的蛮夷小国呢?

所谓的“十五不征国”就是这样出台的。

有人不明就里,瞎说什么朱元璋本来急了眼要打日本,被刘伯温用元朝攻打日本失利的血淋淋案例给劝阻住了。于是,朱元璋就指定了“十五不征国”。

看看,这都是些什么逻辑?!思维混乱,根本说不通嘛。

最后说一句,提朱元璋,后人总要附带上提刘伯温,似乎他们是天生最佳搭档。

这是小说戏曲故事听多了,入魔了。

刘伯温在朱元璋手下干过比较露脸的事儿就是在龙江之战前夕作过一段精彩的战前动员。

当时,他在担任的是“称军祭酒”的职责,主要负责看阴阳八卦、拜神祭鬼一类活儿。

经过这场战前总动员,朱元璋才令诸将拜其为“军师”。

即使这样,刘伯温在朱元璋眼里的地位还是很低的,甚至就只能当作一个拜神祭鬼“术士”而不是“文士”来看待。

随便举个例子,朱元璋刻成了文集,专门赐给了李善长、胡惟庸、宋濂三人,没刘伯温的份。而在一次讨论谁是当今大儒的活动中,朱元璋还轻蔑地说,像宋濂、刘伯温这样的人还配不上称“大儒”。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大封功臣。刘伯温仅被封为位列于公、侯之下的伯爵位:诚意伯。

刘伯温其人的名望被人为抬高,是在明代弘治年间以后。且到了嘉靖十年(1531),被世宗朱厚熜将之配享于太庙,从而由“人”进化成“神”,为庸男俗女、凡夫俗子所膜拜。


覃仕勇说史

朱元璋之所以欲征日本,其实和元朝是同一个原因,那就是日本斩杀来使。斩杀来使这个举动,其背后意味着对大明的不臣服,尤其是来使代表的是朱元璋,如此日本便是打了朱元璋的脸。

洪武二年,朱元璋首次遣使赴日本,意在使日本臣服,其次就是关于海盗的问题。

这次出使使得朱元璋愤怒不已,因为明史还没到京都就被斩杀了。朱元璋便有了征日的想法,要教训一下日本。但是这个想法很快就被朱元璋自己给否认了,因为当时元朝势力还没有根除,北方的北元才是心头大患。

而到了洪武十四年,差不多北元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并且国家也已经稍微稳定了,这时候朱元璋又有了征日的想法。但是这个时候刘伯温已经去世,所以也没有人劝朱元璋,最后为何不了了之,其实还是朱元璋的深思熟虑。

朱元璋将日本列为不征之地,原因和朝鲜大不相同。

朱元璋将日本和朝鲜都列为不征之地,原因却大不相同。朝鲜是因为一直臣服大明,一直臣服中原王朝,所以朱元璋下令不可征伐而使得失去朝鲜这样的铁杆盟友。而日本不征则是害怕动摇国本。

朱元璋认为征讨日本空耗国力,当年元朝两次征日皆不能成功,日本这样的海岛国家,征伐起来难度也十分大,所以要避免征日耗费国力,导致北方游牧民族再度侵入中原。并且朱元璋还说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算日本强大起来了,也不能做到征服中原。

朱元璋在此事上还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如果当时真的一味征日,那么一旦北方胡虏卷土重来,那么大明的命运可就很难说了。

喜欢历史的朋友拜托点击红色字关注,谢谢!


小司马迁论史

刘伯温作为明朝建国的主要谋划者之一,作出极力阻拦朱元璋用兵日本列岛的举动,应当是深思熟虑综合分析了明初的国内外形势。


在历史层面,中原大陆政权曾经有过两次针对日本列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在日本的史料记载中,它们分别是契丹人的“刀伊入侵”和忽必烈的“文永•弘安之役”。尤其是忽必烈前后两次用兵日本的军事行动,被后世普遍认为是动摇元朝国本的败笔之举。

在明初地缘政治军事层面,起自于元朝的东南沿海“倭寇袭扰”,虽然让朱元璋很是恼火,但毕竟还是疥癣之疾,倭寇们也只是以抢劫财物为主,并不以攻城略地、建立政权为目标。但同时期的明朝漠北草原、青海甘肃戈壁荒漠,全身而退的蒙元政权在战略上对新生明朝的威胁犹在。如果此时消耗大量国力到前途未卜的对日军事行动上,极有可能使明朝陷入蒙古、日本两线作战的危局,带来亡国的祸患。


在跨海作战的技术层面,以古代的生产技术水平,横跨波涛汹涌的日本海峡登岛作战将存在许多难以跨越的难度。虽然根据永乐朝郑和下西洋的盛况,我们可以推测明朝有能够登陆日本列岛的海军实力,但作战过程中的后勤供应会成为对明朝国力的巨大挑战。忽必烈匆忙地将第一梯队的作战部队送上列岛,可很快就暴露出后续后勤保障能力的短板,以至于丧师辱国、功败垂成。
在后续治理层面,明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政权模式,能否移植于日本列岛还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由于狭长的列岛多受深山幽谷的地理阻隔,形成了日本政治结构碎片化的权力特点,幕府将军统治下的各地武士大名集团也拥有较强的独立性,与明朝的国情差异很大,因此必然会导致列岛本土的强烈反抗。且列岛土地贫瘠、物产不足,占领该地后需要大陆物资接济供应,经济总帐算起来也十分得不划算,得不偿失。


竹山的清溪涧

首先澄清一件事,也是答案。朱元璋确实想灭掉日本,但不存在着太祖经刘伯温劝阻,而不征日本之事。此事缘起于大明遣日使被杀,继尔惹怒了太祖。但太祖乃开国帝王,虽拨于草庐阡陌,但精于纵横之术、擅用捭阖之道,是个高瞻远瞩、用兵谨慎的明君。只是没象成祖皇帝朱棣一样,胸怀海权观念(这是历朝历代帝王的见识缺陷)。所以,虽对日本不臣之举恨之入骨,却仅以与日本断绝来往的防御性策略,即

“以海禁绝之”。一句话,小打小闹,不搭理你,爷还有大事要办。

根据洪武28年之反复斟酌出台的《皇明祖训》的内容,有15个国家是不可“轻兵兴伐”的,其中就有日本国。理由是“诸小国。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大意是,此等蕞尔小土,路途遥远,征伐不便,即便灭其国占其土,也没有什么经济效益可言,况且还难以收服异族的不臣之心。不过不讨伐,有个前提条件,”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详。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详也。”大意是,你不侵扰我边境,我也不打你。若滋事寻衅,定结兵征之。实际上,这项告诫后君的祖训,早在洪武2年便出现在《明祖皇训录·箴戒》里了。


可能大家有个疑问。日本杀我遣使,桀骜不驯而不奉表称臣,太祖忍让日本尚有可说,毕竟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征伐岛国没什么经济效益。但倭寇自元朝至今就屡屡犯边劫财掠物、烧寨焚屋而无恶不作,依《明祖皇训录·箴戒》所言,若不自揣量来犯我边,我天朝上国不是必伐之的么?这个,咳咳,这个,应该这么去理解太祖的帝王心术了。说到底,太明甫创、尚有北元虎视眈眈盘踞北漠。北元可是前元朝啊,与大明可是有夺国之恨、不共戴天,断无转寰之余地。

所以,北元政权明显是大明所要面对的主要矛盾。而且,明朝还要先巩固国内政局等诸事要办,再一个,元帝忽必烈曾集结重兵、远涉重洋,半途忽遇神风、功败垂成之前车殷鉴犹在眼前。是可忍,不是也可忍,何不先忍之,先防住陆上宿敌再说。后来的事实证明,太祖的判断是对的。双方互为攻伐,未果,明朝遂重修长城,沿边设立重镇、卫所而拒北元。


还是明人高岱说得好呀,“夫以当时熊虎之将,席百战之威,其于蕞尔小夷,岂为难克?然于敝中国多矣。彼既不足为中国患则已,又何必涂炭吾赤子而邀无益之功邪?”其大意是,蕞尔日本落后于天朝上国太多了,不要以为你不可攻克,不过是你的小打小闹不足为患尔,大明不愿意搭理你而已。何必牺牲我中华儿女之宝贵生命,去做打小日本的这档子的赔本买卖呢。但不要不识相,惹怒了我天朝大明,旦出虎狼之军、夕席百战之威,还不弄你个死翘翘,你奶奶的小日本!


穿越历史的迷雾,检视历史的足迹,仰望历史的辉煌,感怀历史的沧桑。“剑雄品评文史经济”与您同学同行,同喜同叹。您的关注,是我奋笔疾书的动力,您的阅读,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剑雄品评文史经济

再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要先讲下日本对于中国态度。大家都知道,日本是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民族,其民族的需要,文字,服饰等等,几乎方方面面都收到唐宋时期中国的影响。颇为讽刺的是,如今中国保留很多的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远比不了日本。在唐宋时期,中日交流十分频繁,遣唐使,鉴真东渡等等,相传还出现过日本女子来中国借种,可见当时的日本对于中国的崇拜和向往。但在南宋被元朝灭亡后,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日本认为属于中国的正统文化已经终结,有了“崖山之后,再无中国”的感慨,日本国内也是对宋朝的灭亡,举国缟素。当忽必烈三征日本,大败而归以后,日本对于中国的印象,就彻底发生了改变。

下面回到问题中:刘伯温作为辅佐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人,是极具智慧。对于朱元璋想灭掉咱们的东方邻居--日本,具有远见的刘伯温肯定是要阻拦的,因为当时要打日本,可能会使刚刚建立的大明王朝陷入危险的境地。

1368年,朱元璋刚刚在南京定都建立大明。就像所有的开国皇帝一样,想要万国来朝的盛世。1369年,遣使东瀛,让其归顺。岂料日本的怀良亲王杀了使者(这点不太绅士,两国交战还不杀使者呢)。朱元璋大怒,想要征讨,被刘伯温劝住。后又遣使,只要其每年进贡就行。结果,日本人直接就下了战书。但再一次被刘伯温劝住。为什么刘伯温要极力反对出兵东瀛呢,我认为以下几点:


1:1369年,大明王朝刚刚建立,国内百废待兴,经过和元朝,陈友谅等的战斗,虽然,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也损失惨重。若要东征日本,需要船,钱,粮,水兵等,这对于还没有把南京的城墙给修建完的大明政府很难做到的。而且,若此时东征日本,那逃亡北方的元顺帝,则很有可能乘虚而入,危险太大,劳民伤财。


2:日本,四面环海,没有陆地相连。在当时的航海条件下,很难直接到达。而且,日本的教化与大陆不通,民风彪悍,就算暂时的大胜,也很难长久的占领。打日本,实在得不偿失。


3:对于当时明朝能不能打赢日本,大明王朝实在是没有信心。

因此,当朱元璋想打日本的时候,具有战略眼光的刘伯温才会极力反对。


古今往事浅谈

我国古代海战想对落后

这一点其实不难想象,纵观我国几千年历史,大小战争无数多次,很少出现海战,即便是水战,那也是在大江大河里,我们从中国的地图板块中就能发现,从最早的炎帝黄帝,一直到最后的清朝,领土不断扩张,绝大多数都是衍生内陆,很少向海外扩张,最终只有台湾海南等岛屿被纳入我国板块,如果我国古代就特别注重海外扩张,那么东南亚及日本等地早就成为我国的了。

明初国立不强,没有达到鼎盛

明朝初年,北元势力还很强大,明朝之所以能打败元朝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元朝失去民心,而且元军实力远不及从前,战斗力大大下降,所以才使得元朝失败,而元朝的军队就不能和日本的军队相比了,最起码当时日本国内还没有元朝内部那么乱,跨海远征,军费消耗太大,而且会受到日本军民的顽强抵抗,所以在刘伯温看来,这一仗胜算很小。

国内形势还不稳定

朱元璋刚建国,应该先把前朝留下的那些烂摊子先整顿好,才能出兵远征其他地方,可惜读过《明史》的朋友都知道,朱元璋在世时,很多时间一直是在整顿国家内部,毕竟改朝换代不是换女朋友,几年就能转变过来的,现在连自己的家都收拾不好,怎么能轻易进军一个稳定了很长时间的日本呢?

其实还有很多重要的原因,仔细阅读《明实录》《明史》等史书您就知道了,希望您把这最重要的三点记下来,也希望喜欢历史的朋友们能多多关注我,每天给你回答一条历史小知识,谢谢阅读。


辽哥谈历史

第一,大明刚刚建立,百废待兴,而且明之前的的历代想征讨日本都没挡在海上,比如之前的隋炀帝,日本虽然小,但是却隔海相望,以当时的经济条件和实力很难渡海作战。

第二,打仗是需要后勤补给的,如果没有强大后勤补给,打仗很难进行下去,比如跨过海,到了日本,打仗要吃饭,后面在海上补给部队跟不上怎么办?

第三,如果跟日本作战,北元势力就说不定就会趁虚而入,趁机攻打偷袭明朝,甚至会联合日本来个里应外合。

第四,攻下了日本,管理也不方便,就算把日本打赢了怎么控制管理日本,日本那时候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很难后期有效的统治。

第五,再说比如打输了的情况,损兵折将不说,本来就元气大伤的中国大地,经不起折腾了。而且朱元璋的大明威信,名声也不好。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没必要做。

第六,朱元璋如果攻打日本,那么国内的淮西功臣集团就会随着打仗越来越难以控制,功臣打到日本就会利用日本的地理优势,跟朱元璋干也说不定。

总之来说刘伯温极力劝阻是对的,刚刚建立的大明各方面都还没彻底的稳定下来,没必要打一个可有可无对大明没什么影响的日本。现在的朱元璋主要任务是安定民心,休养生息,平定北元的威胁还有南方,没必要为了面子打日本。死要面子活受罪。


毒读历史

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中国与日本很早就有联系,最早的文献记载出现在汉唐时期。朱元璋虽然是草莽出身,但是也有宏图大志。而封建社会国力强盛的标准,就是人口、土地的多少!这就难免需要往周边国家入侵。


其实在元朝的时候,中国就派兵出征日本。但是因为地理环境问题,两次出征未果,这就让日本有点忘乎所以然。朱元璋称帝后,派遣使者前去日本,让他们向明朝进贡。日本不仅不同意,甚至杀了前来的使者。

俗话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更何况是和平时期。朱元璋大怒,准备起兵攻打日本。刘伯温站出来劝阻:日本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我们没有必胜把握。更何况征服一个国家,民风差距很大,管理起来也比较困难。


除了这一点,刘伯温还提出:因为日本是岛国之地,就算任凭它发展,也不可能吞掉大明。虽然现在我朝经常遭受日寇骚扰,但是有朝一日我朝海军也能将其一举击溃。犯不着为了弹丸之地的领土,而去兴师动众。

朱元璋冷静下来,也明白其中道理。也就有了开头那句话:日本处弹丸之地,“偏安一隅”。得到土地也没办法供养我朝,占领他们国土,也无法奴役群众。为了不让后世子孙趟这一趟浑水,朱元璋把他列为十五不征之国。


并且劝诫子孙不要:“倚国强,而贪一时之功,无故兴兵,杀伤人命”。朱元璋之后的皇帝,大多都是遵循这个遗诏。这段时期,对于日本采取的大多是不理睬政策。

而后日寇一次又一次的兴风作浪,也正如当年刘伯温所预言。就算日寇跳得再高,也无法一口吞下我朝。第二次世界大战,照样还是签订的战败书。但是我们受到的伤害,不是一点半点可以弥补的,我们应该时刻警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