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毕业后所谓的好学生不记得老师了,差学生反而记得?

网友一:

一般班里学习差的孩子要么特别老实,学而不得法,要么就是那种调皮捣蛋经常违反纪律的。然后本来学习基础弱,还不用功,再去违个纪,扣个分,自然是办公室的常客。

于是,他们隔三差五的进办公室,要与班主任交流,要对各任课老师保证。这群孩子本身并不坏,只是调皮一点而已。在老师的说教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非常感激老师。

有时候老师们吩咐的事情他们干得非常积极,自然得到表扬。所以这群孩子对自己的老师们是心存感激的。

为什么毕业后所谓的好学生不记得老师了,差学生反而记得?

网友二:

为什么当初成绩差的学生反而记得老师呢?其实这也不是个普遍现象,题主如果是位老师,作为主视角看待这个问题,这个现象就明显了。其原因就是差学生本就从老师这里学到的东西不多,在面对社会竞争时,差学生每遇到一件事或者一个困难,都会用自己仅有的已知去解决问题,如果仅凭自己的少部分知识搞定了问题,那么多数差学生都会很快联想起这个知识是当初哪位老师教自己的。对于自己缺少的东西,人们通常更懂得加倍珍惜。

网友三:

  1. 差的学生长大以后,反思自己的学生时代,会产生愧疚和自责,也觉得对不起曾经的老师,因此会和老师联系或者前往看望。这种心理在自己当了家长后更加强烈。

  2. 好的学生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对老师并无感恩之心。有些发展的好的,甚至可能看不起老师——要钱没钱,要权没权。

  3. 老师对差生的期望值低,对优生的期望值高,差生稍有感恩,老师就喜出望外,而对优生则"欲壑难填"。这是一种心理作用。

为什么毕业后所谓的好学生不记得老师了,差学生反而记得?

网友四:

在老师心目中学业成绩好表现好的学生是好学生,这种评价观是正常的,同时又是片面的。对这样的好学生而言,正因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学生不给老师添麻烦,教师不必过于关心学生,因此,师生之间缺乏深刻的互动,缺乏难忘的回忆,教师没有给学生人生之中经常能回忆的教诲。因此,这样的学生是很难记得起老师的。

网友五:

简单地说,未必是所谓的“差学生”记得老师,而是老师与之较劲最多的学生往往记得老师。

因为他们长大成人之后,回想当年,真正感到您之所以和他较劲,一切都是为了他的好。而这些学生又往往心理素质极佳,虽天赋所限,他们可能成为不了知识分子圈、科技文化界的精英,但完全有可以成为成功的小商人,小老板。这些人就生活在我们身边,看望老师,很方便呢。

为什么毕业后所谓的好学生不记得老师了,差学生反而记得?

网友六:

先说差生之所以定位差生,一方面学习差,一方面纪律差,学习差老帅会经常关注,为了全班总成绩会给差生补习,纪律差,老师会经常批评教肓,所以和老师接触的就多,毕业后懂事了,想起这些老师都是为自已好,心存感恩之情。而好学生,老师关注的就少,学生自然会想,反正学习好是我自己的努力成果,老师也没有过多关注,产生自我中心意识。故而差生会记得老师,而好学生反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