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海湾战争,伊拉克为什么敢和联军开战?

彭晓枫

海湾战争,主要包括沙漠盾牌、沙漠风暴、海上拦截三个主要的军事行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以微弱伤亡重创伊拉克。

萨达姆也不傻,但伊拉克为什么敢打呢?

一:利益问题

1980-1999年的两伊战争,伊拉克负债累累,国库亏空,财政入不敷出,其中还有科威特的140亿美元债务。伊拉克本是石油输出国,期望降低油产,提高油价来偿还账务,而科威特石油的高产量使油价降低,而且科威特在两伊战争期间在伊拉克国境内建立军事基地,双方就边境问题产生冲突。伊拉克必须解决与科威特的石油争端和边境问题。(而且当时科威特可是特别富裕,不仅拥有大量石油,而且外汇储备800亿美元,石油年收入100亿美元以上,并拥有众多国外投资,经济实力超了伊拉克一大截,吃掉它伊拉克的国库会立刻充实)

二:政治因素

当时所有的阿拉伯国家如埃及、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都对西方有太多依靠性。时任伊拉克领袖萨达姆,希望把自己塑造成敢于反抗美国的独特政治家形象;美国方面如越战一样,开战部队伤亡一旦增大,国内压力下,必然撤军。

三:国际形势

90年代初,东欧剧变,两德统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几十年来的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开始多极化发展,而旧格局的瓦解伴随着国际上政治平衡失调,局部地区力量真空、失衡,同时给地区的强国带来机会,所以伊拉克为了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敢于一试,这是强国崛起的必经之路。

五:军事力量。

当时伊拉克部队是阿拉伯国家中最强的一支,部队拥有丰富战斗经验。含95万正规军部队,48万预备役,各式主战坦克5500辆;苏制BMP装甲战车1500辆,还有巨量装甲侦察车和人员运输车(以苏制BRDM-2和苏制MT-LB为主);大量自行火炮,牵引火炮;空军1000余架飞机(MIG23、MIG29、MIG25等众多战机)

最突出便是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其中含7个师8-10万人,拥有700辆苏制T-72和大量其他坦克、BMP装甲战车;大量法制自行榴弹炮、GHN-45牵引式榴弹炮;及苏制地对空导弹、高射炮、武装直升机等军事力量,两伊战争屡创战绩,战斗经验丰富。

可惜,此时距离二战结束已经太远了,联军强大的科技碾压已不是伊拉克军队数量可以弥补的。

以上。


木剑温不胜

这是1987年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见到最多的一张壁画,图中萨达姆手拿AK47向敌人开火,背后则是妇女儿童和城市,据悉,当年伊拉克共引发超过4000张萨达姆画像,两千万伊拉克人家里都有这样的壁画。

萨达姆为庆祝自己56岁生日,在老家举办大型阅兵,西方国家评论道:这是一个绝对专制主义的独裁者,必须铲除!

萨达姆的野心绝非一个伊拉克总统这么简单,他是想成为整个阿拉伯国家的临头羊。上图是1988年在巴格达召开的阿拉伯国家会议,图中从左到右分别是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萨达姆、巴勒斯坦解放运动领导人阿拉法特,整个八十年代,萨达姆其实获得了阿拉伯很多大国的支持。

海湾战争爆发之前有导火线,伊拉克为统一阿拉伯世界领导权,他认为必须先把波斯人赶出去,这也就发生了1980年9月的两伊战争,这是萨达姆霸权主义的第一步。

萨达姆的洗脑能力绝对是阿拉伯国家中最厉害的了,不得不服其核心领导力,两伊战争结束后,其实没有绝对的赢家,战争中两国伤亡总数超过一百万人。

1988年9月,伊拉克一所学校组织儿童参观两伊战争中被俘获的伊朗坦克。两伊战争造成的死亡人数约100万,双方边界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战争中,伊拉克军队人数从24万上升至120万,军力号称世界第四。

1990年伊拉克决定入侵科威特,一天就占领了整个科威特,这也让本就十分膨胀的伊拉克更加自负,这也是萨达姆为何对西方国家毫无畏惧的原因。

但萨达姆入侵科威特也成为伊拉克噩梦的开始,两伊战争已经欠了900亿美元外债,入侵科威特让伊拉克国内负债累累,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给出的解释是石油资源分配问题不合理,要求控制石油价格,这也触动了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神经!

入侵科威特不到5个月,美国就觉得组织军队将伊拉克铲除。1991年初,美国号航母通过苏伊士预运河准备前往波斯湾对伊拉克进行包围打击,北约也开始准备联合武力解放科威特,此时的美国联军已经组织超过50万兵力。

美国总共集结34个国家参加对伊拉克的打击行动,这次行动被命名为——沙漠风暴。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叙利亚、伊朗这些现在的美国对立国家也在美国联军中,站在了萨达姆的对立面。

战斗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伊拉克军队就决定开始战略撤退到国内,驻扎在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在80号公路上遭到美军的集中打击,主要是空中打击,一天内让伊拉克军队丧失全部战斗力,装甲车残骸蔓延三十多公里,这段公里从此被称为“死亡之路”,至今仍然荒无人烟。

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也成为现代军事理论的重要典范,美国用一次快速、高效的信息化现代战争让强大的萨达姆军队瞬间破产,这样的结果在当时其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对现代军事力量发展造成重要影响。


迷彩先生

1980年9月,萨达姆发动了两伊战争,一打就是8年。战争拖垮了伊拉克经济,伊拉克从战前拥有300亿美元外汇储备,到战后背负800亿美元外债。经济上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经过8年战火洗礼,拥有120万正规军的伊拉克,成为名符其实的中东第一军事强国。

这时的萨达姆,就好像是一个攒了一身超豪华装备的超人,但也是兜里连一分钱都拿不出来的穷鬼,还欠了一屁股债。他有两个选择,一,是卖掉装备还债,二,是穿上超豪华装备打劫。

萨达姆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

打劫谁呢?看来看去,邻居科威特就不错,近,很方便下手。

那时候,科威特肥得流油,军力很弱,就是一只标准的肥羊。关键是,你有钱就算了,偏偏还是伊拉克的债主,伊拉克眼下正欠着科威特140亿美元。

老萨不服,我花血本打伊朗,那不都是为了保卫我们共同的阿拉伯世界,你们理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老大我,都豁出去了。欠你点钱怎么啦,都是阿拉伯人,这些钱理应你们主动奉上才对。

可是,科威特不识时务,坚决要求萨达姆还债。

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共和国卫队3个师,在空军、海军、特种部队、两栖作战部队的支援和配合下,突袭科威特,5点半,三个师在科威特市郊外会师,转而进攻科威特首都。

仅仅14个小时,到傍晚7点,科威特军队就被推平,整个科威特市被占领。

接着,伊拉克军队源源不绝地开进,20万大军,2000辆坦克,很快占领了整个科威特。

那时的美军,新军事变革刚刚完成,“三非”作战理念已经成形,正好拿萨达姆练练手,试试这些变革,这些理念到底行不行。

所谓“三非”军事理念,就是非接触作战,非对称作战和非线性作战。

美军进驻海湾地区

这么高大上的名词,伊拉克听都没听过,所以感觉可以和联军一战,结果当然是杯具了。


麻辣战争

在萨达姆入侵科威特后,美国通过联合国组织了联合国军共计60多万人,发动海湾战争。而在战前,不断要求萨达姆撤出科威特,但是萨达姆到嘴的肥肉哪能说吐就吐呢?因此,萨达姆准备战斗到底。而当时伊拉克以一己之力,为何敢于对抗联合国军呢?主要是萨达姆有充足的底气。在两伊战争时期,萨达姆跟伊朗打了8年,实实在在的战役,可以说锤炼出一支能征惯战的军队,作战经验丰富。



而且,当时伊拉克军事实力可谓是达到顶峰,有120万军队,14万共和国卫队,拥有3000多辆苏联先进坦克,4000多辆装甲车,还有导弹,火炮不计其数。组建了庞大的机械化部队,这在当时绝对是最强的配置。因为二战后,苏联式的的钢铁洪流,机械化部队备受青睐,是战斗力的体现。而当时的伊拉克已经是这方面的强者,而且还打败了伊朗,萨达姆才有底气说伊拉克军队是世界第三。

而且,在科威特战场萨达姆投入了50多万大军,组织了三道防线,一道比一道坚固,这也被称为萨达姆防线按照当时的战争技术,要突破这三道防线本身就很难了。如果美国跟自己硬碰硬,即使取胜,也将付出巨大的伤亡,这一点美国国内绝对不会接受。到时胜利还是属于自己。因此,萨达姆是很有信心的,而且在国内的60多万大军,随时待命,随时支援。因此,萨达姆认为还是有胜利的可能的。

因此,其才敢于跟联合国军对抗。除此之外,萨达姆还有自己的算盘,其认为只要自己在战时攻击以色列,那么一旦以色列参战,美国搞得联合国军必然直接解体,到时候美国军队必然撤退。而萨达姆没想到的是,其接连向以色列发射了29枚导弹,以色列就是不上当。而且,美国战争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摒弃了面对面接触的对战,而是精确的信息化,制导武器,在军舰上,在海外军事基地就直接摧毁了萨达姆的几道防线。萨达姆几十万军队,瞬间遭受灭顶之灾,引以为豪的武器成了废铁,而且在美国的贫铀弹面前,萨达姆的军队毫无招架之力。萨达姆兵败如山倒,如果萨达姆知道美国军队已经强到这种程度,估计打死也不敢对抗的。


历史真相背后

萨达姆犯了个现在还有很多人爱犯的错误:低估美国的胆量与决心。在萨达姆眼中,早已穿上了鞋的美国人是无力承受大规模战争的,只要时间一长,死伤数目一大,浪潮般的反战游行就会席卷全美,民主国家的民意只会逼得政府退兵言和。只要伊拉克军队能给美国人造成一定的伤亡,伊军自身损失多少无所谓,丢掉多少国土也不在乎,可美国人脆弱的心脏能承受得起一万条人命的代价吗?当然萨达姆也有自信的本钱,毕竟所谓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规模庞大的坦克和二代机群,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至今都有网民执着地认为彼时的伊军强过解放军,其曾经气势之盛可见一斑。更何况翻开地图看,伊拉克也是个面积不小的国家,越南打得,我为何打不得?相比取胜而言,消灭美军万余人好像难度小了很多,何况萨达姆手里还是有几把家伙的。然而坊间传言美国开战前光裹尸袋就准备好了一万个,给伤病预留好的床位也以几万计。这画风完全不一样啊。

说白了,美国不怂,只要打你就是有心理准备来硬杠的,损失这么少是你们菜,和人美国没关系。扯远点说,认为美国不敢打仗,怕死人,是很天真的看法。美国能有今天,发的不是两次大战的战争财,那可是亡命财,是用人命堆出来的。为了援助中国,驼峰航线坠毁的飞机之多,以至于喜马拉雅山脉上的飞机铝片残骸在阳光下宛若银河;著名的孟菲斯美女号,只因为完成了25次轰炸任务就被搬上了荧幕,可见派去轰炸德国的机组能熬过24次任务的数量之少。“美国兵命金贵,美国人怕死,美国承受不起损失。”这种坊间传言看似有理而无害,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惯性思维,进一步很可能导致危险的战略决策,萨达姆信了,萨达姆被抽的七荤八素。类似的一厢情愿,还有坚信某皇家海军无力越洋作战的阿根廷,坚信俄罗斯不会反击的格鲁吉亚,小国玩火还玩的自以为是,下场都很惨。扯了这么多,最后就想夹点私货:现在有些人言必称战,坚信美国不会为东南某岛、南海某国出头,这些都是一厢情愿。有些事情看似小,可事关美国的信誉与霸权,美帝不出来晃悠恶心你,我是不信的。对于大国来说,一切要看国家利益,去考量对方愿意付出的代价,来预测或判断其动作,不要低估任何大国保卫自身利益的胆识和承受力。都是爹生娘养先生教的,都是两次大战打过来的,都爆揍过小国,这里面哪个怂过啊?


落叶168704159

提问有错误,伊拉克并不愿意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军队开战。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萨达姆敢主动挑衅美国为首的联军。

萨达姆不是想做阿拉伯世界的老大,而是想统一整个阿拉伯世界。可以说,萨达姆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但是,他的能力和野心并不匹配,统一阿拉伯世界,绝对有违世界文明潮流,萨达姆注定要失败。萨达姆为了实现野心,第一步就是要以武功立威,当时伊拉克石油资源丰富,伊拉克的老百姓生活的非常滋润,这不是萨达姆的功劳,而是拜石油资源所赐予。萨达姆为了在阿拉伯世界立威,也为了稳固自己在伊拉克的统战,就要寻找一个战争的机会,而波斯人的后裔伊朗,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不好,于是萨达姆就穷兵黩武的强行去进攻伊朗,这是一种侵略。为了打仗,萨达姆向科威特借了一笔巨款。后来,萨达姆在“两伊战争”中损兵折将,再也耗不下去了,只好撤兵。在撤兵的过程中,萨达姆想起来自己还欠科威特一笔巨款,就说,我替阿拉伯人出力,这个钱就不要还了。科威特拒绝了萨达姆的提议,萨达姆恼羞成怒,指挥大军半道入侵科威特,打死了科威特的几个亲王。这下子,美国怒了,发动一帮战友火速扑向萨达姆的军队,一转眼就把萨达姆的大军揍的丢盔卸甲,找不着骆驼了。

在与联军开战之前,萨达姆就傻了眼,急忙向俄罗斯苏俄求助,但是这个时候俄国人正处于极度虚弱之中,口头答应可以让萨达姆到莫斯科去避避,萨达姆当然不愿意。之后,大家都清楚他的结局,第一次海湾战争以美国为首的联军的完胜为结束,萨达姆为了泄愤,点燃了科威特的油井,给科威特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最后,萨达姆本人也没有好的下场。


怀疑探索者

之所以敢和美英联军开展,主要原因还是萨达姆对于自己的军队迷之自信以外,还没有意识到美军的真正实力。

越战以后的美军,不断的在寻找革新之路。

在二战以后,美国对外发动了不少的战争,比如朝鲜战争、越战、入侵格林纳达等等,但是在这些战争中,比较大规模的不如朝鲜战争和越战中,美国都无一例外的失败了,而且伤亡惨重。

因此,70年代以后的美国痛定思痛,下定决心研究新型的战争方式。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针对原苏军的“ 大纵深战役理论”,美军则提出了“空地一体作战理论”。这就是后来著名的以高科技技术为手段打击手段的“不对称战争”。

“不对称战争”理论的主要思想就是仰仗先进的武器装备,形成一套技术制胜的军事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理论的核心,就是技术制胜论。

越战以后的美军的军事实力,被世界各国严重低估。

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这个理论还没有典型的战争案例,因此并不广为人知,所以在7~80年代的世界上普遍的观点是:“美国军事实力虽然很强,但是强的也很有限,除了对付那些小国打打不对称战争以外,基本上动不了大一些的国家”。

基于这种心理,萨达姆从一开始就低估了美军的军事实力,事实上,当时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认为,美军攻打伊拉克必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一方面伊拉克是当时的中东最强军事国家,总军队正规军加民兵超过120万,同时伊拉克与苏联关系紧密,凡是苏联有的军事武器,伊拉克就都有,军事装备非常先进。

同时伊拉克还与伊朗打了超过八年的战争,因此军队的军事训练和战斗素质还比较强悍。

另一方面,就是当时的美军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的失败,让世界各国严重低估了美军的真正实力,相信如果美军一旦对伊拉克开战,那必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而伊拉克就将会变成第二个越南,将美国拉入深渊,所以根本就不相信美军会真的对伊拉克动武。

经济濒临崩溃的伊拉克必须要挺过美国的军事进攻。

美国之所以决定对伊拉克动武,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当时的伊拉克占领了科威特,对美国的石油战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保护美国的石油战略的稳固。而伊拉克之所以要坚持下去,其主要原因:

1、当时的科威特是中东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也是伊拉克最主要的债主,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向科威特借了大量的债务。当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又无钱可,最后萨达姆狠下一条心直接占领科威特,这样的话不仅仅过去的债务不用还了,而且还可以获得科威特国库里大量的美元救急,让自己松一口气。

2、科威特堵住了伊拉克在波斯湾的入海口,占领科威特,对于伊拉克把实力触角深入波斯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不得不去做。

3、科威特是中东地区最主要的产油国之一,也是美国在中东的一个重要合作伙伴,伊拉克占领科威特就是在打击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势力,这对于配合苏联在中东地区的行动非常重要。

当然了,讲这么多原因,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当时的萨达姆内心已经非常膨胀,过于相信自己的实力。曾经公开的宣称伊拉克是中东第一强国,世界第四军事强国。俗话说“天狂有雨、人狂有祸”,膨胀的野心让萨达姆忘乎所以,最终撞到了美国这块铁板上,头破血流。也为后来美国发动第二次海湾战争,让其身死国灭埋下了伏笔。


落下m

萨达姆的百万大军当时也是号称中东第一强国久经战阵的,在断粮前意志够顽强(所以可能萨达姆自信了吧)。轰炸一个月,断粮了,什么意志都抵不上肚皮咕咕叫。而且,萨达姆军队组成很多不同的族的人呢,心未必齐。



1991年布什心不够大,合围了在科威特的40万伊军,就停火了,没有直捣巴格达,其实直捣巴格达也不是什么难事。(没有看到血战到底,当年一波推,把萨达姆弄下去不是什么难事)当时18军在左翼作战,纳西里耶8号公路就一屠杀场,阿帕奇见到移动的东西就打。怎么着都是死,当时伊军早日接受各项条件停火是唯一出路。比如停火后,汉莫拉比师企图突围,遭24师全歼就是例子。(86重型师都没兴趣跟你对等对抗)



其实萨达姆真的不太理智(也许是为了团结内部各力量所以发动战争),2场大规模战争,接连发动。本来跟伊朗打了8年,就该休养生息。科威特那些债务可以慢慢谈,这家伙非要玩土地扩张。 刚刚打好两伊战争,又打海湾战争,而且都是在本国国内的,这个谁受得了。(难道想玩当年古代的秦扫六国?)



他连国际局势都不关心,以为后面有苏联人保他,结果苏联眼睛都不眨就把他卖了。(苏联那个时候很忙的样子,啊不,是俄罗斯)所以,可能是当年自信过头了,其实当时巴格达的夜空,居然还没有二线城市的年夜绚烂。伊拉克的军人,也并未抵抗到底,巴格达并没有看到激烈的鱼死网破。 只希望现在的伊拉克人民越过越好些吧。


李三万的三万里

当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波斯湾集结了包括9艘航母及两艘现代化改装后的战列舰以及大规模的先进战机、装甲部队,总兵力达到了60多万,而萨达姆在得知联合国军集结的消息后,才认清了事情的严重性,但是他不想就此罢手,因此,快速集结了120万人的地面部队,另有驻扎在科威特的54万兵力,但空军方面只有苏制的米格-29可以与西方抗衡。而战争的过程则是萨达姆所始料未及的~短短的42天,伊拉克的地面装甲部队及空军、地面雷达系统被全面打瘫。随着自己的所有重武器的损失殆尽,萨达姆被迫无条件从科威特撤军。


所以说伊拉克不是想与联合国军开战,而且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联合国军已经在波斯湾集结重兵,这说明要进攻,或者是威慑。而美国一家就在此集结了6艘大型航母,这一数字说明不是威慑而是开战。正是基于此,萨达姆才临时组建地面部队,做好开战的准备。也是出于无奈,但是,这些也是萨达姆咎由自取的~如果他不入侵科威特或许不会发生(至少不给美国以借口)。


纵横捭阖2011

人世间最远的距离,不是生离死别,而是我把你当爱人,你却在我背后捅刀子。

1979年,萨达姆通过政变上台。作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他上台后和的风格隔壁的宗教疯子霍梅尼完全不同。

霍梅尼在伊朗极其愣头青的同时驱逐美苏两大超级大国,让全世界为之侧目。而萨达姆就很皮,明面上倒向苏修,背地里还和美帝眉来眼去,暗送秋波,尊重两位老大在伊拉克的利益。世界两大壮汉本来被伊朗撩拨的心头火起,一看伊拉克这小娘子如此善解人意,也纷纷投桃报李。两大集团同时对伊朗加大制裁措施的同时,又几乎同时加大对伊拉克的扶植力度。

1980年,被两大集团伺候得雄心万丈的萨达姆,为争夺阿拉伯国家领导权,对被制裁玩得焦头烂额,内忧外患的伊朗宣战。因为打的是阿拉伯人的世仇波斯人,萨达姆被当时海湾地区年轻人视为偶像,当时萨达姆的画像不仅伊拉克挂,沙特、阿联酋、约旦等国也遍地都是。

这一仗,一打就是八年。几十年后回头看,霍梅尼缔造的伊朗越活越滋润,而萨达姆和他的帝国,却早已被雨打风吹去。看来有时候愣头青也不是坏事。

虽然两伊战争伊拉克并没有获得最终的胜利,但因为痛揍了代替越南成为美帝最恨国家榜首的伊朗,这个投名状交的可谓入心入骨。萨达姆本人因此也颇为自得,直到二十年后他在法庭上被审判时仍想不通。

“我打伊朗给你们美国人报仇,打科威特事先也给美国报备得到你们的默许,为何还要这么怼我?”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有两个原因,其一,科威特曾经是伊拉克的一部分,在二战之后才被英国人强行分割。其二,伊拉克和科威特当时就油田归属问题有很大的争端,科威特趁两伊战争伊拉克无暇它顾偷采了不少油。

萨达姆一看,老子为阿拉伯兄弟流血流汗,你个瓜娃子还想让老子破财流泪,婶婶也不可忍啊。于是在美国默许,苏联自顾不暇的情况下入侵科威特。

这再次暴露了萨达姆这种小国政治人物狭隘短浅的政治眼光。在苏联日趋破产的情况下,美国在中东的头号战略布局是防止中东出现一个真正的霸主。为此,在两伊战争后期,因害怕伊朗真的让伊拉克吞并,不惜偷偷资助头号“仇人”伊朗(伊朗门事件)。这也是迄今为止美国对中东的一贯战略,谁起来就打谁,没有例外。那些将其归纳于“民主、正义”的人,不是智商问题就是屁股坐歪了,没有其它可能。

正愁没有借口填补即将崩溃的苏联在中东留下的政治真空的美帝,对伊拉克的要求可谓喜出望外,真正的想打瞌睡,不仅有人送枕头,连房间和暖床的都安排好了。

老布什当时可能就差没点头来一句“很好,加油干,我看好你”吧。

1990年8月1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第二天,美国就宣布“沙漠盾牌行动”,口头上是防止伊拉克扩大战争范围,入侵沙特,实际上是调兵遣将,为打击伊拉克做准备。并在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提出谴责。

直到此时,萨达姆依然在做他阿拉伯联邦共和国总统的美梦,认为美国人只是吓吓他,不会有进一步的行动。

然而,不到3个月,美国调兵遣将告一段落后,立即向伊拉克下最后通碟,命其从科威特撤军。这时萨达姆才目瞪口呆,意识到大事不妙。但已经晚了,吞并科威特几个月,不说军队,连地方行政官员都已经派出去了。

就算萨达姆冒着民怨沸腾、威信扫地而直接下台的危险答应了美国的要求,为期一个礼拜的最后通碟他也没法完成撤军撤编,只能打落苦果往肚子里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