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传播工匠精神 广东工会要走出新路

探索传播工匠精神 广东工会要走出新路

“工人在线”第51场在线交流活动现场 郗建新/摄

出席嘉宾

李和森 省总工会副巡视员

宋善斌 省总工会宣传教育和网络工作部部长

田紫光 省总工会经济工作部部长

陈秋娟 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药集团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文宣政工部副部长

公丕钰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博士、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员

吴兆春 广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金融学博士、特邀评论员

傅力普 全国劳模、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任销售服务支撑岗位

王月梅 全国劳模、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日立乐金光科技(惠州)有限公司劳务Team课长、工会经审主任

余子炜 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州柴油机厂股份有限公司总装车间研试组组长

黄 彬 职工代表、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一中心车站服务二部高级客车司机

开展主题宣传教育 成立广东工匠学院

“广东要在探索传播工匠精神上走出新路”

主持人:自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后,全总、省总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回信重要精神”的系列热潮。请问省总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李和森:省总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及时传达学习回信重要精神,抓好贯彻落实,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关爱传递到每一位劳动模范和职工心坎上。省总组织了三个活动。一是组织省总机关、各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深入学习。在全省劳模群众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二是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省总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基层开展“六进”活动,推动回信重要精神进社区、进企业、进车间、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三是利用宣传阵地和网络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重点抓好总书记回信重要精神和劳模在各条战线突出事迹宣传工作。“五一”期间,联合省内主要媒体和重点网站集中报道了劳模的先进事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主持人:省总在学习、宣传和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方面,主要从哪些方面着手,目前取得哪些成效?

宋善斌: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活动,每年在全省评选出40位劳模和20名南粤工匠作为宣传对象,在公交站、地铁等人员密集场所以视频、宣传画等形式宣传。组织劳模先进事迹报告团到企业、车间、学校做巡回宣讲。南粤工匠进校园的宣讲活动在社会各界也产生了很好的反响。二是和省委宣传部将“南粤工匠”每年的评选作为一个品牌,从2016年起以“德艺双馨、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守正出新”为精神,在主要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三是运用新媒体大力弘扬劳模精神,通过持续不断的高频度宣传,在社会上营造了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

主持人:5月22日,广东工匠学院成立。当初设立广东工匠学院的初衷是什么?

田紫光:省总成立广东工匠学院,主要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央深改组第32次会议通过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现在我们需要迅速、大面积地来提升劳动者技能,广东工匠学院的成立主要是针对产业工人可以制定一些合适的课程,让他们在工作的同时能够到学校继续学习深造,对产业工人进行批量培训。广东工匠学院将履行六大方面的职能,包括开展职工素质教育、提升产业工人技能、培养服务南粤工匠、传播工匠文化和劳模精神、促进产业工人创新创业、推动产业工人技术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时,结合现代产业发展,努力打造与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时期产业工人终身教育体系,为广大产业工人提供深造进修学习的机会,作为完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

主持人:吴兆春教授,请问您对工匠学院有什么建议?

吴兆春:我初步有三点想法。第一要做出特色来,将广东工匠学院做成新时代弘扬传播工匠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使广东在探索传播工匠精神上走出一条新路。第二要将规模做大、将影响力做大,共同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尽力。第三要“走出去”,与学校、产业进行深度合作。

主持人:为弘扬工匠精神,广东工会近段时间推出了哪些措施,挖掘和树立哪些具有标杆意义的“南粤工匠”?

宋善斌:省总工会从今年年初就联合相关部门在全省制造业领域开展敬业行动,包括敬业精神宣教行动、敬业典型选树行动、敬业实践行动、敬业保障机制建立行动、敬业示范点创建行动等五大行动。二是开展“南粤工匠”推荐学习活动。三是联合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等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企业)”百场宣讲活动。四是联合《南方》杂志社编印《致敬南粤工匠》一书,免费赠送给广大职工学习,进一步推动形成尊重劳动、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造就培育更多德艺双馨的“南粤工匠”。

主持人:广东敬业行动主要面向哪些行业?具体内容是什么?目前开展情况如何?

宋善斌:广东敬业行动主要是面向全省制造业领域。主要通过推进实施五大行动,在全省制造业领域培育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操守,提升刻苦钻研、专业精业的职业素养,打造崇尚质量、精益求精的职业文化。目前已制定下发《关于在全省制造业领域开展敬业行动的实施方案》,5月18日举行了敬业行动暨寻找2018年南粤工匠的启动仪式,目前正按照寻找、推荐、宣传、学习四个步骤进行。

不断提高劳模待遇 工会提供全方位服务

“今年预算投入900万支持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

主持人:请问广东工会目前服务的各级劳模有多少?

李和森:目前广东工会服务的各级劳模有1.5万多人,其中全国劳模993人,省级劳模是7572人,省部级劳模337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01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2697人。

主持人:工会为劳模提供了哪些服务?主要分为哪些类别?有哪些特点?

主持人:从企业层面,在关爱劳模方面,企业工会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主持人: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设立和发展方面,工会担当了怎样的角色?劳模创新工作室在企业发展和工人队伍建设上起到怎样的作用?

田紫光:省总一直以来都很重视支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工作,专门制定《广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命名管理工作暂行办法》,主要是规范这些工作室的创建。每年认定一批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以此发展和推动开去。省总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工作室,给予10万元的经费支持。此外,省总还很重视对创新工作室的指导和服务交流,以3年为一个周期进行考核评价。如果3年继续保持优秀,创新工作室将获得10万元经费支持。2016年评了30家,2017年评了60家,今年预算投入900万元支持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

主持人:加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条件是什么?

余子炜:工作室并不是个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分三个类型:技术型、技能传授、管理创新。上个月我加入到公司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目前,工作室有9名成员,全部是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以及在一线岗位上表现比较突出的同事。

傅力普:我所在的傅力普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有11人,大部分是一线员工,没有学历要求。在海岛,很多业务的支撑需要不同部门的协调,创新工作室就起到中间支撑的作用。

大力推动引导工作 不断扩大服务

“切实强化措施,保证工会服务劳模工作落到实处”

主持人:在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新征程中,广东各级工会将采取哪些举措服务好劳模和职工?

李和森: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举措。首先要持续抓好宣贯工作;第二要大力推动引导工作,让劳模的宣贯工作、工匠精神进校园工作发挥有效作用。第三要不断扩大服务,劳模是我们重要的服务对象,一线普通劳动者我们也应重点关注。第四是切实强化措施,保证工会工作落到实处,推动形成崇尚劳模、关爱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社会氛围。

主持人:作为劳模代表、工匠代表,将如何发挥自身的影响力或者作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傅力普:首先是生活上更加严于律己,在工作上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配合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余子炜:作为新时代的工匠代表,我会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工作热情带动更多的同事和更多的伙伴,激励大家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黄彬:我会将学习到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带回去,向同事们宣传,同时为公司培育更多人才。

点评:吴兆春

在访谈中,切实感受到省总工会近年来在关爱劳模和劳动者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广大工人和劳模都能够自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这次的回信重要精神,并将回信重要精神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自觉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新时代伟大工程奉献自己的力量。最后,我对省总工会还有一点期待,希望省总工会联合省人社厅等部门,对在广东就业的劳动者进行更大规模的劳动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素质。

总结:李和森

此次活动有四个方面的感受。一是本场活动的主题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指示要求是深度契合的,广东再次大发展,劳模应该先行。二是幸福是靠奋斗、劳动实现的,劳模的分享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新时期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也深切感受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三是劳模生活在我们的身边,示范作用大。我们要及时有效地把劳模创造的先进生产技术、工作经验传播到广大职工群众中去,充分调动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广东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四是工匠精神需要培育,我们工会的同志应当首先担起责任。

总策划:吕业升 李长峰 刘红兵

总指挥:张振飚 王更辉 王垂林

总统筹:刘国斌 许平坚 陈宝平 郎国华 柳剑能 谢思佳

执 行:罗凯旋 张华平 黄应来 彭晓枫 周昭健 潘 丽 张奕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