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微影合并最新估值137亿,在线宣发巨头争霸四大趋势

9月21日,猫眼、微影合并尘埃落定。新猫眼的诞生意味着在线宣发正式进入两大巨头争霸时代,以光线、腾讯、新美大等为直接股东的新猫眼将直接与阿里旗下的阿里影业展开搏杀。

微影时代的交易分为两次,首次增资为整体作价中的一部分37.71亿元,对应占猫眼股比27.59%;林芝利新则一次性完成,作价8.97亿元占比6.56%。据此测算,新猫眼估值达137亿元,而半个月前,原猫眼的估值90亿。相对应的,9月21日收盘时,阿里影业的市值为322亿港元(折合人民币270亿)。单从估值来看,新猫眼仅为阿里影业一半。

但从主营业务和现有资源来看,两家平台高度重合,均围绕在线宣发形成上下游联动,尽管阿里影业高喊致力于适应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猫眼即使不使用相同的概念,其发展方向势必与其异曲同工。和其它领域一样,BAT助推的互联网+领域势必展开一轮新竞争,但不同的是,基于影视行业的特性和两家平台的现状,其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竞争将呈现与以往不同的特征。

连横合纵

其实,从2015年,微影收购格瓦拉开始,在线票务乃至宣发,资源就开始集中,连横合纵启动。

今年3月份,大麦网宣布被阿里巴巴收购,整合进阿里大文娱板块,在淘票票基础上补足演艺票务业务。随后俞永福重新定义阿里影业的战略目标——影视基础设施,可以说在经历了上一任CEO侧重上游投资制作影视的失败探索后,终于搞清楚了方向,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战狼2》的宣发成功,则更坚定了这一方向。

作为友商,同样致力于互联网+影视娱乐,其实可发挥的空间有限,由票务而至宣发,再到后电影市场(比如衍生品),与阿里影业无异。

相同的是双方背后都站着巨头,不同的是基因还是有所差异。阿里影业尽管是由影视制作公司文化中国而来,但目前无论从团队还是战略,均打上了深深的阿里烙印,互联网基因强于传统影视制作。而猫眼尽管最早出自美团,现在又由腾讯加持,但其控股股东依然是光线这家传统影视制作发行公司。

当然,犹如现在无法评判电商自营还是平台模式哪个更好,阿里影业与猫眼微影目前同样是两种资源匹配和路径。

不得不说,阿里的电商基因对于阿里影业的宣发业务有着强大的支撑。从话语权而言,阿里影业可以撬动包括天猫、淘宝、支付宝、优酷等在内的阿里资源;而猫眼尽管背后站着腾讯、新美大,但两者毕竟只是股东,在业务层面能提供多少资源,不得而知。猫眼CEO郑志昊拥有腾讯(曾负责QQ会员和QQ空间)和新美大(腾讯入股大众点评后,进入大众点评)的经历,或许这也是光线、美团和腾讯能接受的最大公约数。但是一个新平台的发展,靠个人显然是力不从心的,更多的是取决于各股东的战略资源倾斜程度。

阿里影业缺少的是上游制作,尽管此前多参与投资制作电影,但目前这一业务成为宣发辅助,由此导致其必须通过竞争获得更多的发行标的。目前来看,其主要还是采用联合出品、联合发行的形式抢占市场。

这一点上,猫眼暂时优势明显,其控股股东光线系,本身属于国内前五名的影视制作发行公司。根据公开数据,2016年其片单达到34部,甚至出现积压,需要三五年消化。单纯从发行权方面来看,猫眼占据优势。

从属于某一影视系获取优势的同时,其也将封闭于此,五洲、华谊、万达、博纳和光线都是竞争对手,其出品的片子和发行的片子是否与猫眼分享,势必存在多重考量因素,而阿里影业则相对超脱,这也是此前传统影视公司质疑阿里影业的一个焦点,也多多少少影响了俞永福所说的不与影视公司竞争,而是提供基础设施,从直接竞争升级为赋能。

猫眼微影合并最新估值137亿,在线宣发巨头争霸四大趋势

四大趋势

互联网宣发领域,大局初定,未来双方的竞争不可避免。但是将不同于电商、共享单车、O2O等领域的拼杀,该领域将呈现新的特征。

首先,不再会出现的大规模的价格战。无论是当年的“千团大战”还是出行领域的滴滴快的,背靠巨头形成巨头二元格局后,都会掀起“烧钱”大战。但是猫眼微影和阿里影业预计将低调的多。单从资本市场而言,阿里影业是港股上市公司,猫眼的一大股东是A股上市公司光线传媒,财务报表将直接影响其补贴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光线传媒对猫眼的态度。9月初,光线传媒以90亿元的估值从光线控股平行购买11.11%的股权,持股比例由19%升至30.11%。而这也是为此次交易做准备,合并微影后,光线传媒股权被稀释,但是依然占比19.83%。可见,保证上市公司光线传媒在猫眼的股权是王长田非常重视的。尽管依然没达到财报披露的20%红线,但猫眼的盈亏依然对于光线传媒只管重要。谁有说的准,哪天猫眼独立上市受阻或者其他原因,被并入上市公司光线传媒。

另一个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价格战的原因基于行业判断,去年经历了大面积票补后,今年两大平台都大幅压缩了这块儿支出。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风险相对较高,每部影片之间的差异很大。阿里影业有《战狼2》的战绩,也有成龙《绝地逃亡》的败绩。因此,票补并不能带来用户的高粘性。

第二个趋势是小平台将更加步履维艰。影视宣发领域,在线依然会延续二八甚至一九定律,及10%的影片贡献90%的票房。据数据显示,2015年,4%的影片贡献了57%的票房。而阿里影业和猫眼微影携庞大的营销和售票网络,将进一步放大头部效应。这对于其它在线宣发平台而言,并不是好消息。

因此,对于微影的创始团队而言,进入猫眼体系无疑是最佳选择,其搭上了在线宣发的末班车,完成了理想与事业的交汇。

第三大趋势,未来宣发和票务将影响院线排片。传统的影视产业链条中(制作、发行、放映),其实以影院放映为主导,院线排片直接影响票房收入,与院线经理搞好关系是之前发行方的重点工作之一。即使去年的《我不是潘金莲》,有名导加持,冯小刚还是因排片问题炮轰万达。

但是随着宣发和票务向两大互联网平台集中,未来将直接影响院线排片。在线宣发具备精准、集中的特性,并且可基于地理位置实时预判和定位某一区域销售情况,由此院线根据数据安排电影场次。2014年的《心花路放》更是一次尝试,以预售方式提前锁定票房,并且可合理安排排片。

第四大趋势,宣发和票务合二为一。传统宣发多以媒体广告、线下宣传为主,购票则通过另外的渠道。而目前互联网平台合二为一,看到广告即可找到购票入口。阿里影业和猫眼微影均在票务和票务系统方面布局。这大大缩短了用户的消费决策路径。

经过多年市场培育,在线宣发万事俱备,找到了方向,也确定了路径,市场格局基本确定。剩下的就要看谁的赋能能力更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