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善人做善事,唯独不拜神佛,被收去一魄后,方知善念也会变恶行

世间之事,最难懂的是人心。人心当中,最难懂的是自己的心。讲个前朝的故事,供君一叹:

从前有个梧桐县,县里有个大善人姓高,高善人承祖辈荫护,家业殷实,米铺布庄,良田无数。高善人十八入世。二十岁而执家业,敦亲睦邻,济老扶幼,开设书塾粥厂,贫困人家皆可来领粥度日,幼子开蒙,分文不取。因此得了高大善人的称呼。

大善人做善事,唯独不拜神佛,被收去一魄后,方知善念也会变恶行

高大善人勤修己身,与妻子琴瑟和鸣,从未动过纳妾的心思,一儿一女都伶俐可爱,城中之人都羡慕高善人的为人之道,常常羡艳,为人一世,就该如高善人一般方才不枉度岁月。

只有一样,高善人与常人不同,他入寺庙见了佛像,只看不拜,家中妻儿也不许参拜,旁人疑惑问他这是为何?高善人只笑着说,他修身修己,自身为佛,何必去拜那泥菩萨!

梧桐县算不得是太平地界,这许多年来,闹过灾荒旱涝,山贼侵扰,高善人广散钱财,城中百姓方得度过灾年。而这一年,城中闹起了怪病,得病之人脸色青黄,气虚体弱,渐至昏沉妄语,药石无用。开始只是几户人家得了病,竟蔓延开来,城中十之三四皆卧床,眼见着梧桐县就要变成一座死城,高善人心如火焚,请了多少名医来,都束手无策,说这倒不像是病症,莫非是妖邪作祟?

可僧人道士也来了一拨又一波,城中依旧暮气缠扰,这到底是什么怪病呢?

高善人听得一道士叹息,说此事非得奇山张天师亲来,可张天师是出了名的“难请”,世间财物名利,他视为浮云,若是救民济世,张天师又说各人各安天命,何必扰天道?

大善人做善事,唯独不拜神佛,被收去一魄后,方知善念也会变恶行

高善人既知张天师是得道之人,便决定去请张天师来这梧桐县。派人去请不够心诚,动以财帛又见了俗,高善人年近五十,住着一只木杖,自梧桐县向西三百里,一步步走了过去,夜不投宿,只栖在树下,饮食唯进清水馒头,以示诚心。

十天方至奇山脚下,张天师早听了徒弟来报此事,故意紧闭山门,高善人又苦侯三日,才得以见了张天师,唇皮尽起,脚上磨破了血泡,浸透鞋袜,结成一块块污泥,全没有了富贵员外的样子。。。。。。

张天师终于答应随他去梧桐县“捉妖驱邪”。

可进了梧桐县,张天师两天内转遍全城,连附近荒郊山野河流都去过了, 也未发现有何异常,城中病人还在继续增加,如何的熬药帖符,似乎都不能阻止这怪病的蔓延。。。。。

第三天夜里,张天师没有出门,而是在高家院子中对月沉思,忽然见到一团黑雾飘出院墙外,张天师提气去追,那黑雾穿街入户,竟奇快无比,整整追了一夜,破晓之时,张天师远远见着那黑雾投入高宅,再也寻不到了。张天师在高宅门外沉思起来。。。。。。

第四天张天师没再出门,反而是在高宅同高善人饮茶闲谈,高善人心急也不敢催,直到掌灯时分,张天师方才推说困了,让高善人自去歇息。

到了丑时,高善人忽然被张天师拍门叫起来,约去书房一叙。两人对着烛火对坐,高善人似乎有些还没睡醒,呆呆看着张天师,张天师不讲话,他也不讲话,嘻嘻傻笑着。。。。。。

张天师拿出一个小巧的黄布口袋,让高善人捂在腹部脐上,高善人照做了,也不问为什么。

丑时将尽,天色欲明,那团黑雾飘悠悠的进了书房,围着高善人转了几圈,似乎在寻门路而入,化作一股箭形,直奔高善人脐上而去,都被那个小黄布口袋收了进去。

张天师将布袋系了口,摇摇头叹了口气,让高善人回房睡去吧。。。。。。

到了第二天,醒来的高善人清醒许多,只是觉得身体乏力,说不上几句话便要喘息半晌,家中妻儿都很担忧,张天师却摆摆手,说无妨,伤不了性命,那城中怪病的源头,他已经找到了,三天内必见成效。

果然,三天后,城中之人身体康复,飘在梧桐县半年之久的药味和愁苦散去,开始能听见门户里的说笑声了。。。。。。

只是高善人的情况依旧,时常发呆,要推一下才能返回神来,高善人的妻子担忧,问张天师这是什么症状,怎么像是丢了魂一样呢?

张天师苦笑道:不是丢了魂,他这是丢了一魄哩!

原来张天师追遍全城,最终收进黄布袋里的黑雾,并非妖邪鬼祟,而是高善人的一魄!

人有三魂七魄,魂善而魄恶,高善人“心比天高,自比神佛”,他确是善人不假,只是内心对于“善”的追求已经成了一种执念,他“嫉妒”神佛不显却有人参拜,自己广行善事,却仍只是凡人罢了。

这种执念被高善人压在心底,连自己也没有觉察,此“善”竟化为“恶”念,被恶魄感知,久而久之竟能夜里离体而去,游走全城,让城中之人病痛疾苦,方才能显出他高善人的“大善”来!

高善人听了张天师讲出的缘故,面上青红转变,想不到自己竟是害了百姓的罪魁祸首,他日日反省己身,竟不知道善念已经变成恶念!

张天师把那个黄布袋交还给了高善人,他失去一魄,才会时而呆傻,可毕竟高善人无心之过,他亦不忍心散了这一魄,交给高善人,且看他如何处置。

大善人做善事,唯独不拜神佛,被收去一魄后,方知善念也会变恶行

高善人对着那个黄布袋整整三天,最终长吁了一口气,请张天师帮他引魄入体,身体痊愈。

高善人褪下绸缎衣裳,换上了青衫布鞋,向妻儿做了交代,他要随张天师入山修行,恶魄既生,仍需善念去解,只是这个“善”,不再是于人世间“沽名钓誉”的伪善,他所需的全部,都在自己身上,不必向外界寻求了。。。。。。

高善人跟着张天师走了,城中之人知道了此间故事,并没有因此咒骂恶魄害人,而是说高善人不但心善,还能直视恶念,甚至为此放弃世间荣华,这才是真的“大善”呢!

谁人又敢说自己全无恶念呢?唯有能正视恶念的勇气,才能转恶为善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