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香一瓣|再敘家鄉

再敘家鄉

傅劍

心香一瓣|再敘家鄉

四月的春晨,東方山嶺漸露朝䂀。然半彎新月,仍懸於南方天幕。已是寅時中,響山寺小街,從沉醉的春眠裡甦醒過來。街上空,飄浮著淡灰色的霧紗,隨著天漸亮,而緩緩地散去。掃街的環衛工人,早已掃畢,街道上乾淨而寬廠。幾家早點店,燈光依然亮著。各種幹稀湯粥,和蒸炸包子油條,熱氣騰騰。滿條街空氣中飄溢著煎油的香氣。肉案的老闆,己擺好新鮮豬肉,旁邊的方凳上,放置好電子稱和盛錢木箱子。百貨店開門聲,此起彼伏。賣菜和水果的老闆,把新進的蔬菜和水果,樣樣整齊地擺好在店門外。賣魚的來了,賣豆腐的也來了。他們走到響山寺小街中心橋頭上,靠近三岔路口的肉案與賣菜邊,比鄰而“據",遇到熟人或者不熟的人,連連招手呼喊:“來!來!買兩條!剛從河裡才逮的!”穿過街道,朝百嶺方向的水泥路,從千年古寺一響山寺大門樓前通過。自小村合併成大村後,百嶺村併入響山寺村。

心香一瓣|再敘家鄉

響山寺村,是個有佛(福)氣的村。皆因一座千年古寺,孕育其中。據說是緣於一個美麗的傳說。在唐朝時期,一位得道高僧,三山五嶽,雲遊至此。途經段太尉府第時,慧目一瞄,心念頓生。遂登門拜訪段太尉。家僕引至客廳,太尉問高僧:何事?高僧曰,吾觀貴府之宅,有佛光兆現之象!望太尉可否舍此別移,此宅之基,乃贈與我修廟弘法,廣佈佛緣善念。太尉陡然怒氣沖天,大斥高僧胡說八道,遂轟至門外。然是夜,黑漆如鍋,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地動山搖。整個段府連同後山,轟轟作響,不絕於耳。似有牆倒屋塌,山崩地陷,頃刻化為烏有之勢!段太尉頓時面如土色,魂飛魄散。心中倏明,驚遇高人!遂率全府家眷、僕人,高燃明燈,齊刷刷跪於府門外,高聲懇求:“得道高僧,請恕我無禮!得罪!得罪!還望大師進屋一敘!”高僧倏忽現身人前,哈哈一笑,進屋敘畢而憩。第二天,早飯畢,太尉輕問:“大師須用多大面積蓋廟?”高僧答:“一袈裟之地足矣!”段府上下,轟堂大笑。高僧笑而不語,健步來到響山嶺上,後面跟著太尉、家眷、僕人,還有四周的村民們。高僧慧目一掃,嶺上嶺下到處是人。抬眼望,腳下響山嶺正對面(南方)有一座山,形似香爐而立。稍頃,便解下袈裟,望了太尉一眼,揚手拋向空中。那袈裟越升越高,越來越大,在高空化為一團烏雲,遮住了陽光。整個太尉府第及周邊的山地,水田,菜畦,茶園,全被籠罩陰影之下。太尉目瞪口呆。至此心悅誠服!舍此相贈!好在段太尉,也是一位正直仁義的好官,深受鄉民敬重愛戴。唐德宗時期(779一1805)建成廟後,高僧因想起自己作法之事,得此廟基。遂把寺廟名為響山寺,廟後座山名為響山嶺。又因段太尉正直剛強,鄙視奸佞,終為奸佞所害致死。後被當朝皇上,追封諡號忠烈公!高僧服其品德,在寺廟內建立忠烈公祠堂,以紀念太尉功德彪日月,剛正炳千秋!

心香一瓣|再敘家鄉

響山寺村,是一個有豐富紅色歷史文化內蘊的村。給毛主席和中央首長們,當了十一年炊事班班長的老紅軍李開文,家就住在響山寺後面廟灣組。毛主席最愛吃李開文燒的紅燒肉,對老班長廚藝精湛,稱讚不已。現在,這道紅色經典菜餚,已被金寨縣作為紅色文化開發出來,傳承下去,擴大知名度。想當年,為了革命事業,拋妻別子,跟隨大部隊,爬雪山,過草地,是何等的千難萬險。從延安開始,李開文有幸選進毛主席和中央首長們的特灶班,任班長。給毛主席,周副主席,陳雲,李富春,蔡暢等中央領導,燒了十一年飯菜。直到全國解放,進住北京後,李開文推辭領導給安排的官職,主動要求回到家鄉槐樹灣糧站工作。由於響山寺,被國家徵用為糧站,李開文在此工作,其家由原先板棚村,也遷移至響山寺村廟灣組。還有老紅軍馬宗璜,也是廟灣組人。當年血氣方剛乾革命,也是經歷二萬五千里長徵,千辛萬苦,南征北戰,戎馬一生。解放後,任安徽省軍區第二副政委,少將軍銜。還有離響山寺四里多路,雙石園藝場處,便是毛主席欽點的“皮有功,少晉中”的中將皮定均的家址。因中原突圍,皮旅有功,驚創戰跡,馳名中外。皮定均從此聲名大振!現在響山寺希望小學,已被更名為皮定均紅軍希望小學。學校有皮定均將軍的後人捐資興建,配備圖書館,學生食堂,還有其它先進的教學設備。學生們幸福快樂地享受這美麗的學習環境,好好學習,健康成長!

心香一瓣|再敘家鄉

響山寺村,是一個熱情友善、民風淳樸的村。2017年臘月的一場大雪,封鎖了合武高速公路。橫穿響山寺街道上空的高架橋上,停滿了南北方向的各種型號的大小車。延伸裡把路。車上司機和乘客,又冷又餓。特別是小孩子,飢寒難耐。響山寺街道居民聞訊後,家家燒熱水,提著方便麵,或其它熱糧,紛紛送往高速路上。當那些受困的司機和乘客,接過送來的熱水和口糧吋,激動的熱淚盈眶,謝聲不停!一位五十多歲的老司機,感慨地說:“我開了半輩車了,在別的地方,碰到這種情況,總是被蠻宰蠻坑,發災難財。今天,我總算感覺到了革命老區人民純樸真情!熱情、友善、無私、奉獻!你們紅軍的家鄉人民,了不起!”說完,向面前的送水送糧的人,深深地鞠躬致謝!這一事蹟,一時間,迅速傳遍朋友圈和各大網絡媒體平臺。

心香一瓣|再敘家鄉

響山寺村,更是一個迴歸自然,休閒養生的好鄉村。整體村型狹長,為庫區一線村,緊鄰梅山湖。村內,除了千年響山古寺外,還有現開發的老紅軍李開文故居、中共早期領導人王明紀念館;另外,原國民黨抗日愛國將領、笫21集團軍總司令兼安徽省政府主席的廖磊之墓,也正座落於響山古寺背後的山上。現在,每年都有到響山寺村來遊玩的外地客。我認識一位長者,他是合肥一文化局退休幹部,居住於此。為人和靄可親,儒雅大度。書法、攝影俱佳!此地春花秋月、秋巒冬雪,梅山湖上漁舟夕棹、新月出浴、峰猴照影,楓霞染江等四季美景,盡收攝像頭下。他介紹許多親朋好友,來此遊玩。有的就在響山寺街上租房子住下來,與當地人閒聊,下棋,喝茶,悠然自樂。還有一對淮南夫妻,租住我鄰居的一間屋子作臥室,在此安居,種地,種菜。如果不是張口說話,口音不對,你疑為他們真是此地人呢!我很欣賞、很擁護這種城鄉租賃、互利互惠的新生模式!工作人員退休後,攜家帶眷,迴歸鄉村田園生活,有薪水做保障。盡享鄉村美景、新鮮空氣,多好!房主一家老小,在外打工掙錢,有人幫照看房屋,另外,無論是論年或者論月,都有百把幾十元或上千元的收入,安心!

心香一瓣|再敘家鄉

響山寺村,是我美麗的家園!你有太多太多的美麗,太多太多的溫馨,太多太多的故事,讓我寫不盡,贊不完!

心香一瓣|再敘家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