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綜地理常考點,內外力作用與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

地質構造的判斷和河流地貌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是高考重要考點。以特殊地貌景觀圖、地質構造剖面圖為載體,考查地貌在內外力作用下的形成過程是高考命題的趨勢。現在學習內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的內容,迎接高考挑戰。

一、 內力作用與地質構造

1、內力作用

(2).表現形式及影響

高考文綜地理常考點,內外力作用與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

內力作用表現及影響

(3).結果:使地表變得高低起伏不平,形成地表形態粗毛坯。

2.地質構造及其應用

(1)地質構造與地表形態

地質構造分為褶皺和斷層兩種基本類型,

①概念:岩層在強大的擠壓作用下,發生塑性變形,產生一系列的波狀彎曲。

②基本形態——背斜和向斜

背斜:岩層向上拱起;常形成山嶺,背斜頂部受張力易被侵蝕成谷地。

向斜:岩層向下彎曲;常形成谷地,不易侵蝕常形成山

高考文綜地理常考點,內外力作用與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

③褶皺山:由背斜或向斜發育而成的山嶺的統稱。

特別注意: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內力作用的結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在內力作用的基礎上由外力作用而形成的。

高考文綜地理常考點,內外力作用與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判斷方法及相應關係如下:

高考文綜地理常考點,內外力作用與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

地質構造是單純內力作用形成的,而地表形態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僅依據地表形態判斷地質構造是不準確的。

(2)地質構造的應用

地質構造在工程選址、找水、找礦等方面具有實踐意義,具體如圖所示。

高考文綜地理常考點,內外力作用與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

3.板塊運動與褶皺山系

高考文綜地理常考點,內外力作用與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

(1)板塊構造理論應結合圖示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復習:

①地球表層的岩石圈並不是完整的一塊,而是被斷裂帶(海嶺、海溝)分割成六大板塊,其中分別為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②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之上,不停地運動。

③如果板塊發生背離運動,地殼就會張裂形成裂谷或發育為海洋;如果板塊發生相對運動,就會相互碰撞、褶皺隆起形成高大的褶皺山系。

高考文綜地理常考點,內外力作用與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

板塊的相對運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④板塊內部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火山地震。

⑤生長邊界(海嶺、斷層)與消亡邊界(海溝、造山帶)。

高考文綜地理常考點,內外力作用與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

(2)部分地形區的板塊位置

①大褶皺山系、大島弧鏈多是消亡邊界,如阿爾卑斯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安第斯山脈、日本群島、馬來群島、新西蘭等均是由兩大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

②澳大利亞、南亞、阿拉伯半島、印度群島、斯里蘭卡島、塔斯馬尼亞島屬於印度洋板塊;格陵蘭島、西印度群島、火地島屬於美洲板塊。

③冰島(大西洋“S”形海嶺上)——生長邊界;新西蘭南北二島——消亡邊界。

④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脈和落基山脈為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脈為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碰撞形成。

(5)解釋地理現象,如山脈、裂谷、海洋、島嶼等地形的形成與分佈,地震、火山、地熱資源、礦產資源的形成與分佈等。

二、 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1.外力作用與地貌

外力作用主要表現為: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和固結成巖。其中以流水和風力的侵蝕、沉積作用的影響最為普遍和常見。

高考文綜地理常考點,內外力作用與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

2.外力作用的分佈特點及相應的地貌

(1)不同區域的主導外力作用的分析方法

高考文綜地理常考點,內外力作用與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

(2)同一種外力作用在不同區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

高考文綜地理常考點,內外力作用與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

②風力作用

高考文綜地理常考點,內外力作用與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

高考文綜地理常考點,內外力作用與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

③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蝕——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積——冰磧丘陵、冰磧湖等。

高考文綜地理常考點,內外力作用與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

高考文綜地理常考點,內外力作用與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

冰磧丘陵

高考文綜地理常考點,內外力作用與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

冰磧湖

3.河流堆積地貌

高考文綜地理常考點,內外力作用與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

高考文綜地理常考點,內外力作用與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

高考文綜地理常考點,內外力作用與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

沖積平原

4.外力作用的影響因素與分析

分析某一地域的主要外力作用類型,往往可以綜合許多因素。

(1)氣候因素:主要從氣溫與降水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①乾旱、半乾旱地區:晝夜溫差大,降水少,外力作用主要表現為風化作用和風力侵蝕、搬運、沉積作用。

②溼潤、半溼潤地區:降水豐富、地表徑流量大,外力作用主要表現為流水的侵蝕、搬運、沉積作用。

(2)地質地貌因素:主要分析基岩和地形地勢兩個方面的影響。

①石灰岩地區:由於岩石微溶於水,故外力作用往往表現為流水侵蝕、溶蝕作用。

②地勢較高的地區:往往表現為風化、侵蝕、搬運作用。

③地勢較低的地區:往往表現為沉積和固結成岩作用。

④地勢差異較大的地區:往往表現為流水的侵蝕作用。

(3)生物因素:主要分析植被覆蓋率高低的影響。植被覆蓋率低的地區,往往以侵蝕、搬運作用為主;植被覆蓋率高的地區,生物風化作用顯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