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翔:非虚构写作教学尝试——我的学生作文选

点击上方蓝色字,加关注!

非虚构写作教学尝试

——我的学生作文选

文 | 程翔

目前,中学生的写作多以虚构为主,注重文学手法。其实,他们将来真正从事虚构写作的人极其少,更多的是需要非虚构写作,而且写作应当成为日后生活和工作的基本技能。非虚构写作侧重实用性,包括现实非虚构写作和历史非虚构写作。前者是以现实为基础进行的写作,比如“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报告”之类;后者是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基础进行的写作,比如《苏东坡传》之类的著作。

这学期,我要求学生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作为写作对象,提前一周布置,选好后在网络环境下用两课时写完。这种写作,要求学生以研读文献为基础,叙述为主,兼有议论。要对丰富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按照写作意图来组织材料。这个过程就是逻辑思维的过程。

学生作文交给我后,我做了认真批阅,选出了12篇,既有成功之作,也有问题作文。或许问题作文更具有启发性。每篇后面加了几句评语,请大家分享。这仅仅是个尝试,肯定有不足,敬请读者批评。

水流花开无人赏,浅斟低唱万古扬

——柳永其人

北京101中学高一3班 王若卿

他仕途坎坷、生活潦倒,由追求功名失败转而厌倦官场,在风月花丛中寻找寄托,众红裙争相亲近;他不屑与达官贵人相来往,只嗜好沉溺于旖旎繁华的市井生活;他怜香惜玉,直把歌妓作倩娘……他是最风流却又最坎坷的一代词坛高手,他就是柳永。

柳永其人,宋代婉约派词宗是也。我只读过他的几首代表作,但也足以令我惊叹于他细腻的文笔和绮丽的词风。世上怎有如此细腻情思的古代士人呢?我不由得对他的生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词曲流传广泛,直至“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至于他为何自称“奉旨填词”,那是因为一首《鹤冲天》。他出身书香世家,本来向往功名,身上有着亲人们寄予的厚望。仁宗初年的再试,他成绩本已过关,仁宗却把他黜落,并批示:“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的词,在很大程度上注定了他要官场失意。面对这样的绝境,他也只好以“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来聊以自慰了。“忍把浮名”,一个“忍”字,道尽多少辛酸无奈!

其实,纵观柳永一生,真正体现他最美好时光的,是在那烟花巷陌,“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他作的词在歌妓间传唱,他也因此与她们关系密切,甚至能得到她们的财物支持。那些在他不如意的时候陪在他身边的烟花女子,是他词曲里的主角。他创制慢词,用俚俗之语来贴近市井生活,由雅至俗,雅俗共赏。他曾拜访身为宰相的晏殊。晏公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虽作曲子,但不曾道‘针线闲拈伴伊坐’。”晏殊自诩风雅,鄙弃柳永这种闲情俗志。可见柳永的大多数词,不为高官贵人所称道,却被风尘市井所喜爱。他那与官场格格不入的浪漫气质和不竭的音乐才华,以及青楼楚馆中倩娘柔情声色的陪伴之乐,支撑着他的风流叛逆,牵扯着让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以毕生精力作词的专业词人。

柳永也不只有情爱市井之词,他还善于作羁旅行词。他的这种词透着浓厚的文人气质,抒发着他追求功名不得的失志之悲和无枝可依的飘零孤独。而在这孤独高标之中,你仍会发现这类词中有连绵不绝的相思缠绵之忆,这大约是柳永词中难以割舍的烙印。然而,随着年岁渐长,他固有的价值观念,他身为士人的追求都让他渐渐疲倦,他终究还是看不破。“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我偶然读到的这首《少年游》,道尽了他的这种深刻入骨的疲惫和无依无靠。年轻时的歌酒风流尚可以逍遥沉醉,却不可能成为他孤老之际的依托。他放荡不羁的为人使他终身潦倒,死时竟靠歌妓捐钱安葬。他对妓女施予同情,还她们以应有的尊严,无怪乎由她们送他最后一程,甚至年年自发祭奠,以致后人留下“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的诗句。这些是柳永对她们一生爱怜的回报。“平生自负,风流才调。口儿里、道知张陈赵。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解刷扮,能口兵嗽,表里都俏。每遇看、饮席歌筵,人人尽道,可惜许老了。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剩活取百十年,只恁厮好。若限满,鬼使来追,待倩个,掩通着到。”这首词是柳永对自己人生态度的肯定,以狂傲的笔调,写出自己狂放不羁的性情。他是那样坚定的要求按自己的愿望活着,拒绝寻找一个精神上的归属,在那个年代,他是词坛的一枝奇葩,唯有独放。但正是他的独放,造就了后人的万紫千红。如果你也想欣赏这朵奇葩,那就请翻开一本柳永的词集吧!他是一朵绚丽的烟花,载着一朝风月,在青史的天幕下划过,留下浓墨重彩。自有人会流连在他的情海里,不忍释卷。

简评:

读者很难相信本文出自高一学生之手,因为文章的语言很圆熟了。其实这是非虚构写作的结果。要写柳永,资料极为丰富,且不乏文质兼美者,学生自然产生模仿欲望。于是,优美的语言就被借鉴过来,久而久之,耳濡目染,学生的语言就圆熟了。

南宋之光

——我心中的辛弃疾

北京101中学高一3班 何小可

提起南宋,人们不免总是低下头去,不忍回忆那段“靖康耻,犹未雪”的年代。然而,一个人曾经站出来,为灰暗的南宋增添一抹最亮的色彩。他,就是辛弃疾。

辛弃疾自幼习武,二十一岁便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他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然而都未得到采纳。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再重读他的作品时,仍然能感到一种从笔尖喷涌而出的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第一次读这首诗会给人以极强的画面感,半醉半醒间,诗人回到了自己所热爱的军旅之中。想起当年战前大口饮酒大块吃肉的场景,忆起沙场上战马奔腾,弓弦作响的时刻。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不受重用,悲愤之中便作出充满了英雄豪迈之气的《破阵子》。

辛弃疾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无奈中度过的。他太想为国家,为苍生黎民尽一份力,但是奈何国家将他弃之不用。这股能量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心胸,化作诗词。从他一次又一次的上书著论,可以看出他并不想当词人,奈何武途政路不通,历史遂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今人读辛词,眼前仍然能浮现出那个满面愁容,疲惫的眼里却闪着锐利光芒的辛弃疾。

简评:

本文表达了文学创作的原理:愤怒出诗人。学生的非虚构写作,要大量阅读,在阅读中明白事理,体悟人生,深化思想,同时也体悟文学创作的规律。

红颜舞息谢英雄

北京101中学高一3班 张艾祺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带着逝去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留下的就只有让世人传诵千古佳话。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江东女子,连准确的姓名生辰也不曾被世人得知。她千里迢迢投奔军营,只为了自己心爱的他。

气吞强敌,他具有无人企及的勇力;破釜沉舟,他是为人惊叹的英雄!每一次在乌骓马背上骄傲驰骋的他,每一声惊天动地的断喝都使暴秦的虎狼之兵堆尸成山的他,都令她心生爱慕。

垓下,残阳如血。

她默默站立在帐外,傍晚黄昏残日洒下的余晖将她悲伤的身影斜印在一片苍茫的大地上。“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满含悲伤的歌声在苍茫的旷野里回荡,催人泪下。她看着心爱的人,独自一人拿着手中的烈酒猛然灌下;她听着心爱的人,如泣如诉地唱着对她的留恋和无奈。悲怆的歌声和着从四面八方传来的楚歌,击碎了她的心脏,似乎也使太阳悲伤地溺下山头,再不忍直视这令人心碎的场面。

她只是默默地听着,看着,却没有一滴泪水顺着脸庞流下。她坚信心目中威武的英雄一定能够带领自己的部队斩下敌人的头颅,冲出重重包围,重振雄风!但她也知道,如此纤弱的自己根本无力帮助心爱的他。有自己在他身边,只会成为他最大的负担,她绝不会做那样的人。

她走进帐内,想在临别之前为爱人再舞一曲。没有悠扬悦耳的丝竹配乐,只有爱人悲怆的低吟和歌,这就足够了。蹁跹身姿,森森剑影,伴着四面楚歌的韵律,她跳出惊世舞步。她望着心爱的人,似乎回到了从前的日子。一路桃花依次盛开,一路溪流淙淙流淌,一路血流殷殷成河,一路白骨森森如山。一路刀光,一路剑影,一路烽火,一路血泪……伴着思绪起舞,她想起了自己这一生。跟随他,陪他一路杀敌向前,就算艰难困苦,她从未悔过。

舞到最后一式,看着洁白的长裙在空中飞扬,听着爱人如泣如诉的呼唤,她将手上的剑靠在自己颈上顺势一抹……雪白的长颈流出殷红的鲜血……她软软地倒在他怀里,看他流下大滴的泪水。她心里想:不管怎样,我以后再也不会拖累他了。她释然地闭上双眼,仿佛看到,她心中的爱人,已经带领他的军队,取得了胜利,坐在天下人都向往的宝座上……

乌骓嘶鸣,和着楚歌,应该是在呼唤她吧……

简评:

写得太美了!如诗如画,回肠荡气!非虚构写作不等于完全写实,有时候也需要借助想象和联想。虞姬资料甚少,霸王别姬的历史故事也很简短,本文作者借助想象和联想演绎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丰富了历史故事。

早年的汪精卫

北京101中学高一3班 刘景清

历史上汪精卫投靠日本成为汉奸后,一直为人所唾弃,是不折不扣的汉奸、卖国贼。如果我们抛开他从投靠侵略者到去世的劣迹,会发现他早年的经历是可圈可点的。

汪精卫,本名汪兆铭,字季新,后用笔名精卫为国人所记。汪家虽说不上富裕还是清贫,却是书香门第。祖父汪漫亭是举人,当过遂昌训导;其父汪省斋一生当幕僚;其长兄兆镛中举人,当过乐昌师爷。这样的家庭,儒学的文化气息是比较浓厚的。汪精卫幼年随父母读书,接受传统的封建教育,又天资很高,自幼聪明颖悟,五岁入私塾,八岁“已养成好读书的习惯”,“一生国学根基,得庭训之益为多”,学习应制文字,先生谓“其文气磅礴纵横,许为旋转乾坤之伟器”。他本人在1902年3月参加广州府试得第一名秀才,是个典型的封建官宦世家子弟,常理来说应当入朝为官,最后做出成绩,但他却选择了革命救国的道路。

若是谈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典范,谭嗣同当占一席,以其《狱中题壁》为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诗的最后两句所表现的无畏的英雄气概,以及诗人举身赴死的英雄举动为无数人敬仰。其实,汪精卫也曾写过这样的诗:“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他自比荆轲、钟仪,来体现自己对国家的热爱,尽管后来他愧对这首诗,但当时的他,却无疑是有骄傲的资本的,毕竟这是在他刺杀摄政王载沣无果被抓将被处决时写下的。

我们应当承认,早年的汪精卫确实是个为国家奔波操劳的人。若此仍不足以证明,那么还有些别的论据:1905年参与组织同盟会;1905年到1906年间发表一系列文章,宣传革命主张,抨击清政府和改良派;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以上之举要么是宣传先进思想,提高国民意识,要么就是参与行动尝试推翻旧政权,在今日看来,这样革命的行为在当年应当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我们也许可以说他是那个时代革命的先锋。

中山先生去世后,汪精卫被举为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然后有了七•一五政变,以及后来的投靠日本,成为伪政府的一号人物。大概当年没人能想到一代有作为的读书人,一个本应该会成为民族英雄的革命战士,最终会变到这步田地,令人惋惜,令人不解。惋惜也罢,不解也罢,叛国者究竟还是叛国者,即使在早年间有再大的贡献也不会被后人所接受,如果一定说有一点作用的话,那就是汪精卫的汉奸行为引发了人们对人性、国家、民族深深的思考。

简评:

本文之所以引起作者写作兴趣,大概是汪精卫一生前后天壤之别的经历。人生有些罪可以犯,也能得到人们原谅。但有些罪绝对不能犯,犯了就遗臭万年!人性是复杂的,文章体现出作者对诸多问题的独立思考。

失败的中兴之帝

北京101中学高一3班 尹泽楷

中国,五千余年的历史,从夏商到民国,成型的政权已有半百之数,开国之君必是英明神武,眼光独到之人,让人敬佩不已,而大多数的亡国之君,都让人扼腕叹息,或昏庸,或暴虐,但是总有一两个例外,给人留下无限遐想,崇祯皇帝朱由检,就是这样一个例外。

天启七年(1627)八月的一天,明熹宗朱由校和亲信太监王体乾、魏忠贤到西苑划水嬉戏。清风吹来,水波荡漾,一下子把明熹宗的船吹翻了,明熹宗落水,受了惊吓,落了病根,自知时日不多,便召见年仅十七岁的信王朱由检:“来,吾弟当为尧舜”。八月十一日熹宗驾崩,信王即位,年号崇祯。

朱由检成为了明思宗,但是朝廷里却不太想让他来当,阉党势力强大,客氏乳母在内,魏忠贤在外,这二人组合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一心只想扶植另一个傀儡皇帝,好继续做他的九千岁。但他没想到的是,朱由检即位后勤于政务,与先皇朱由校的妻子张皇太后联手,大力清除阉党,天启七年(1627年)十一月,崇祯帝抓准时机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使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一纸诏书,贬魏忠贤凤阳守陵,旋之下令逮治。在其自缢而死后,下令磔尸于河间。此后,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使气焰嚣张的阉党受到致命打击,把笼罩在朝廷上空的阉党毒云,扫了个一干二净。此时崇祯帝只有十七岁,即位仅三个月。同时,他重新启用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起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予尚方宝剑,托付他收复全辽的重任。崇祯十五年七月初九,因“偶感微恙”而临时传免早朝,竟遭辅臣的批评,崇祯帝连忙自我检讨。曾一度使明室有了中兴的迹象。

扫除了阉党,重新重用东林党,但是阉党留下的烂摊子不那么好收拾。当时内忧外患,后金异军突起,皇太极绕过宁锦防线直插北京;在内不断有农民起义,李自成、高迎祥、罗汝才闹得鸡飞狗跳,瘟疫爆发,民不聊生。把明朝推入必死之局,崇祯也是无力回天。

如果单单这么说,恐怕是太武断了一些。毕竟如果皇帝贤明,条件允许,即使朝廷漏洞百出,也有可能破而后立,成为中兴之君。而崇祯帝勤于政事,贤明宽厚,他六发罪己诏,龙袍上都有补丁,可以说是难得的明主。有如此明君,大明又怎么还会衰落?

那么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提明朝败亡的客观原因了。这确实也是令人扼腕。崇祯即位的年代,正好赶上了“小冰河期”,气温骤降,异常寒冷,连续十三年大旱,颗粒无收,当时国内将领有孙承宗、袁崇焕、卢象升、陈奇瑜等名将,蒙古铁骑虽勇,但有李成梁当年创立的关宁铁骑,孙传庭带领的秦军,卢象升率领的天雄军,靠着关宁防线,未必不能与之一战。有兵有将,皇帝贤德,大臣英明,一派本当盛世的景象。这万事俱备的中兴之局,但却因为赶上了小冰河期,化作泡影。这大概就是天意吧。

当然这不是说崇祯皇帝就没有问题了,他凌迟处死了大将袁崇焕,的确对形势产生了不利影响,但是如果没有这一场大旱,没有这一次小冰河期,那么恐怕农民不会起义,将领士卒不会没有军饷,明朝在抵御蒙古时能分出更多的心思,就以当时后金不到十万的兵马也根本撼动不了明朝。

可惜历史就是历史,它没有那么多“如果”。

简评:

有叙有评,这是非虚构写作的特点。写历史人物,离不开评价,而评价最能体现作者的思辨水平。本文作者不是历史学家,对崇祯帝的研究不一定非常深入,掌握的材料也不一定非常丰富,表达的观点也不一定恰当,但是作者经历了叙议结合的写作过程,这对其以后的写作做了铺垫。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并运用资料独立思考的能力一定会有所长进。

一生为情浸饮水

——记纳兰性德

北京101中学高一3班 陈奕扬

渌水亭下,词人醉茶。

那是出身诗书簪缨之家的纳兰性德。他御职圣前侍卫,袭南唐二主遗风,《饮水词》惊破天下;奇崛一生,鄙弃功禄,笔走诗词。

“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顺治十一年腊月十二日,“满清第一词人“纳兰性德落草于满洲正黄旗贵族家庭,标志一代风流才子横空出世。家族享有烈火烹油、鲜花著锦的辉煌,而他作为康熙权臣明珠之子,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注定仕途青云。果不其然,他既过弱冠便摘进士,名噪京畿,风采不能尽道。

作为皇帝身边的武官,他伴圣参与风流斯文的诗词之事。随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战略侦察;唱和诗词,译制著述,灌沐圣恩,年少英才,前途无量。然而就是这样金玉加身,纳兰性德在内心深处却痛恶官场的汲汲营营。他赠友人《野鹤词》直抒胸臆,一句泣血“富贵鸿毛轻”,彰示摒功弃禄的洒脱胸怀。

“心字已成灰”。纳兰作为仕途达人,情路却异常艰坷。年少与表妹情投意合,芳情暗定。怎奈表妹被送入宫闱,纳兰成了红墙外的萧郎。表妹入宫后郁郁寡欢,旋即速死,纳兰虽痛心不能自持,从此却懂得莫负韶光,只争朝夕。

幸运的是,纳兰而后遇见发妻卢氏,曾经将熄的爱情焰苗又被复燃。夫妻举案齐眉,情堪鸳鸯。纳兰寄情有处,二人相濡以沫,共度了赌书泼茶的美满生活。然而造化偏有意,捉弄神仙侣,卢氏红颜薄命,因难产去世,而纳兰陪伴圣驾竟不能相见最后一面。这成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清代词史上最绝丽的一部《饮水词》也由此产生。在这部词集中,纳兰饮痛悲述丧妻之苦,又回忆了无数往日鱼水之情,成就了连他自己都再无法达到的高峰。纵使之后纳兰又情托江南才女沈宛,怎奈终是续弦难圆旧梦。

“水月影俱沉”。在纳兰词中,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其多,其别业就名为“渌水亭”。这大抵是一处傍水的建筑,或是有水的园囿。对于水,纳兰情有独钟。水在中华文明中一直被认作有生命之德,因而用比君子,滋润万物,以柔克刚,川流不息。纳兰辞世之时,也没离开他的渌水亭。试想,如果这位词人没有了水,他的情感激发和创作灵感的迸出就要大打折扣,甚至几近干涸。

纳兰的诗词中,对荷花的吟咏、描述很多。他自号为“楞伽山人”,有禅缘者,尊荷花,更在情理之中。纳兰所居,所乐之处均有水存在,水中的荷花更陶冶他的性情。瓮山泊畔有芙蓉十里,玉泉山下有芙蓉殿,渌水亭边碧水菱荷,皂甲屯明珠花园遗址仍残留水沼,出土莲花纹汉白玉栏板……这无不说明荷花与词人的精神始终同在。

天妒英才,正如许多伟大而疏狂的灵魂一样,纳兰没有逃脱早逝的命运。康熙二十四年,年仅三十岁的纳兰卷着未竟的幻梦,驾着一身超脱的郁郁才气,溘然长逝。呜呼哀哉!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伊人仍旧 “小立樱桃下”,而你是否已经企达所热盼的世界里?

简评:

中学生喜欢纳兰性德的很多,尤其是女生。大概身为男性的纳兰性德在其作品中切中了女性的人文情怀。本文在语言上学步的痕迹比较明显,这是非虚构写作中不可避免的。面对纳兰性德这类诗人,作者模仿的欲望必然是很强烈的。脱离大白话,努力走向典雅,这是语言训练的必由之路。

于谦——赤胆忠心的英雄

北京101中高一3班 王泽凯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明代著名政治家于谦的明志诗,流传千古。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人。他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少年时即敬佩仰慕文天祥的气节,悬文天祥像于座位之侧,几十年如一日。他赞扬那种舍身为国的气魄,这想必也是他的追求和梦想。

永乐十九年,于谦离家进京赶考,这是他为国做事的开始。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虽然充满了艰难险阻,但他坚持走了下来。他知道,要为国效力。宣德元年,于谦被任命为御史,由于他的才能,很快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后来进京商议国事,因当时官场腐败成风,有人便让他带礼去见长官,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

当国家危难时,他挺身而出。正统十四年,也先率兵大举进犯。由于先前屡次战败,于谦作为代理兵部事务的侍郎,他要面对的是瓦剌的大军和城内低迷的士气。有人要南迁,于谦厉声说:“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京师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动便大事去矣。难道不见宋朝南渡的教训吗?”于谦力主抗战,最终得到了皇帝支持。敌方大军压境,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惶惶,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于谦请郕王调兵即赴顺天府。随后,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

防守北京,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同时也责任重大。研究完形势之后,他下达了自己第一道军令:“自即日起,奉命征调如下部队赴京守卫:一、备操军。包括两京备操军、河南备操军。二、备倭军。包括南京备倭军、山东备倭军。三、运粮军。包括江北所有运粮军。四、宁阳侯陈懋所部浙军。各军接到命令后,立刻出发,并按时赶到京城布防,如有违抗,军令必斩!”他用自己的行动,领导大明战士,让他们在最无助的时候站了起来,用“不战,则亡;不胜,则亡”的信念,战胜了敌人。

于谦性格刚强,遇到不痛快的事,总拍着胸脯感叹说:“这一腔热血,不知会洒在哪里!”因为总想为国家多出一份力,他看不起那些懦怯无能的大臣、勋臣、皇亲国戚,因此憎恨他的人很多,最终被奸人所害。死时,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只有正屋关锁得严严实实。打开来看,只有朱祁钰赐给的蟒袍、剑器。

“忠肃”、“丹心抗节”这是对于谦最好的评价。

简评:

作者对材料的加工比较粗略,比如结尾处。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有现成文献可参考,但若不加以细细整理,只是粗略剪裁,岂不成了“内容摘要”?但本文有一个突出优点,就是围绕中心“赤胆忠心”来组织材料,所以尽管线条粗,也还是呈现了人物的主要事迹。

涅槃重生——拉赫玛尼诺夫其人

北京101中高一3班 刘新欣

“太难听了!下去吧!”“这是什么音乐,拉赫玛尼诺夫根本不会写交响曲!”愤怒的观众叫喊起来,仿佛被七零八落的旋律捉弄了一样。在这时,拉赫玛尼诺夫正悄悄躲在螺旋梯上,听着四面八方如潮水般的嘘声,他捂着耳朵,逃到了街上。

他倒下了。虽然记忆已经尘封在箱底,但他时不时地还是会想起黑色的那一天。他被迷茫和自我否定的大海所淹没,看不到海平面上的一缕阳光,也看不清自己的模样。他不想再创作,他不再信任自己了。

“你将开始创作协奏曲……你会工作得称心如意……你的协奏曲会是最好的……”。他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坐在漆黑的小屋子里听到这些重复的话。大概是不想看到一颗闪闪发光的音乐之星就这样陨落,心理医生把他从深渊中一点点解救出来。他再次拾起笔,开始创作《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曾经溺于深海,当重见阳光时,便有更坚强的内心和澎湃的激情。1901年诊疗末期,拉赫完成了这首协奏曲,并于1901年10月首演。他亲自演奏钢琴,吉罗蒂指挥,莫斯科爱乐交响乐团伴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现存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版本中,里赫特的演奏是世界公认最好的。开头的十七声钟声般的和弦,虽然不沉重,但每一次触键足以让一颗浮躁的心倏然安静下来,接下来钢琴和乐队奏出了主题。拉赫的旋律是多变的,是流动的,有时像是风在耳边低声耳语,让人嘴角不禁上扬;有时又像是大洋上的惊涛骇浪,让人的心尖为旋律的磅礴所震颤。第二乐章中,里赫特从容不迫的演奏让优美的旋律中蕴藏的巨大力量藏而不露,却又能被人们体会到。第三乐章的结尾转向了C大调,仿佛美好重现,站在阳光下的拉赫向我们招着手,又自信地昂起了头。从沉重到明亮,随着他情感的变化,音乐一点点推进,最终铸成了这一不朽之作。

“在能爱时爱,能忍耐时忍耐,能宽容时宽容。上帝将是你的依归。”这是拉赫玛尼诺夫最喜欢的一句话。人生中的挫折过后,他走出了抑郁,又创作了许多不朽之作。他不会再被打倒,因为他已经足够坚强。

有人说,第一交响曲若不失败,拉赫可能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交响曲,会高于他现在的成就,但我不这么认为。如果没有第一交响曲的失败,便没有拉二,拉赫玛尼诺夫也不会是历史上的拉赫玛尼诺夫。

涅槃重生,才能到达更光明的彼岸。

简评:

本文写了一个在失败中重新站起的音乐家。对于拉赫玛尼诺夫,一般读者并不熟知,但是对于这样的故事,读者并不陌生。作者是一位音乐爱好者,从拉赫玛尼诺夫的经历中受到了启迪,所以选择了这个人物。在非虚构写作中,作者选择的写作对象往往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密切关系。作者写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是失败的故事,从简处理;第二个是东山再起的故事,是重点,浓墨重彩。这样剪裁,体现了“主题支配材料”的写作原理。

记周朝开国元勋­——姜子牙

北京101中学高一3班 何锦潼

姜子牙,亦作姜尚,是东海边人。姜子牙年轻时候当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 ,无论宰牛还是做生意,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可是到了70岁仍然无人欣赏,一直闲居在家。

72岁那一年,他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姜子牙先辅佐文王,后辅佐武王,建立了周朝,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影响久远的政治家、韬略家与军事家。

首先,姜太公是历史上出色的政治家。他政推行尊贤尚功的政策,就是选拔有才能的人做官,让他们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考核,凡是符合选贤标准的人,不分亲疏,用其所长,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作用。姜太公还把用人提升到事关国家兴亡的高度,提出“六守”、“八征”、“六不用”的人才理论。实践证明,他的用人思想不仅开创了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先河,也为后来齐国称霸列国奠定了基础。

其次,姜太公还是一位颇有谋略的军事家。姜子牙封齐建国后,相当多的时间是在镐京做周朝中央政权的“太师”,辅佐外孙周成王姬诵、重外孙周康王姬钊。成王时期,管叔、蔡叔、霍叔“三监之乱”,淮夷、徐夷、“殷东五侯”起兵反周,姜太公父子配合周公旦,或坐镇京都、运筹帷幄;或领兵东征、冲锋陷阵;或左右呼应,东西夹攻,迅速平定了这场叛乱,为二次安周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我看来,姜太公是历史上一位全能人物。他虽然大半生不得志,干过无数卑微的活,却从来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他渴望得到君主的赏识,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就是这样一种坚忍不拔之志,使他终遇明主,辅佐姬昌,成为历史上的显赫人物。

姜子牙对历史的影响是显著的。在唐宋以前,姜子牙被历代皇帝封为武圣,唐肃宗封姜子牙为武成王。宋真宗封姜子牙为昭烈武成王。到了元朝时期,民间对姜子牙增加了一些神话传说。到明代万历年间,许仲琳创作了《封神演义》,从此,姜子牙由人变成了神,并且为民间广为信奉。

这就是轰轰烈烈的一代历史人物——姜子牙。

简评:

姜子牙这个历史人物很了不起,有很多内容可写,特别是政治和军事两大方面。但是一般人受小说的影响,认为姜子牙主要是一位军事家。作者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把政治家的姜子牙放在首位,军事家的姜子牙放在次要位置,这是很恰当的。写一个人一生的行状,孰先孰后不是小事,关系到能否对人物正确的把握。

第一个拒绝服兵役的人

北京101中学高一3班 顾 湘

听说这个人,是在最近上映的电影《血战钢锯岭》中。这部电影由真实的历史改编而成,我因此认识了这个伟大的士兵,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他的名字叫做戴斯蒙德·道斯,于1919年2月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林奇堡市。1941年12月,日本突袭了美国夏威夷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美国利益受到重大损害,并于第二年年初正式对日宣战。几个月后,年轻的戴斯蒙德与很多热血的美国青年相同,他选择了参军入伍,保卫国家。但是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拒绝携带武器杀敌。戴斯蒙德坚信以基督教为信仰作为武器投入到战斗中。

他的举动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军队中,大家视他为异类和懦弱分子。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唯有用自己的双手奋力杀敌才能拯救国家的命运。大家瞧不起他,认为他是胆小鬼。因为拒绝使用枪械,他被军法处置,被定为“拒服兵役者”。

但是他坚定自己的信仰,没有屈服于军法和权势,没有在意旁人的看法。他希望在不碰枪械的同时,作为一个医疗兵参战。也许是被他那精神所感动,最终在前往太平洋作战前夕,他被作为医疗兵分配到队伍中参加战斗。在他参加的第一场战役——冲绳战役中,他们要冲上悬崖钢锯岭,攻打日军坚固的防御堡垒。那是一个100多米的悬崖,美军在登陆后用了一个船用的绳网作为楼梯。然而,冒着生命危险登上悬崖后,日军的火力就扑面而来。美军立足未稳,伤势惨重,只好被迫退了下来。

他的传奇故事被人们广而流传。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授予他美军最高荣誉勋章,成为二战期间第一个拒服兵役、没有杀死任何敌人记录却获得最高荣誉的士兵。

他的事迹令我深深感动。他是一个虔诚基督教教徒,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并不是一个胆小鬼,我相信在钢锯岭上一个人救死扶伤的时候,他是最勇敢的人。

简评:

单从人物故事看,本文显得很特殊,也很新奇。我估计本文作者被这种新奇吸引并打动了。在非虚构写作中,历史人物的行状多是同质的,一旦有不同质的人物出现,就会令读者眼睛一亮。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接触不同质的人物,这对于开阔思维十分必要。

曹操其人

北京101中学高一3班 耿晨希

对于曹操,古往今来褒贬不一。有人云其老奸巨猾、滥杀无辜,也有人云其叱咤风云、临险不惊。纵观这些评论,始终摆脱不开“奸雄”二字。

所谓“奸雄”,就是奸而雄者。人如严嵩、秦桧,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奸而不雄,恐只能称之为“奸贼”;人如董卓,横行霸道,蛮不讲理,雄而不奸,只可云之“枭雄”。世人评价分歧之处,便是“奸雄”中“奸”占上风还是“雄”占上风。

曹操是古往今来少有的大军事家,他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曹操的兵法韬略,堪比韩信、白起,故有“谈兵者无过孙武,用兵者无过韩信、曹公”之说,且自创兵法,写下《孟德新书》,批注《孙子兵法》,可谓文武兼备。

于我看来,曹操的真实与男儿本色,为许多历史名人所不及。赤壁大战之前,曹操临危不惧,“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即便天塌亦不惊。这份胸怀,千古以来再无几人能寻。赤壁之战后,曹操只身匹马败走华容道,面对武力强劲之军,仍能一笑待之。在他眼中,生死实在无足轻重。回到军帐,即便已损伤大部人马,他并不斥责,而是劝士兵反省自己,从失败中总结经验。

曹操身为统帅,极其惜才。他爱惜关羽的才能,无论其所处阵营,曹操擒而不杀,反而待为上宾。关羽要走,他丰餐美酒为之送行。

他毫不掩饰自己的雄心。“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他从不假装仁义,总是直抒胸怀,不惧说出自己心中所想。哪个英雄在称雄的路上不实施杀戮呢?谁不愿清空阻碍自己前进路上的敌人?较之于某些表面打着仁义之旗之人,他的真实实属可贵。

你或许说那他也不可如此滥杀无辜,是的,我不否认。包括他的奸诈、狡猾、残忍、暴虐,都表现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诚而坦然。“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从这个角度看,曹操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不过,这个大英雄又是很奸诈的,因此也可以叫做“奸雄”。他的人性中,是许多多面的存在。他聪明绝顶,又偶显愚昧;奸诈狡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他集这些对立面于一身,却并不矛盾。可以说,恰恰是他性格的多样化造就了他。一个我所欣赏的,最真实的曹操。

简评:

本文属于非虚构写作的一次尝试,但不算成功。作者要表现历史上的曹操,却没有建立在史料的基础上,而是受了文学作品的影响。非虚构写作有一个特点,就是虽然不拒绝想象和联想,但基本事实应该是有史料依据的,对人物的评价应该建立在对史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高一学生要区分《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以后可以多读书,逐渐明白起来。

败在性格上的良臣——晁错

北京101中学高一3班 李尚宁

晁错是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后,任为内史,后迁至御史大夫。他是继贾谊之后的又一汉朝良臣。

这样一个智慧的,有谋略的大臣最后的结果竟然是被皇帝腰斩于市。难道仅仅是因为损害了诸侯的利益,皇帝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杀掉了他吗?其实不然。

让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他的死因吧。导致他被腰斩的直接原因是袁盎对皇帝的提议,而导致袁盎对皇帝提议的根本原因是晁错主张削藩而导致藩国叛乱。在削藩这件事上,贾谊也曾经向皇帝提议,而皇帝并没有采纳,而贾谊也就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而晁错在这件事却暴露了他的性格特点。在《史记》和《汉书》中,描述晁错时都用了四个字“峭、直、刻、深”——严厉、刚直、苛刻、心狠。比起之前的贾谊,他办事就显得那样不稳重,乱来。不顾他人的利益和周围大臣的关系,因为皇帝中用自己而愈发得意,不把他人放在眼里的晁错终究死在他人手中。

而在后来的藩国叛乱之中,晁错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而自己留守京城。关键时刻把皇帝推到前线,自己却躲在京城,惹起朝中一批忠臣的不满,为他人留下了口实。苏轼在《晁错论》中指出:“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晁错为了削藩而死于削藩,虽然身后争议不断,但他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爱国之情,千年以来一直为人赞颂,司马迁云:“敢犯颜色以达主义,不顾其身,为国家树长划。”班固也说:“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错虽不终,世哀其忠。”只可惜这样一个智慧的大臣最终死在了自己的性格上,没能发挥好自己的才能。

简评:

本文有两个问题。一是题目为“败在性格上的良臣”,但支撑这个观点的史料没有充分,即没有紧紧围绕中心来组织材料,没有写出晁错“峭、直、刻、深”的性格特点。二是写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很难在有限的篇幅内从容地写故事,容易导致泛泛而谈。所以,选择人物应尽量避开大人物、著名人物,可以选一些小人物来写,容易把握。

程翔:非虚构写作教学尝试——我的学生作文选

程翔,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 。著有《语文教改探索集》《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程翔与语文教学》《课堂阅读教学论》《说苑译注》《〈论语〉译解》等。

程翔:非虚构写作教学尝试——我的学生作文选

/ 策划:李节

点击下列标题,可查看清话热点文章

语文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

阅读有时,关注有时,转发有时

思想 | 趣味 | 文化 | 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