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想不到吧?印度竟然也有学区房!

最近几年的印度电影质量都很不错,不仅仅在于拍摄手法上,也在于影片所反映的主题上。

《三傻大闹宝莱坞》所反映的教育高压,《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反映的女性平权,《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反映的巴印冲突……几乎每一年都会出现几部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这些作品用各自的方式呈现着社会问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4月初在中国上映的《起跑线》也是如此,这个夸张又幽默的故事把社会阶层的差距、教育系统的不合理体现得淋漓尽致,相信许多中国观众都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起跑线》:想不到吧?印度竟然也有学区房!

《起跑线》讲述了印度的一位有钱但没有贵族家庭背景的服装店老板拉吉和夫人皮塔为了让女儿皮娅进入顶级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用上了各种让人啼笑皆非的方法,甚至搬入贫民窟假装穷人,最终如愿以偿。但是,过去在贫民窟的生活让他们开始审视教育系统的黑暗和悲哀,并发现了校长不为人知的阴谋……

《起跑线》:想不到吧?印度竟然也有学区房!

片中的父亲拉吉由伊尔凡·可汗扮演,他从一个小裁缝慢慢成长,将家里的小铺发展壮大,对时尚有自己的独特判断,可以说是一位靠着自己白手起家的商人。拉吉是一个比较随和的人,他心地善良,大大咧咧,不在乎女儿去不去名校,只希望女儿过得开心。而他的妻子皮塔则和他是完全相反的性格,皮塔就像大部分的主流思想那样,迫切的尝试着融入上流阶层,希望女儿进入名校,实现阶级的跨越。

《起跑线》:想不到吧?印度竟然也有学区房!

为了让妻子开心,拉吉只能开始了漫长的申请学校的历程,他所经历的一切几乎中国的学校都有过,排队领申请表、专为人们进入名校提供指导的顾问、学区房、走关系、交赞助费、伪造贫困生档案……皮塔每一天都催促着拉吉,因为在她的心目中没有上好学校的孩子最终的结果都只有吸毒。其中的过程荒诞又好笑,皮塔的焦虑和恐惧却是现实生活中父母们或多或少都会有的,因为太过明白社会的残酷,所以孩子的教育容不得一点的差错。

《起跑线》:想不到吧?印度竟然也有学区房!

尝试过各种方法后,拉吉一家人迫不得已的搬入了贫民窟假装穷人,“贫穷不是那么容易学的。”拉吉一家因为皮塔表现出的嫌弃在贫民窟备受排挤,但是他们也认识了勤劳朴实的希亚姆一家,希亚姆一家指望着皮塔教自己的孩子学英语,拉吉一家也跟随着希亚姆学习着穷人的生存法则。

《起跑线》:想不到吧?印度竟然也有学区房!

希亚姆一家为了拉吉一家操碎了心,在拉吉假装跟着他去工作结果被扣光工资时,他拿出自己的工资分给拉吉,只因为“一个父亲不应该空着手回家。”;拉吉半夜偷偷去取钱被他看到,以为拉吉要抢银行,希亚姆甚至跳到马路上“碰瓷”(个人觉得“碰瓷”不太对),将讹来的医药费借给拉吉交学费;自己儿子落选,反而要拿出本来准备好的学费请拉吉一家吃大餐庆祝皮娅被抽中。片中的希亚姆也许有一些被过度美化了,但正是这样鲜明的差异才让本对一切都漫不经心的男主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开始反省自己从穷人那夺走的受教育权力。


《起跑线》:想不到吧?印度竟然也有学区房!

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男主最后那场震撼人心的演讲,而是演讲完毕后那个拉住想要鼓掌的丈夫的妻子。相信台下的家长们的沉默不是不懂男主的顿悟,而是残酷的现实远不能够被渺小的个体所改变。公正是一个如此难触及的标准,教育的不平等又哪里是一两个名额,富人捐助的英语书能够解决的?让更多的人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也许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吧。

文案 KARENM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