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宣布废止科举时,在当时社会有什么反应?

中立势力

虽然废除科举对中国影响很大,但是对当时社会影响并不大。1905年正式废除科举,也是正式宣告了一个旧体制的终结。

科举是如何废除的

科举是维持封建社会的根基,所以清廷对于废除科举制度一直犹豫不决。清廷面对内外交困的压力下,也不得不作出让步。当时清廷所面对的局面是,若不废除科举则国亡,若贸然废除科举则清亡。所以清廷对这件事慎之又慎。

这个话题甚至也已经反映到了科举题目里面,在1903年武昌的府式题目就是让士子们辩论“废科举”和“兴学堂”之间进行讨论。


在1901年,两广总督就奏请“变通科举”,随后朝廷重臣纷纷联名上书要求变法科举。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王之春、李锐兴、张百熙重臣亦相继提出“变通科举”,但是都未有所答复。

1902年随着新学堂在逐步推进,袁世凯再次奏请递减科举。袁世凯认为原因有二,其一,因为科举制度的存在,士人仍存犹豫和侥幸心理而不愿进入新学堂,造成生源和师资不足。其二,若科举存在,则学堂难获士绅支持,则筹资困难。其结论是“科举一日不废,则学校一日不兴。国家永无救时之人才,永不能争衡于诸国。”


但在1904年,一件事情的发生,彻底加快了废除科举的步伐。那就是日俄战争的爆发,日本和俄国在中国的东北打了起来,清廷却被迫“中立”。这种屈辱闻所未闻,这件事情引起各地的不满,清朝的合法性受到了严峻挑战。

借此契机,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等再次上书,要求废除科举,以“开启民智”。清廷在内外交困的压力下终于屈服了。

反响平平的大变革

废除科举虽然历史意义重大,而且还引起了朝堂的激烈争论,但是却没在民间引起多大反响。

其一,关于废除科举的讨论已经持续很久了,而且形势变得越来越明朗。大家都明白,废除科举只是时间问题。

其二,早在废除科举之前,科举已经失效了。据统计在天平天国运动前,捐官人数也只有3.5万人,到了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捐官人数达到了53.4万人。通过科举进阶的士绅不到总数的百分之四。由于对科举的失望,士绅们纷纷转向反对科举。袁世凯就曾热切地期待科举,他曾在给他三哥袁士廉的信中写道:“弟不能博一秀才,死不瞑目”。但是袁世凯后来却成了坚定的反对科举派。



其三,清朝为了防止士子们转向革命派,出台很多措施来消除废除科举所带来的影响。《各省谘议局章程》就有规定,“有举贡生员以上之出身者”是构成议员的选举与被选举资格的重要条件。在清末各省议局中,有科举身份的士绅议员占到了议员总数的90.9%,士绅非但没有因为废除科举而断了晋身之阶,反而比之前获得了更多的优惠。到了1909年,反而因为善后过于优厚引起了社会的强烈不满。

虽然也有一些人对科举心存眷恋,发发牢骚,例如有一乡绅就在其日记中写道:“人心何以正,天下何以安”。正人心科举也未必能做到,但是优厚的待遇却是能安天下。


渔耕樵读

清朝废除科举制度,意在通过广建学堂,用新式教育代替传统的科举考试,但可惜,科举废除后,清朝却没有建立起对应的替代制度,导致原本可以通过科举进入上层的佼佼者们上升通道被堵死。

那么科举废除后,社会各界有什么反应呢?

1、有钱者选择留学。

科举废除后,清廷鼓励自费留学,并给进士身份,如留日归来的金邦平、唐宝锷、曹汝霖、陆宗舆等就分别被授予了进士或者举人身份,当时有财力的家庭也纷纷送子弟出国,而主要目的地之一就是日本。

2、无力留学的走上了反清道路。原本通过激进方式推翻清朝的群体并不多,更多人倾向于通过改良。但科举废除后,很多人因为向上流社会晋升的渠道缩窄,对清朝更加失望,由于清朝很少听取底层声音,所以这些人干脆加入了反清队伍。如:许鼎霖、张謇等公开倡导君主立宪,陈炯明、黄兴等直接加入了革命军。

3、守旧派强烈反对。科举的废除自然遭到了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如武英殿大学士王文韶就要求重修科举考试贡院,但因为废科举是慈禧太后自上而下的决定,王文韶提出反对后不久,就被调离了军机处,被支持废科举的徐世昌取代。山东道监察御史张盛藻也上书反对,但被奕訢压制。

当然,科举废除后反对声音主要集中在清廷官员中,读书的士子们反对声音很小。主要是因为科举的废除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铺垫之后才施行的,对新式学堂毕业生和归国留学生给予相应的科举功名,直接减少了大部分人的反对意见。更关键的是,废科举是自上而下的,从慈禧太后到张之洞、袁世凯等,全是清朝实权人物,反对者也就微乎其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