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患者的護理方法 預防還要靠樂觀心態

時代的快速進步,讓越來越多的人生活變的美好起來,吃的也變的種類多樣,而且許多年輕人都早早患上胃病,早飯不吃,晚上吃火鍋,這都對胃有較大的傷害,長期以往下去我們的胃就不好了,就很容易得消化性潰瘍,得了消化性潰瘍之後,在症狀方面,其臨床特點為慢性過程、週期性發作、節律性疼痛,一般表現為上腹部疼痛不適,脹痛、燒灼樣痛或飢餓樣不適感。

消化性潰瘍患者的護理方法 預防還要靠樂觀心態

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疼痛表現有所不同,具體是——

胃潰瘍的疼痛:多在進食後0.5~2小時出現疼痛,即所謂餐後痛,表現為進食→疼痛→緩解的規律,如潰瘍位置接近幽門,疼痛節律可與十二指腸潰瘍相同。

十二指腸潰瘍的疼痛:疼痛為右上腹痛,多在進食後3~4小時左右出現,進食後可減輕,又稱空腹痛或餐前痛,疼痛也經常在半夜出現,稱夜間痛,故有疼痛→進食→緩解的規律。

瞭解這種一般症狀表現,有助於對疾病的判斷。

該如何預防消化性潰瘍?

1、消化性潰瘍與精神因素有很大關係,是典型的身心疾病,因此要樹立樂觀情緒,消除焦慮抑鬱。

2、作息規律,避免勞累,經常鍛鍊身體。

3、飲食要定時定量、以吃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食物為主,並保證攝入足量的維生素類及蛋白質。戒菸酒,少食粗糙刺激性食物,酸辣、油煎食物及酒、咖啡、可樂等飲品。

4、儘量避免使用致潰瘍藥物:非甾體類抗炎藥、腎上腺皮質類固醇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利血平等。

消化性潰瘍患者的護理方法

(一)緩解軀體不適

(二)心理護理

(三)日常生活

合理安排休息時間,保證充足睡眠,對於較重的活動期病人或有併發症時應臥床休息,病情緩解期應注意加強體育鍛煉,工作避免勞累和精神緊張,注意勞逸結合。

(四)飲食調節

建立合理的飲食結構,有效控制疼痛發作。指導病人維持正常消化活動規律應定時進食,進食時注意細嚼慢嚥,避免夜間吃零食和睡前進食。進食宜少量多餐,選擇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食物。麵食柔軟、含鹼性能有效的中和胃酸,可以麵食為主。不宜選擇生、冷、硬、粗纖維多的蔬菜、水果等機械性刺激強的食物和濃茶、咖啡、辣椒、醋酸等化學性刺激強的食物。

根據藥物性質、作用和不良反應,選擇正確服藥時間和用法,遵醫囑正確服藥並注意觀察用藥後反應。

1.抗酸藥應在飯後l小時或睡前服用,以液體制劑效果最好,服用時要搖勻,服用片劑時應嚼服,注意禁與酸性食物、奶製品同服。

2.h2受體拮抗劑多在餐中或餐後服用,如同時服用抗酸藥應間隔1小時以上。

3.胃黏膜保護劑在酸性環境下有效,應在餐前l小時服用,糖尿病病人不宜服用硫糖鋁,長期服用膠體鉍劑注意觀察神經毒性反應。有消化性潰瘍問題可以諮詢熱心醫生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