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國外的“一流人才學文科,二流人才學理科,三流人才學工科”?

梅益冬

你這個問題有毛病,簡單說一下

1、除了中國之外,都可以叫國外,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些國家都這樣認為嘛?所以你這個提問並不是嚴謹。

2、你所說的這句話,出自何處?誰講的,依據什麼講的,這些前提都沒有啊。就類似網傳20條哈弗校訓一樣,是國外培訓班杜撰出來的,純假信息。

3、文、理、工,無論國內國外,最頂端的都差不多,關鍵在中下端上。而且就業方面上,東亞、歐美,都是理工更容易就業,文科很難就業(這是前提是兩個群體對比,所以不要以點帶面,以偏概全)。

原因:低端的文科工作,人人都可以做,無論你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或者是工科生,都可以做。但是工科工作,只能是工科畢業的人才能幹,他有不可替代性。


走過路過自然飄過

這個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是還是有些道理的。一流人才學文科,二流人才學理科,三流人才學工科。



我對於這個說法的理解就是:社會發展程度不一樣,所需的人才也是不同的!

感謝關注:誰不曾彷徨。研途有我,不再孤單!

為什麼我說是時代發展的問題,需求也不同?



觀看我們國家的發展歷程:領頭人開始是革命者,發展穩定以後變成工程師治國,繼續發展強大,我想以後越來越多的領導人會是學法律、政治、哲學出生。

我們的共同領導說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再看看國外:只需要看看各專業的學費,以美國而言,學費最貴的就是法律,法學院的學費一年都在30wRMB以上,而且幾乎沒有獎學金。 而理工科不僅念著便宜還有好多獎學金! 所以文科是很多人可望不可及的。而且美國曆任總統們也有一群都是法學院畢業的。



學什麼專業跟人才的分類還是不要準確的,專業沒有高低貴賤,人才分類也不能把人分為三六九等。

大家的看法


誰不曾彷徨



這個說法應該改為:在歐美,上流社會出身的學文科,中產階級出身的學理科,社會底層出身的學工科。這在歐美具有兩千年以上的傳統,當代雖然有些淡化,但仍然存在。照片上的三巨頭可以作為一個例子,左邊的一位出身貧寒,沒受過高等教育;中間的一位是政治家族出身,先入哈佛,後轉至哥倫比亞大學學法學;右邊一位出身皇族,現在倫敦的一個著名旅遊點就是他家的莊園,他學習任性偏科,大學進了軍事院校,但卻是有名的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



從古希臘羅馬時期,到中世紀,再到近現代,研究哲學、藝術等非實用性科目的,選修大學文科的大多是出身上層社會的有錢有閒人士的子弟。這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上流社會出身的年輕人不必考慮以後的就業問題和生計問題,也就是不需要為以後的生活而上學,所以他們傳統上習慣性地對哲學和藝術類更感興趣; 其二,上層社會出身的人有責任為國家和人類去考慮和規劃百年大計,去關心和學習“務虛”的學科和問題。



中產階級出身的人沒有雄厚的經濟背景,無法完全不考慮以後的生活,專心研究務虛的問題,但家庭溫飽無憂。受父輩影響更關注一些管理類和理論性較強的理科專業,以便畢業後從事理科類的研究開發類工作,以及一些體面的“白領”工作。歐美傳統的典型體面工作醫生和律師就是最為代表性的中產階級工作。這類工作比較體面,收入很高,但需要學習的時間長,而且工作比較辛苦。



而出生在一般家庭的孩子上大學就是為了學一技之長,為了以後有一份能養家餬口的工作。根據其家庭實際,他們更多選擇工科類專業,就業市場更大,機會更多。他們家境相對好一些的可以選擇工程設計專業,以後成為工程師、設計師,家境一般的年輕人可以選擇培養動手能力的應用型學科或技工學校,畢業後做一名技術工人。家庭條件更差的只能先工作,然後去讀夜校,讀函授學校等。

“君子動口不動手” 不僅僅是中國的傳統認識,在歐洲等古老國家的人們同樣如此認識,而且延續一直到現當代。



此外,由於設立的專業和大多數學生來源等因素,一些大學主動或被認定為某一類大學,並長期延續下來。如主要面對富貴子弟的老名牌大學被稱為“old money”,而面對中產階級的新知名大學被稱為“new money”; 美國的常春藤聯盟,英國的紅磚大學等都指代一些同階層學生比較集中的一類高校。這種“人以群分”的大學分類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還將繼續下去。


無中生有hz

真是傻孩子。國外是個很大的概念,文理工也是很粗狂的分類,中外對文科的定義也大不相同,而且,國外沒有文理分科這樣弱智的高中教育。大概說吧,以米國為例最優秀的人才一般會集中在醫學、金融和法律三個領域,而醫學和法律是沒有本科教育的。這裡面醫學和金融按國內的分類是要歸於理工科的(雖然金融文理兼收)。而且,國外沒有中國這麼氾濫的文科教育,所以文科的出路一般比較好,尤其是法律,當然就能吸引優秀的人才。中國你去學法律?除了頂尖學校,多半是連新聞都考不上的考生了。這不是三流人才學文科,是沒辦法只好選文科。


GY1958

這就是特朗普現在反思和要改變的問題,中國為什麼發展快就是貫徹了重理輕文的教育思路,美國為什麼發展慢倒退了就是重文輕理培養了一大批假大空的辯論家和金融騙子脫實向虛造成的,現在特朗普工作重點就是要重新重理輕文大力發展實體和科學振興美國,中國必須要堅持堅守,不能丟棄理工科。


劉曉東76109542

發達國家一直是一流人才學文科,二流人才學理科,三流人才學工科。這是發達國家文科理科和工科的收入和地位決定的,將來我們也得走這條路。文科是治理國家的,自然一流人才願意學。理科是一個國家科學家和科學技術的儲備,自然是各國競爭的焦點,投入也大些。工科是應用學科,工作環境和收入差一些,願意學的少些,但工科需要更多有奉獻精神的人參與。


qzuser228349501

價值觀,意識形態遠比做什麼更重要。西方國家非常重視這個問題。頭腦指揮武器。

他們和共產主義鬥了上百年,至今沒有失敗,還要繼續鬥下去。

西方國家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他們的反思是很深刻的。法西斯是他們不能要的,必將滅亡;馬列共產主義他們也不要,不自由,沒民主,不利於資本發展。獨裁,集權,專政他們也不要。

他們能撐到今天,就說明他們的一套是成功的。成功的東西就要繼續搞。

西方階層分化,利益集團化更明顯。他們的政體是有自我調整的機制。他們要搞的更有活力。

但是,政治權力是服務於經濟利益。控制權仍然在所謂的精英手裡。


納百川肉穿腸

概括總結:

文科有嘴無手;

理科有嘴有手;

工科有手也有嘴。

至於誰是一流、二流、三流人才,大家肚子裡自然有桿秤。

我想說的是提問者提出這樣低級的問題,只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找罵,引起大家的公憤,相互敵對。

第二、提問者是一個文科生,想給自己找點存在感。

此外這問題別無深意,也無意義。


溪水白菜

額,作為工科生不得不承認工科確實是以技術為準,但是這種說法不敢苟同,不知道這是從哪裡聽來的理論,我想說科技進步的國家肯定不是這樣做的!

文科指導思想文化,理科指導縱深框架,工科突破專項技術!

個人做個人擅長的領域,又因為家族背景社會分工不同有各自的選擇,缺一不可!

如果把從政領導從商商領導作為衡量標準這種說法似乎也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這樣衡量太偏頗了些,國家進步還是要理工科的先驅的!否則所有的一流人才全部來學文國家就危險了


魯班門前耍大刀

第一,國外學校不是文科理科分類的,是文理科和工管科分類的。文理科好的學校一類,工科好的學校一類。

第二,西方國家過度重視文理科理論學科研究,這倒是事實。

第三,三流人才學工科說的是傳統工學吧?比如機械之類的,事實上西方國家並未缺乏過機械的愛好者研究,只是缺乏中層人才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