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巧】人在河边走,哪能不拍照?简单4招,1分钟拍好河流

今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河流拍摄的方法~

【摄影技巧】人在河边走,哪能不拍照?简单4招,1分钟拍好河流

1. 构图模式

如果你想要表现出河流的开阔,全景的宏大,可以利用横幅构图勾勒出蜿蜒的河岸线,营造出画面的层次感。

这种构图的缺点是,镜头里纳入的景物太多,对两岸景物的美观性要求很高,对画面的简洁性也有要求。

【摄影技巧】人在河边走,哪能不拍照?简单4招,1分钟拍好河流

如果你想表达出河流的深远,体现出画面的纵深感,可以选择纵向构图。

这种构图不仅可以侧重表现河两岸的景物,往往还能形成透视效果,很吸引人眼球。

这种构图的缺点就是,画面很容易陷入单一,对景物选择要求很高。

【摄影技巧】人在河边走,哪能不拍照?简单4招,1分钟拍好河流

2.俯拍全景

在高处俯拍河流全景,展示其河岸蜿蜒的曲线美,也是拍摄河流的一种常见方式,画面具有韵律性的视觉美感。

选择光圈优先模式,使用尽可能小的光圈,配合广角镜的大视野,尽可能地在大空间尺度内展示河流延伸的趋势。

【摄影技巧】人在河边走,哪能不拍照?简单4招,1分钟拍好河流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使用较小的光圈,当环境光照不足时(如阴天拍摄),可能需要恰当延长曝光时间,需使用三脚架。

如果有带三脚架,这类照片还有另一种拍法:“逆光银带”。

这种拍法的关键在于测光。建议使用平均测光,然后手动调低曝光补偿。

这样不仅能防止太阳过曝,还能把地面景物处理成黑影,而河流由于逆光反射亮度较高,看起来就是一条银带,十分漂亮。

【摄影技巧】人在河边走,哪能不拍照?简单4招,1分钟拍好河流

3. 增加趣味

在拍摄开阔的河流场景时,应该注意加入画面中具有艺术感的元素,如森林和天空,使画面更丰满,更富有趣味性。

在构图时恰当安排前景、中景和背景的空间布局,让三者之间能够平衡画面,互相呼应,以取得最好的画面效果。

【摄影技巧】人在河边走,哪能不拍照?简单4招,1分钟拍好河流

添加的画面元素,未必非要是奇山巨石古树这种壮观的大景,普普通通的一棵小树,一块石头,就能为画面增色不少。

4. 试试长曝

带上三脚架拍河流,你能够尝试更多的拍法,拍出不同的感觉。

第 2 点中介绍的“逆光银带”只是其中一种,而更有意思的拍法是选择较慢的快门速度,进行长曝光。

快门速度的控制很有讲究。不同的快门速度,能将河水拍出完全不同的感觉。想要流动感还是特殊质感,看你的选择了。

【摄影技巧】人在河边走,哪能不拍照?简单4招,1分钟拍好河流

稍慢的快门速度,流动感显著

【摄影技巧】人在河边走,哪能不拍照?简单4招,1分钟拍好河流

进一步减慢快门速度,流动感减弱,质感增强

【摄影技巧】人在河边走,哪能不拍照?简单4招,1分钟拍好河流

继续减慢快门速度,流水完全雾化

如果你问我“曝光时间多少秒能拍出雾化效果”之类的,关于具体参数的问题,我只能回答一句“无可奉告”。

因为,这和实地拍摄情况有关,取决于水体流速。

那么,怎么设置合适的快门速度,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呢?答案是,试。

从最低的 1/8 秒开始,然后尝试 2 秒、4 秒、6 秒,看看哪张最符合你的要求。反正曝光时间也不算长,拍多几张并不费事。

拍摄这类照片,最好选择水文情况复杂,水流“激荡”的地区,并在画面中保持适当的静物比例,增强动静对比,更能凸显流动感。

此外,这类照片的拍摄时间最好选在阴天或黄昏。如果光照条件过强,可能会出现过曝现象,需要装上 ND 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