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儿子一句“我想换个妈妈”伤透,孩子眼里无趣的妈妈,你中了吗

被儿子一句“我想换个妈妈”伤透,孩子眼里无趣的妈妈,你中了吗

前几天深夜,闺蜜小Y发了一条信息给我:今天说了儿子几句,儿子冲我发脾气:“我想换个妈妈!为什么祈阿姨不是我妈妈!”真的被他气死了。

闺蜜之所发这条信息给我,是因为我同时认识她和她儿子口中的“祈阿姨”。说实话,一直觉得闺蜜和我另一个好友“祈阿姨”完全是两个极端的妈妈。

好友祈薇一直是我心目中正能量妈妈的代表,最近她一个人带着两娃跑完了一场5000米的亲子马拉松。她的大儿子五岁,小儿子才两岁多,一手拽一个,磕磕绊绊但还是坚持跑完了全程。当天气温30多度,光脑补那个画面我都觉得累。

“一人带两娃,大热天的折腾,你不累吗?”

“累啊!不过看到孩子拿到金牌那股激动劲,累点也值啊!”

“祈阿姨”就是这么一个“爱折腾”的妈。她那股“爱折腾”不嫌麻烦不知疲倦的劲头,从不惧挑战各种带娃hard模式,让我甘拜下风。一个人带两娃逛商场、逛书店、扎帐篷。二宝刚六个月,她就和老公一起带两娃出国旅行。我有一回带儿去她家,她一边盯着大宝,背上背着二宝,一边还在炸!麻!圆!

“为什么不上超市买现成的?”

“昨天打电话问我妈要的配方,今天实验一下。超市的不好吃。”

“祈阿姨”的“爱折腾”还体现在对各种节日的“严阵以待”。圣诞节,带着两个儿子在家庆祝节日。用废弃的杂志包装纸和快递纸箱自制圣诞树。春节,全家大大小小一起打扫卫生,和孩子一起布置红包树,一家人穿着喜庆的唐装拍照。别人二胎都是各种累各种苦不堪言,在她那,日子就是各种风生水起的“瞎折腾”。

而好友小Y刚是另外一种妈妈,什么都嫌麻烦,各种懒得折腾。好多次我都想邀她一起出来遛娃,都被她给拒绝了。

我:“上次我和你说的那家摄影棚真的不错!明天我们一起带宝宝去拍个写真吧?”

小Y:“不去了!平时自己拍拍得了。”

我:“有个摘草莓的地方不错,下周我带孩子去摘草莓,要不要一起?”

小Y:“好累啊!还是在家里吧。”

慢慢时间长了,我也很少喊她一起出动了。如果硬要说当妈当得有什么不一样,我总结还是差在三个字:仪式感。

被儿子一句“我想换个妈妈”伤透,孩子眼里无趣的妈妈,你中了吗

当妈的日子,没点仪式感,和咸鱼有什么两样?

每天都围着宝宝的屎尿屁奶打转,一天天地累累累困困困熬熬熬。下班回到家,就着家人吃剩的晚饭凑合吃一顿。吃饭速度堪比行军打仗。然后马不停蹄给娃洗澡、喂奶、哄觉。早没心思过什么节日、纪念日。周末宅在家里连头发都懒得洗。

生活被过成了一潭死水,仪式感早已被我们抛到脑后,只能不停抱怨生活的无趣无聊。殊不知道你也早已成了孩子眼里那个无趣的妈妈。

被儿子一句“我想换个妈妈”伤透,孩子眼里无趣的妈妈,你中了吗

没有仪式感的家庭,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法国童话《小王子》里的狐狸说,仪式感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其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培养仪式感就是用心对待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不敷衍自己的生活。生活它呈现出什么样,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心态。

缺乏仪式感的无趣的父母,又如何能奢望培养一个内心丰富有趣有品的孩子呢?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其实和仪式感是息息相关的。

仪式感给孩子带来安全感。

每天的睡前亲子故事时间,每周的户外运动时间,这些固定下来充满仪式感的活动,不仅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作息习惯,还能给孩子注入强大的安全感。

仪式感让孩子拥有清晰的目标。

还记得小时候,每年开学之前发新书后的包书皮活动吗?包好书皮,在上面写上“语文”、“数学”,摸着新书,是不是有那么一刻暗暗在心底决定要好好学习呢?一个小小的仪式活动能给宝宝带来目标感,并且注入了无限动力。

仪式感给孩一份美好的回忆。

宝宝的生日、幼儿园毕业典礼、六一汇报演出,这些充满仪式感的日子,因为麻麻耙耙的参与,让全家人都有了一份共同的美好回忆。

仪式感提升家庭的幸福感。

纪念日或节日给另一半准备礼物,不需要多贵重,但也不要敷衍。仪式感才是婚姻能够保鲜的秘诀。而不是在纪念日的时候,玩游戏、看电视、随随便便敷衍地过完一整天。

如果你觉得当妈后,日子就是一天天就是在屎尿屁里打转,身边的一切都索然无味,是时候给自己给孩子找回一些仪式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