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對待外族主要是兩種政策:安撫與征討,這兩種方法各有什麼優缺點?

雪域驚鴻

安撫與征討都是從維護本國利益出發而用在外族身上的政治手段,具體採用哪種方法取決於當時的客觀政治形勢,而不能光憑統治者的個人喜好。

首先來說一下安撫。儘管很多時候安撫往往與和親有關,從而帶上一抹無奈的羞辱意味,但安撫的手段卻常常能給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之間帶來短暫的和平,給彼此一個修養生息的機會。想要採納安撫手段,得滿足以下條件。


中原王朝的經濟實力與人口基礎要高於遊牧政權,並且有著遊牧政權無法生產出的生活物品的供應。雖說在戰爭主動權上處於劣勢,但起碼得擁有保證自己不被完全吞併的實力。這個很好理解,參照漢朝文景二帝時與匈奴的和親安撫政策,儘管當時的漢朝在軍事上敗多勝少,處於劣勢,但由於龐大的人口基礎優勢和經濟潛力,也讓匈奴明白自己無法完全征服漢朝。所以,他們很樂於一邊接受漢朝的和親,安享大漢送來的財物,一邊掠奪漢朝邊疆不給其修養生息的機會。同時由於中原政權往往具有遊牧民族政權欠缺的大量生產農產品和手工製作品的能力,所以在沒有能力徹底擊垮中原政權時,遊牧政權也往往不會把臉皮徹底撕破。尤其是伴隨著經濟文化交流程度的加深,遊牧政權的貴族也加深了對中原王朝生產的茶葉,布帛絲綢,瓷器,等非生活必需品的依賴。軍事實力弱小的北宋正是憑藉著榷場貿易為自己在外交地位上挺了杆腰。


看了上文,大家應該能明白安撫政策的優點了,那就是用經濟文化方面的優勢來彌補在軍事力量上的劣勢,從而為自己的發展與休養生息贏得時機。同時,安撫政策可以促進國內人民生活的安穩,同時為統治者打擊政敵,穩固國內政治形勢提供基礎。這一點同樣可以從漢代文景二帝安撫匈奴時,在國內削蕃,加強中央權力的政策上看出端倪。

同樣,缺點也很明顯,首先就是會助長敵人的氣焰,拂自己的面子,同時可能會激起國內主戰派狂熱分子的不滿。並且一味地求和,上貢,而不從軍事實力基礎上作出根本的變革,終究會集腋成裘,拖垮國力。因為,很可能一次戰爭的失敗,既是軍事力量的災難,也是國家財富力量的災難,這一點,從北宋的例子上我們可以吸取到教訓。



至於征戰手段,那就很明顯了。有底氣與敵人進行正面交鋒與大規模作戰,起碼說明王朝的經濟實力與軍事實力達到了一個相對飽和的狀態。征戰後帶來的好處大家一眼便知。

首先,就是統治者個人的聲威和國家聲威的傳播,一個雄才大略的統治者其統治基礎也會更加鞏固。只要不至於窮兵黷武讓老百姓不得安生,每個百姓都會支持像漢武帝這樣維護了民族尊嚴和國家榮譽的統治者。此外就是樹立了在其他國家間的政治威信,為自己帶來更多的政治盟友,這一點也可以從大漢在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後與西域諸國的友好結交中看出。



同時,一場成功的征戰可以擊垮敵人的有生力量,從而再次為本國力量的積累贏得時間差,拉大與敵國的差距。

但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戰爭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很多時候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例如如果當初在漠北之戰前,如果漢武帝沒有改變作戰部署,讓衛青和霍去病交換進軍路線,或許匈奴的徹底衰亡會大大提前。

同時在作戰時,對將士們的賞罰,以及國內政治的局勢,那些隱藏著的矛盾,都必須有一個很精準的把握,否則很容易就造成國內的軍事譁變。這一點可以從唐玄宗的例子上求證。由於他對唐朝政治危機的忽視,對軍事將領的放縱讓後者越來越好大喜功甚至為了權位而故意挑起戰爭,從而引起了南詔國的反叛,以及安史之亂。



所以說,無論是安撫還是征討,都需要結合客觀形勢來判斷,也需要統治者的英明執政來小心翼翼地駕駛帝國的戰船。

空談作戰,忽略敵我力量和國內政治處境,愚蠢,一味忍受,而不從根本軍事力量上扭轉敵我優勢,不僅愚蠢而且沒骨氣。所以說,我們要能屈能伸,抓住發展的時機與作戰的機遇,恩威並施,這才是正確的政治理念。


南風過境與夏夜流星

安撫和征討作為中國古代對付外族和叛亂軍最主要的兩種方式,各有優缺點。

安撫的形式,要麼和親,要麼給錢和資源,甚至割地,等等。這一類方法一般在國力比較虛弱的時候採用,或者對方處於優勢而我方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使用。

安撫,對於老百姓來講是好事,不用動刀兵也就意味著沒有較大規模的傷亡,整個社會呈現一個相對和平的狀況。對於當朝統治者來說也可以減少鉅額的軍費開支,將其可以用到其它地方,增強國力。

但是一味的安撫帶來的可能是變本加厲的侵擾,使得邊境不得安寧,甚至會使對方過於膨脹,以致招來更瘋狂的吞併戰爭。

因此,安撫作為一種手段,因適度衡量,只有建立在國家強大的基礎之上的安撫才是符合國家利益的,不然就是引火自焚。

征討,也就是戰爭手段,這是兩個勢力之間最直接的對話。一般來講,可以徹底解決外族侵擾問題,一勞永逸!但是也有很多問題,戰爭非常消耗國力,輕言戰爭很可能會導致內憂外患;如果不能迅速解決戰鬥,而陷入長時間的拉鋸戰,甚至失敗,這對於一個國家的威嚴是一種打擊,此消彼長,後患無窮。

因此,對於一個國家來講,是戰是和,要慎重。當然,對付外來侵略就沒什麼好說的,一個字: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