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孩子教育上,还在用穷人思维习惯吗?

01

“寒门难出贵子”,这是现在很多底层人士越来越感慨的一句话,但是,现实中,突破阶层的通道真的难以打破吗?

在西方,有一个名词叫:马太效应。讲的是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可以用来泛指社会中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现象。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在《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和忙碌的》一书里,作者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穷人会一直穷?仅仅是因为他们缺钱,所以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了吗?

你在孩子教育上,还在用穷人思维习惯吗?

真相并非如此,稀缺心态,是让人们陷入无穷无尽的贫穷和忙碌中的罪魁祸首。这种心态会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思维习惯和决策方法,进而固化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在电影《阿甘正传》中,有人问阿甘,“阿甘,你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阿甘说:“我不能成为我自己吗?”

在教育上,我也时常感到疑惑,为什么很多家长不相信自家孩子能够成为最优秀的自己呢?

后来我才明白,有些家长即使在人生经历上和物质财富上,已经很丰富了;但是,他们在教育上,很可能还是受稀缺心态影响下造成的“穷人的思维习惯”。

有这种思维的家长,尽管在教育上付出很多的金钱、时间和精力,但最后的效果也会是微乎其微。他们拿到了知识上的文凭,却还是教育上的文盲。他们的未来,也不会幸福。

我发现,其实书里有很多和中国教育中所遇到的思维模式极其类似,于是总结出来了三条“穷人的思维习惯”对孩子的影响,希望得以借鉴和思考。

02

第一,管窥思维。

管窥,指的是从管子里看世界,就像我们专注于一件事就会自然而然地忽视另外一些事情。

简单地说,我们因为缺乏时间、缺乏金钱等等,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某方面而忽视了一些更重要的东西。

比如说,穷人,因为深陷贫困,为了拼命挣钱改变现状,就会很容易出现忽视身体健康、忽视家庭的情况。而他们判断一件事做不做、东西买不买只会根据对自己是否立刻有用。

在教育上也是一样,管窥思维带给他们的是,只能专注于更实用更有成效的东西上,而经常忽视了孩子长远的规划。对待孩子,他们要看投入产出比。一切以成效和成绩作为标准,因为他们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得到赚大钱的本领。

于是,哪个学校就业好,哪个专业赚钱多,就成了他们对教育的最高标准。但是,抱着这样的思维习惯的人,往往是最后在教育上吃亏的人。

今年3月,有一条新闻很火,南京19岁的女孩小赵,刚高中毕业,就被父亲要求辍学,跟随自己到南京卖韭菜盒子。

你在孩子教育上,还在用穷人思维习惯吗?

面对女儿的学习要求。小赵的父亲说,人家本科,研究生毕业出来都没人要,上大学还不如卖韭菜盒子有用。

这就是穷人的管窥思维作祟,小赵父亲并不是拿不出这笔钱,而是他缺乏长久的远视和大局观,认为这笔钱投入无法得到更多金钱的产出,于是得出“大学无用”的观点。

他始终不明白,教育从来不是一种投资,并不是追求一种回报。教育给人的恰恰是思维习惯的改变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树立。

因此,父母的贫穷思维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孩子的价值观和判断力,会让子女在人生道路上,一直做出错误的选择,然后一代代传递下去,深深影响着无数人的选择和价值观取向。

而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在面临选择时,还是会只在乎眼前,不考虑长远,单纯的做出利于自我,利于当下的选择。

在电影《那些年》里,柯景腾对沈佳宜说,“数学好有什么用,我敢保证十年后,我连log是什么都不知道,但照样活得很好。”

沈佳宜说:“嗯,我相信,但是,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事情是徒劳无功的啊。

这就是穷人思维里的最大困局,他们总是轻而易举地判断出当下的利弊,却从未思量过很多事情是不讲利弊和功用的,就像努力并不是一定成功,努力到最后多数是徒劳无功,但因这样就放弃努力,到最后一定毫无希望。

有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是太讲究功用了,请允许让孩子做一些徒劳无功的事情,才是人生最完整的体验。

03

第二,刻板思维。

刻板,就是只把事情分为对错好坏、非黑即白,而且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而且常常认为自己的答案就是正确的。

我们生活在大圈套小圈的多层文化环境中,很容易在脑海中对某些事物或人形成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一看法推而广之,而忽视掉个体差异,这在传播学领域被称为“刻板印象”。

这种标签化的思维习惯有时能帮助我们更加方便快捷地认知与判断,但它更多时候,成为了一种思维枷锁,凝固成了我们前行道路上的藩篱与阻碍。

比如,我们常会经验化地认为: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穿的清凉些就是作风不良,长得丑的人都比较靠谱,学历低的人都比较肤浅……等等。

而这种刻板的思维习惯最可怕的源于其本身的无知,却还不允许别人反驳自己的无知。这样的人,永远囿陷在自己思维的无知里,越陷越深。

你在孩子教育上,还在用穷人思维习惯吗?

在教育上,刻板思维带给孩子却是固定的教育模式。例如,在重男轻女的穷人家里,女孩子只要嫁个好人就行,而男孩子需要接受教育、赚大钱,成为光宗耀祖的人。

还有,在学校里,一些老师也有一些固定思维习惯,高中时,我的语文老师在处理男女生的争吵时,会告诉女孩 “女孩要有女孩的样子,不要大吵大闹,不然以后没有男人娶”;

然后又告诉男孩 “你要像个男子汉一样,心胸大一点,不管什么原因,你都不该和女孩计较。”

还有,父母常说的“我吃过的盐比你的饭还多”“我觉得你冷,你必须得穿”,这种凭借着自己的过往经验,在孩子的未来上指手画脚,让你只能跟着我的正确答案走。

男女平等口号喊了一百年,可性别的标签却还是挂在我们头上,经验的思维牢牢地固定脑袋里,这就是刻板思维的无知,因为满脑子只被一种正确答案所束缚,我们完全忘了孩子还有其他的可能性。

为什么男孩子不能自己去选择做一个柔软的人?

为什么女孩子不能成为一个坚强的女强人?

为什么孩子一定要成为你期待的那个对的人?

教育给人终极的意义在于,

教育给了一个人的无限的可能性,让他可以成为了他最想成为的人。

04

第三,稳定思维。

稳定,恰恰是很多人苦苦寻求的一种感觉,他们总以为稳定就能得到安全感,冒险只会增加不确定性。

于是穷人思维习惯里,他们害怕任何一切不稳定因素,只追求稳定的东西和工作。

在《终身成长》一书,有一个观点: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事情:就是变。

穷人思维习惯在投资上是个很可怕的存在,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在穷人和富人面前,给出两个选择,稳定得到的50块钱和随机得到10块到100块之间的钱,问他们选择哪一个?

大部分穷人都会选择稳定的选择,因为他们害怕失败,总认为不稳定的会随时带来失败,做一件事情,永远瞻前顾后,事先总想着一万种失败的可能性,却忽略了成功带来的希望。

而富人则多数是冒险的那一项,因为富人看的很通透,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稳定不变的事情,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博弈的心态。

你在孩子教育上,还在用穷人思维习惯吗?

而这种博弈的心态会给人一种不害怕失败和挫折的心态,给人一种越挫越勇的勇气。

心理学研究中关于人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舒适区就属于稳定思维的一种,人们在舒适区里,接触的都是自己平时熟悉的东西,会充满安全感,这样的安全感会诱导人们困在原地,不敢去尝试新鲜的东西、走入新的领域。

在教育中,稳定思维最可怕的就是有些人给孩子制造这种舒适区,让孩子困在简单而满足的环境里,永远不想着改变现状和事实。

现在人们常说,贫穷限制了我们的的想象力,根源是穷人的思维让他们习惯了不敢想象的生活,反正失败总是盖过成功,梦想总被现实打垮。

知乎上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提问的人说:很多学历不好的人明明知道只要沉下心来,重新学习还是能考上大学,再加把劲学习考研成功甚至可能改变自己的未来,为什么他们还是喜欢把业余时间花在娱乐上,玩手机、看视频呢?

在我看来,就是宁愿躺在舒适区里吃苦,也不愿意站着去恐慌区里锻炼。

你在孩子教育上,还在用穷人思维习惯吗?

曾经有研究者对全球穷人展开的调查中,问了一个问题:你对自己孩子的期望是什么?

结果令人震惊。无论他们在哪里提出这个问题,穷人最常见的梦想就是,他们的孩子能够成为政府职员。穷人并不期望孩子成为企业家。

对“政府工作”的特别憧憬,表明穷人对于稳定的一种渴望,一位这类工作虽然不那么激动人心,但一般都很稳定。

在中国,这种情况甚至出现很多家境还不错的家庭里,他们常常要求孩子去考公务员或者教师,在一个稳定的岗位里安然无恙地度过一生。

当然我并不是认为追求稳定是错误的,只是孩子明明更想去广袤天地里寻找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却被家庭束缚在小县城里,这才是我最难以理解的一点。

这样稳定思维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保守而固执,做任何事情都只想着稳定,永远不敢冒险走出新的一步。

我始终认为,最好的教育,是应该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尝试不同的可能性才是正确的。而这一点,恰恰是现代教育最终极的目的: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

05

其实,中国很多教育的问题,往往根源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来自家长的焦虑。

人们常说,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可自我价值是什么?孩子即将面对的未来是什么样子?为什么现在要孩子这么做?

听到最多的就是父母口中的“为了你以后可以养活自己,有工作,赚钱…”,可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呢?恐怕很多家长自己都没搞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反正是为了你好……

你在孩子教育上,还在用穷人思维习惯吗?

上一代人因为难熬的贫困和体力工作而让我们这一代接受了完全的教育,追求稳定的工作,可我们的下一代也不能因为我们这一代的思维习惯而只能选择“赚钱多”的职业。

我们应该更多地培养孩子一种终身学习的态度,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寻找自己的节奏,选择自己的方向,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家庭教育其实一直都很简单,只是太多的父母把自己的焦虑,把自己曾经的经历不断的投射到孩子身上,造就了一代代的焦虑孩子。

教育的根本是做自己。请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自己最喜欢的状态活着。

▍标签:读书、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